<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2346|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雞病頻發的原因和應對措施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8-11-18 21:36:4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目前家禽發病呈現出疾病種類不斷增加,疾病非典型化,營養代謝病危害日趨嚴重,混合感染、繼發感染經常發生,免疫抑制性疾病危害加大、病原耐藥問題日益突出等特點,導致雞群生產性能低,產品質量差,疫苗免疫效果不佳,資源浪費,生產成本大等問題,給養雞業造成了極大的經濟損失,直接制約了養雞業的發展。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必須采取綜合、切實有效的防治措施,才能促進養雞業健康穩步發展。
      一、原因分析
      1.疾病控制的基礎條件薄弱。目前養雞業主體眾多、規模不一,飼養管理水平和防疫技術相差很大,造成了防疫水平的較大差別。占養殖絕大比例的中小養殖場和養殖專業戶,由于疾病控制的能力較低,造成了疫病的多發、易發。
      2.診治水平低。由于從業人員素質不高、缺乏相應的檢驗設備、防疫體系不健全等問題導致疾病診斷水平低。特別是一些疾病的早期診斷,混合感染的鑒別診斷,致病野毒株與疫苗毒株的鑒別診斷等水平低。
      3.疾病防治觀念落后。目前養雞業在供大于求的市場條件下,經濟效益趨向微薄,養雞場(戶)都非常重視疾病的防治。但是由于知識的欠缺,觀念的落后等原因,造成了生產過程中往往重視免疫接種和藥物防治而忽視創造良好的飼養條件,進行有效的隔離、衛生和消毒及提高機體抵抗力等綜合防治措施情況的發生。免疫接種和藥物防治存在著如免疫失敗、免疫副作用、疫苗研發跟不上病原變化、細菌抗藥性增加、藥物殘留等比較大的局限性,這就要求必須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控制疾病。
      4.種雞選育觀念的滯后。一些種雞場在注重高產性能選育的同時,忽略了抗病性能的培育和篩選,使雞的抗病性能呈下降趨勢。另外,一些經蛋傳播的疾病,如雞白痢、雞支原體病、雞腺病毒感染、網狀內皮組織增殖病等在很多養殖場均有發生,這與種雞場凈化不力,非SPF胚疫苗和抗血清的應用有很大關系。
      5.飼養環境差。飼養環境包括衛生隔離條件、場區環境、舍內環境控制能力、養殖密度、糞便污水處理過程等方面。在養殖環境落后的雞場,即使選用最優良的品種,最全價的飼料,最合理的防疫措施等,也無法達到雞只應有的生產水平,同時反倒為疾病的頻發創造了條件。
      6.飼養管理水平低。飼養管理水平低下不僅直接影響雞群生產性能的發揮,而且也影響雞群的抵抗力和抗病力,導致了疫病的發生。飼養管理差包括很多方面,比較突出的有:
      ①免疫不科學。免疫程序不合理、疫苗質量差、疫苗選擇不當、應激反應等原因引起免疫失敗,致使傳染性疾病的發生。
     ?、谒幬锸褂貌缓侠?。濫用抗生素、藥物使用不對癥、給藥方法不恰當、不注意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等原因使疾病得不到及時控制,同時引發了一些藥物中毒性疾病的發生。
     ?、埏暳蠁栴}突出。很多養殖場(戶)在生產過程中,由于認識、技術等原因,存在著飼料營養含量不平衡、飼料營養濃度低、營養物質消化率不高等問題,不僅造成了雞群生產性能差、蛋重低、生產成本的浪費,而且也影響了雞只對疾病的抵抗力,引發營養代謝病、各種缺乏癥和傳染病。
     ?、芊酪呦局贫炔唤∪?。沒有建立嚴格的防疫消毒隔離制度,缺乏必要的消毒設施,再加上養殖環境的不良,致使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而引起疫病的發生和傳播。
     ?、蓦u群應激反應嚴重。在養雞生產中由于管理不當如換氣不良、缺水、免疫接種、光照不合理等;環境改變如高溫、噪音、氣候突變等各種因素導致嚴重的應激反應,從而影響了雞只正常代謝和免疫應答,使之抵抗力差、生產性能低,易引起各種疾病。
      二、應對措施
      1.提高基層從業人員的診治水平。目前禽病診治人員多數是鄉鎮獸醫站工作人員和個體經營者,還有部分養殖戶也加入到禽病診療的隊伍中,診治水平參差不齊,因此,廣大從業人員要把產品質量和人們的身體健康放在首位,增強服務意識,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同時有關單位要鍵全從業人員資格認證制度,加大對從業人員的培訓力度,提高診療水平。
      2.培育高產高效的育種體系。在種雞群選育時,既要注重生產性能的發揮,又要考慮抗病、抗應激等因素的潛在危害,建立嚴格標準化的育種體系,尤其不要僅因為某個種雞場的暫時利益而忽略了商品代雞場的長遠利益。對于蛋傳疾病要從種雞場開始嚴格做好凈化工作。
      3.規范養殖場的標準化建設。引導發展規模化養雞,加強標準化建設,創造良好的飼養條件,在盡可能減少發生疾病因素的基礎上建立科學的飼養模式,加強管理,同時堅持“防重于治”、“養防并重”的疾病防治原則,做好隔離、衛生、消毒、防疫、藥品使用等日常工作,從而有效控制疫病的發生。
      4.加強對雞場的環境控制。環境因素包括很多方面,生產中對雞群健康和生產影響密切的環境因素有場區的環境條件和雞舍的小環境狀況兩方面。因此必須注重改善這兩方面的環境條件,為維持雞群的健康打下基礎。
     ?、俑纳齐u場環境。改善雞場環境的措施包括:采取減量化和資源化等有效措施,加強對雞場糞便的處理;設置排水設施,及時排除污水;注意水源的保護,防止污染;做好滅鼠滅蟲工作;嚴格執行病死雞只的無害化處理;采取綠化措施,改善小氣候;搞好環境的消毒工作等。
     ?、诳刂坪秒u舍的環境。雞舍對雞群影響較大的因素主要有溫熱環境、有害氣體、微拉、噪音等,因此要從這幾方面著手做好環境控制。如通過提高雞舍結構的保溫隔熱性能、適宜的飼養密度、適當的通風量等措施來避免溫度過高或過低;通過合理設計雞舍、環境綠化、化學物質消除等措施來改善雞舍有害氣體污染;通過加強通風換氣、雞舍遠離飼料加工廠、保持地面干凈等措施減少舍內的有機微粒;選擇安靜的場址、噪聲小的設備等措施減小噪音的污染。
      5.加強科學飼養管理。加強對雞群的飼養管理,不斷提高飼養水平,增強雞只的抗疾病能力,從而減少疾病的發生和危害。
     ?、偬峁﹥炠|飼料,保證營養供給。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合理設計調整日糧配方、科學加工飼料、適宜使用添加劑來保證營養全價,同時要做好飼料的保管,防止霉變的發生,制定科學飼養程序,保證營養充足供應。
     ?、谧龊萌粘9芾?、增強雞體抵抗力。包括選擇適宜的飼養方式、選擇優質雛雞、減少應激反應、注意觀察雞群、加強局部黏膜保護、做好日常記錄等工作來提高疾病的防治能力。
      ③建立合理科學的用藥及防疫制度。制定用藥記錄檔案制度,避免不合理的用藥,預防細菌抗藥性的產生,通過選擇療效確實的藥物、恰當的給藥途徑、給藥劑量和療程等來控制疾病。要落實科學的防疫制度,根據雞場所在地區、疫病發生情況、疫苗性質和其他情況制定適合本場的免疫程序,同時加強對雞場的免疫監測,作為免疫的主要依據來防治傳染性疾病的發生。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 收起 理由
    川牧人 + 1 【通過審核】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08-11-18 22:09:04 | 只看該作者
    是呀,如果中國全部實行規范化小區養殖,那么疫病相對來說可能少一點!但是,這更需要我們獸醫自身素質的提高!否則還是解決不了問題!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9 09:32,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仁化县| 慈利县| 临漳县| 洮南市| 棋牌| 潢川县| 中牟县| 商南县| 曲周县| 修武县| 七台河市| 沙田区| 鲁甸县| 威远县| 宜兴市| 鸡东县| 麟游县| 平陆县| 海南省| 龙南县| 贵南县| 河北区| 扎囊县| 城固县| 通江县| 中西区| 会宁县| 陇南市| 西和县| 遂宁市| 石城县| 宁河县| 新野县| 牡丹江市| 宜君县| 山阴县| 双峰县| 辉南县| 洛川县| 唐山市| 怀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