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養業未來將成為畜牧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畜牧業發展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如何抓住當前的發展機遇,把特養業做大做強,當務之急是認清形勢,尊重規律,提高素質,順風而行,增強政府對特養業的宏觀調控能力。
一是提高特養業的科技含量。科技對特養業的發展具有決定性作用,當前應大力推廣特種動物疫病綜合防治技術,在降低動物的死亡率上下功夫。盡快建立科技成果轉化體系和新技術示范推廣網絡,利用時間差、空間差互補共生,組成高效生產系統。強化良種推廣體系建設,保護品種質量,防止出現近親繁殖現象。大力推廣新型飼養技術,降低飼養成本,提高特養業的經濟效益。
二是發展產業化經營。積極借鑒傳統畜牧業產業化經營模式,大力培植龍頭企業,使其上規模,上水平,增強抵御市場風險。著力提高特養業的深加工能力,不斷開發新品種,創立新品牌,提升產品附加值,增強產品市場競爭力,促進特養業的快速健康發展。
三是加強種源管理。目前,特養業多以銷售種苗為主,存有較大的市場風險。應盡快規范特種動物種源市場,加強管理,加大執法力度,嚴懲以高價回收等為幌子,誘使養殖戶引種的行為。實行特養動物許可制度,嚴格審批條件,嚴把引種質量,確保特養企業合法生產,守法經營。
四是提高農民的組織程度。針對特養業規模小,飼養分散,抵御市場風險能力弱的特點,應大力推進合作經濟組織和合作社的發展,提高飼養者的組織化程度,把一家一戶的農民組織起來,帶領農民創市場,有效規避養殖風險,切實保護農民的利益。
五是加強信息化建設。各級畜牧部門應加強特養業的信息化建設,建立暢通的信息傳遞渠道,經常發布準確的市場信息和行情預報,搞好宏觀調控,減少特養業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合理引導農民積極發展特養業。行業協會和合作經濟組織應做好市場調研,摸清市場需求,加強企業間的信息交流,搞好市場預測,指導農民有針對性地開展特養生產和加工,減少因市場波動給養殖戶帶來的損失,挫傷農民難得的養殖積極性,從而影響整個特養業的發展。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