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74236|回復: 147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道仁 董廣林關于養豬中的觀點以及探討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8-11-12 19:50:2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當前基層養豬中出現的問題和對策

      1、養豬的理念問題 也就是怎么去養 沒有統一的認識。

      2、對于科學和偽科學的辨別問題。

      3、對于自己遇到問題所需要的餓技術支持渠道問題。

      4、對于一些基本的基礎性的東西的認識問題。

      5、養殖中遇到的問題和以往遇見問題的處理經驗。

      本貼旨在普及養豬知識,交流自由,以方向性、實用性、經濟性的、長久性和安全性的角度和長遠發展的目的普及科學知識,歡迎大家踴躍參與共同提高,在養豬的冬季提高自身的競爭優勢走向春天。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2論壇幣 +70 收起 理由
    暮雨撒江天 + 50
    豬爪爬天下 + 20 【原創帖子】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樓主| 發表于 2008-11-12 20:03:27 | 只看該作者
    關于理念問題 ,更多的時候我們許多人養豬,對于豬的了解并不多,而且在不了解的情況下去養豬能養好嗎?
       我們養豬的目的是什么?
       我們對于豬了解有多少?
       豬的生活習性我們能了解多少?
      對于病我們又了解多少?
      對于引起病的外因和內因我們又了解多少?
      在治療中我們的思路清晰嗎?方案正確嗎?
    對于豬吃的東西我們了解多少?我們對于質量有把握嗎?
    我們的造肉成本是多少?我們的利潤是多少?我們豬的健康狀況怎么樣?
    我們在利潤和成本以及健康的關系中找到平衡點了嗎?
    萬物都是有規律的有正就有反,我們怎么去把握,怎么去平衡,都需要有基礎的準確的數據,和冷靜的頭腦.
    去思考 去總結去實踐 ,俺在這里搭個舞臺希望大家長來唱戲.
    知識來源于心靈的溝通和交流,角度和思維決定你的學習范圍,參與是您提高的捷徑.

    點評

    這個 剛好跟現在翻了過來 以前是人養豬 現在是豬養人  發表于 2010-5-31 14:04
    板凳
    發表于 2008-11-12 20:21:05 | 只看該作者
    是該好好想想的問題。
    地毯
     樓主| 發表于 2008-11-14 15:49:16 | 只看該作者
    開始第一講基礎原料的鑒別問題摻假豆粕的鑒別
    目前,大豆價一漲再漲,豆粕也隨之水漲船高。豆粕是大豆榨油后的剩余物,所含的蛋白質含量通常都在40%以上,是加工飼料的最好植物蛋白原料。但如何才能采購到優質豆粕呢?請看---
      
      外觀鑒別法。對飼料的形狀、顆粒大小、顏色、氣味、質地等指標進行鑒別。豆粕呈片狀或粉狀,有豆香味。純豆粕呈不規則碎片狀,淺黃色到淡褐色,色澤一致,偶有少量結塊,聞有豆粕固有豆香味。反之,如果顏色灰暗、顆粒不均、有霉變氣味的,不是好豆粕。而摻入了沸石粉、玉米等雜質后,顏色淺淡,色澤不一,結塊多,可見白色粉末狀物,聞之稍有豆香味,摻雜量大的則無豆香味。如果把樣品粉碎后,再與純豆粕比較,色差更是顯而易見。在粉碎過程中,假豆粕粉塵大,裝入玻璃窗口中粉塵會粘附于瓶壁,而純豆粕無此現象。用牙咬豆粕發粘,玉米粉則脆而有粉末。
      
      外包裝檢查法。顆粒細、容量大、價格廉,這是絕大多數摻雜物所共同的特點。飼料中摻雜了這類物質后,必定是包裝體積小,而重量增加。豆粕通常以60公斤包裝,而摻入了大量沸石之類物質后,包裝體積比正常小。
      
      水浸法。取需檢驗的豆粕(餅)25克,放入盛有250毫升水的玻璃杯中浸泡2-3小時,然后用手輕輕搖晃則可看出豆粕(碎餅)與泥沙分層,上層為豆粕,下層為泥沙。
      
      顯微鏡檢查法。取待檢樣品和純豆粕樣品各一份,置于培養皿中,并使之分散均勻,分別放于顯微鏡下觀察。在顯微鏡下可觀察到:純豆粕外殼內外表面光滑,有光澤,并有被針刺時的印記,豆仁顆粒無光澤,不透明,呈奶油色;玉米粒皮層光滑,并半透明,并帶有似指甲紋路和條紋,這是玉米粒區別于豆仁的顯著特點。另外,玉米粒的顏色也比豆仁深,呈桔紅色。
      
      碘酒鑒別法。取少許豆粕(餅)放在干凈的瓷盤中,鋪薄鋪平,在其上面滴幾滴碘酒,過1分鐘,其中若有物質變成藍黑色,說明摻有玉米、麩皮、稻殼等。
      
      容重測量鑒別法。飼料原料都有一定的容重,如果有摻雜物,容重就會發生改變。因此,測定容重也是判斷豆粕是否摻假的方法之一。具體方法為:用四分法取樣,然后將樣品非常輕而仔細地放入1000ml的量筒內,使之正好到1000ml刻度處,用匙子調整好容積,然后將樣品從量筒內倒出,并稱量。每一樣品重復做3次,取其平均值為容量,單位為g/l。一般純大豆粕容重為594.1g/l-610.2g/l,將所測樣品容重與之相比,若超出較多,說明該豆粕摻假。
      
      生熟豆粕檢查法。飼料應用熟豆餅做原料,而不用生豆餅,因生豆餅含有抗胰蛋白酶、皂角素等物質,影響畜禽適口性及消化率。方法是取尿素0.1克置于250ml三角瓶中,加入被測豆粕粉0.1克,加蒸餾水至100ml升,蓋上瓶塞于45℃水中溫熱1小時。取紅色石蕊試紙一條浸入此溶液中,如石蕊試紙變藍色,表示豆粕是生的,如試紙不變色,則豆粕是熟的
    5
     樓主| 發表于 2008-11-14 15:51:49 | 只看該作者
    二玉米發霉的鑒別與危害
    玉米霉菌毒素對畜群的影響以及如何通過肉眼的方法鑒別玉米是否發霉,從源頭上防止霉玉米進入養殖場,防止發生霉菌中毒。

      最近的3—5年由于玉米霉變造成各大養殖場的群體發病,由于T2和嘔吐毒素等毒素的影響,造成母豬的流產、發情配種率差,后備母豬和育肥豬表現外陰腫大,在家禽上表現,雛雞的霉菌性肺炎,長期的呼吸道癥狀,產蛋雞產蛋率下降,肉雞育肥期生長緩慢,飼料裝化率嚴重下降。所以,在原料的采購過程中,我們要提醒廣大的養殖場,嚴格把握玉米的質量,不要貪圖一時的小利,價格上的優惠,由于毒素的相互作用不是簡單的相加關系而是相乘,即使極少的霉菌含量也可以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現總結以下幾點,來從表觀上鑒別發霉的情況,希望幫助大家在選購的時候嚴把質量關。

      霉玉米鑒別方法:1、發霉后的玉米表現玉米皮特別容易分離;2、觀察胚芽,玉米胚芽內部有較大的黑色或深灰色區域為發霉的玉米,在底部有一小點黑色為優質的玉米;3、在口感上,好玉米越吃越甜,霉玉米放在口中咀嚼味道是很苦的;4、在飽滿度上,霉玉米比重低,籽粒不飽滿,取一把放在水中游漂浮的顆粒。另外,我們還要警惕不法商販用口水油拋光已經發霉玉米并進行烘干的處理,還有一些不法分子將已經發芽的玉米用除草劑噴灑,在進行烘干銷售。

      玉米粒發黑的,是長時間高濕高溫造成的;胚芽外皮有綠的,是脫粒早,來不及嗮造成的;胚芽皮內有綠的或黑的,是悶的時間長了。總之,霉變的主要愿因是濕度,這就要求我們在玉米的儲存的時候要注意濕度和收割的天氣情況,合理的使用防霉劑。
    6
     樓主| 發表于 2008-11-14 15:53:29 | 只看該作者
    (三)麩皮的快速鑒別


      怎樣快速鑒別麩皮品質?


      麩皮常發現摻有滑石粉、稻谷糠等。將手插入一堆麩皮中然后抽出,如果手指上粘有白色粉末,且不易抖落則說明摻有滑石粉。用手抓起一把麩皮使勁握,如果麩皮很易成團,則為純正麩皮。再用手抓起一把麩皮使勁搓,而搓時手有漲的感覺,則摻有稻谷糠;如搓有較滑的感覺,則說明摻有滑石粉。
    7
     樓主| 發表于 2008-11-14 15:55:07 | 只看該作者
     (四)魚粉 的鑒別


      魚粉是一種優質的蛋白質飼料,但目前市場上魚粉的質量參差不齊,摻假現象時有發生。


      1、常見的魚粉摻假主要有哪些方式?


      常見的魚粉摻假主要有:植物性物質如稻殼粉、麥麩、草粉、米糠、木屑,還有棉籽粕和菜籽粕等;動物性物質如羽毛粉、血粉,肉骨粉等;另外還有尿素、鉸鹽等含氮化合物以及砂石、石粉、黃泥等。


      2、通過感官怎樣識別魚粉品質?


      ⑴、肉眼鑒別 優質魚粉顏色一致(烘干的色深,自然風干的色淺)且顆粒均勻。劣質魚粉為淺黃色、青白色、或者黑褐色,細度和均勻度較差。如果魚粉中有棕色碎屑,可能是棉籽殼的外皮;有白色及灰色或淡黃色絲條,可能是摻有羽毛粉或制革工業的下腳料粉。如果魚粉顏色深偏黑,有焦糊味,可能是燒焦魚粉。


      ⑵、鼻聞鑒別 優質魚粉有濃郁的咸腥味,劣質魚粉有腥臭、腐臭或哈喇味,摻假魚粉有淡腥味、油腥味或氨味。如果摻假物數量較多,則容易識別。摻入棉粕和菜粕的魚粉,有棉粕和菜粕的味道;摻入尿素的魚粉略有氨味。


      ⑶、手摸鑒別  優質魚粉用手抓摸感到質地松軟,呈疏松狀。摻假魚粉質地粗糙,有扎手感覺。通過手捻并仔細觀察,時而可發現被摻入的黃砂及羽毛粉等碎片。

      3、魚粉中摻有麩皮、花生殼粉、稻殼粉或砂子如何檢驗 ?


      取少許樣品放入潔凈的玻璃杯子中,加入5倍體積的水,充分攪拌后,靜置,觀察水面漂浮物和水底沉淀物。如果水面有羽毛碎片或植物性物質(稻殼粉、花生殼粉、麥麩等)或水底有沙石等礦物質,說明魚粉中摻入該類物質。


      4、魚粉中摻入尿素如何檢驗 ?


      部分進口及國產魚粉摻入尿素,以提高化驗結果的蛋白質含量,冒充高檔魚粉。鑒別方法可用灼燒試驗:將20g左右魚粉放在干凈的鐵片上,用電爐加熱至70℃后,如散發出刺鼻的氨味則極可能摻入尿素。
    8
     樓主| 發表于 2008-11-14 16:18:46 | 只看該作者
    (五)、骨粉  摻假的骨粉常常含磷不足,易引起畜禽癱瘓。未脫膠的骨粉易腐敗變質,常引起畜禽中毒。假骨粉常摻有石粉、貝殼粉、細砂等雜物。


      1、怎樣通過肉眼鑒別骨粉品質?


      純骨粉呈灰白色粉狀或顆粒狀,部分顆粒呈蜂窩狀,散發出固有氣味;摻假骨粉僅有少許蜂窩狀顆粒,或無蜂窩狀顆粒,摻石粉、貝克殼粉的骨粉色澤發白。


      2、還有哪些方法可以鑒別骨粉的真偽?


      骨粉在水中浸泡不分解,有的假骨粉浸泡時間較長就變成粉狀,靜置后沉淀。另外,蒸過的骨粉和生骨粉的細粉漂浮于清水表面,攪拌也不下沉;而脫膠骨粉的漂浮物很少。
    9
     樓主| 發表于 2008-11-14 16:20:10 | 只看該作者
    (六)花生粕的品質鑒定與摻假識別

      花生粕是以脫殼花生果為原料經有機溶劑提取或預壓浸提法提取油脂后的副產品。
      1 特征
      1.1 感官特征 花生粕為淡褐色或深褐色,有淡花生香味,形狀為小塊狀或粉狀,含有少量花生殼。
      1.2 顯微特征 體視鏡下可見種皮紋理、分枝和脈脊,種皮顏色為紅色、粉紅或棕黃色;花生粕主要由碎果仁組成,也可見一些種皮、外殼存在,破碎外殼表面有成束纖維并成網狀結構,外殼的內層為不透明白色,質軟且有光澤。
      生物鏡下,外殼纖維呈明顯的網狀結構,內果皮有小孔,中果皮為薄壁組織,其中有特殊的纖維層(纖維形態各異交錯排列);種皮表皮細胞有4~5個邊的厚壁,壁上有小孔,正面觀察可看到細胞上有許多指狀突起物;子葉細胞大,壁多孔,含油滴。
      2 營養特性
      花生粕的粗蛋白質含量一般在38%~47%,粗纖維為4%~7%,粗脂肪含量約為0.5~2.0%,鈣含量約為0.2%~0.3%,磷為0.4%~0.7%,多數為植酸磷。花生粕不僅蛋白質含量高,而且可利用能含量也較高,對雞而言代謝能可達3.00兆卡/千克。花生粕蛋白質中氨基酸的組成與比例不甚合適,跟谷物籽實蛋白質的組成類似,即賴氨酸和蛋氨酸的含量較低,分別為1.35%和0.39%,而精氨酸和甘氨酸含量卻分別為5.16%和2.15%。因此在使用時宜與含精氨酸低的飼料如菜籽粕、魚粉或血粉搭配使用,在補充這些氨基酸的同時,還必須補充維生素B12和鈣,在豬和雞的飼糧中這種搭配尤為重要。
      3 質量標準
      4 品質鑒定
      4.1 感官鑒定 花生粕有特殊的香味,不應有焦糊酸敗等異味,色澤應新鮮一致,無霉變。
      4.2 顯微鏡鑒定 根據其種皮等特征用體視顯微鏡和生物顯微鏡鑒別,詳見GB/T14698-2002飼料顯微鏡檢查方法。
      4.3 化學鑒定 通過測定水分、粗蛋白、粗纖維、粗灰分以及氨基酸組成和有毒成分的含量來鑒定花生粕品質優劣。花生粕易感染霉菌,產生黃曲霉毒素,高溫、高濕季節不應久貯。保管和使用過程中,最好檢測黃曲霉毒素的含量,具體檢測方法詳見GB/T13078-1998。
      5 摻假識別
      花生粕常見摻雜物有泥土、礫石等較重的物質以及花生殼粉等,使其蛋白質含量下降。
      5.1 感官識別 正常的花生粕除通過看、嗅等方法外,用手抓有疏松感覺,摻假花生粕顏色暗淡,用手抓感覺較沉。
      5.2 鹽酸法識別 正常花生粕加入適量10%的鹽酸,不產生氣泡;摻假花生粕加入10%的鹽酸,有大量氣泡產生。
      5.3 成分檢測法識別 通過檢測粗蛋白質含量判斷是否摻假,正常花生粕粗蛋白含量一般在37%以上,摻假花生粕粗蛋白含量較低。
      5.4 四氯化碳法識別 稱取5~10克花生粕放入梨形分液漏斗或小燒杯,加入100毫升四氯化碳,用玻璃棒攪拌,靜置10~20分鐘;分離沉淀物,放入已知重量的稱量盒中,將稱量盒放入110%烘箱中烘15分鐘,取出置干燥器中冷卻稱重,計算土沙的粗略含量。
      5.5 摻花生殼粉識別 取樣品1克,置于500毫升三角瓶中,加入5%的氫氧化鈉溶液100毫升,煮沸30分鐘后加水至500毫升,靜置,棄去上清液,再加200毫升水,再煮沸30分鐘。取殘渣在50~100倍顯微鏡下觀察,如見到不定形的黃褐色乃至暗褐色破片,在外表皮上斜交叉有細纖維,則摻有花生殼粉。
      6 注意事項
      6.1 花生粕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加熱120℃左右可破壞,若溫度過高或過低均可影響蛋白質的利用率。
      6.2 花生粕易感染黃曲霉,在訂購和使用花生粕時最好檢測黃曲霉毒素的含量。黃曲霉毒素對熱相對穩定,從餅粕中除去毒素也較麻煩,但最好的辦法就是貯存期不宜過長。
      6.3 花生粕在加工時熱處理不當或貯存管理不善,很容易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和黃曲霉毒素,對于雛雞、肉雞前期和哺乳期的牛最好不要使用,對于其他畜禽的用量以不超過10%為好。
      6.4 由于花生粕中賴氨酸和蛋氨酸含量較低,所以在使用時,或考慮與其他蛋白質飼料搭配使用,或人工補加賴氨酸和蛋氨酸,這樣有利于提高飼糧中蛋白質的利用率,提高花生粕的使用效果。
      6.5 花生粕對豬的適口性較好,但在飼糧中的用量不宜超過20%,否則易引起腹瀉和軟脂屠體。
    10
     樓主| 發表于 2008-11-14 16:24:07 | 只看該作者
    (七)蛋氨酸、賴氨酸在畜牧業中的應用日益廣泛,而且價格高,社會需要量大。另一方面市場上假冒氨基酸坑害養殖戶的事件時有發生,所以了解掌握防偽辨假方法很有必要。現將真假蛋氨酸、賴氨酸的鑒別檢測介紹如下:
           一、感官鑒別
           (一)視覺 蛋氨酸為白色或淡黃色結晶性粉末或片狀,具有反光性;賴氨酸為白色或淡褐色小顆粒或粉末。
           (二)嗅覺 蛋氨酸有特殊氣味,賴氨酸無味或微有異性酸味,假冒賴氨酸氣味不正,有些帶有芳香味。
           (三)觸覺 蛋氨酸手捻質地滑膩。
           (四)味覺 蛋氨酸放入口中略帶甜味,賴氨酸帶酸味,口無澀感。假冒氨基酸一般口味不正,具有雜質樣澀感。
           (五)溶解 取少量樣品加入100毫升水中,攪拌5分鐘后靜置,能完全溶解無沉淀物為正品,若有沉淀殘渣或漂浮物則為摻假或假冒產品。
           二、化學檢驗
           (一)燃燒 蛋氨酸、賴氨酸含量高于98.5%,燃燒后能迅速燃盡,基本無殘留。若燃燒不完全,有明顯燃燒殘渣則為摻假或假冒。純正的蛋氨酸、賴氨酸點燃后散發出一種難聞的特殊臭味,類似于燒羽毛味,而假冒的氨基酸一般不具有這種氣味。
           (二)試劑反應 蛋氨酸25毫克,加無水硫酸銅飽和硫酸溶液1毫升,在試管中呈現黃色為真品;賴氨酸1克,溶于100毫升,取此溶液5毫升加1毫升苯三酮溶液加熱3分鐘,然后加水20毫升,靜置15分鐘呈紅紫色為真品。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9 23:14,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达县| 南汇区| 紫金县| 南溪县| 尉氏县| 莒南县| 鄂托克前旗| 阳谷县| 海安县| 井冈山市| 灵川县| 揭阳市| 鹤庆县| 满洲里市| 榆社县| 通化市| 耿马| 婺源县| 巴林左旗| 剑河县| 阜宁县| 镇雄县| 中西区| 潼南县| 成都市| 拉孜县| 黎平县| 特克斯县| 泾川县| 修水县| 明溪县| 河东区| 新泰市| 桐乡市| 双江| 全州县| 景谷| 定兴县| 景德镇市| 宾川县| 额济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