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140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蛋白質的組成結構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8-11-12 15:11:0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蛋白質的組成結構
        (一)組成蛋白質的元素

    蛋白質的主要組成元素是碳、氫、氧、氮,大多數的蛋白質還含有硫,少數含有磷、鐵、銅和碘等元素。比較典型的蛋白質元素組成(%)如下:



    51.0-55.0

    15.5-18.0



    6.5-7.3

    0.5-2.0



    21.5-23.5

    0-1.5


    各種蛋白質的含氮量雖不完全相等, 但差異不大。一般蛋白質的含氮量按16%計。動物組織和飼料中真蛋白質含氮量的測定比較困難,通常只測定其中的總含氮量,并以粗蛋白表示。


    (二)氨基酸
    蛋白質是氨基酸的聚合物。由于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的數量、種類和排列順序不同而形成了各種各樣的蛋白質。因此可以說蛋白質的營養實際上是氨基酸的營養。目前,各種生物體中發現的氨基酸已有180多種,但常見的構成動植物體蛋白質的氨基酸只有20種。幾種動物產品和飼料氨基酸含量見表4-1。植物能合成自己全部的氨基酸,動物蛋白雖然含有與植物蛋白同樣的氨基酸, 但動物不能全部自己合成。
    NH2

    氨基酸的通式可表示為一個短鏈羧酸的α-碳原子上結合一個氨基,即R-CH-COOH,通常根據氨基酸所含R基團的種類以及氨基、羧基的數目,按酸堿性進行分類。R基團無環狀結構,一般稱脂肪族氨基酸,其中有分枝的稱為支鏈氨基酸,如纈氨酸、亮氨酸和異亮氨酸。
    氨基酸有L型和D型兩種構型。除蛋氨酸外,L型的氨基酸生物學效價比D型高,而且大多數D型氨基酸不能被動物利用或利用率很低。天然飼料中僅含易被利用的L型氨基酸。微生物能合成L型和D型兩種氨基酸。化學合成的氨基酸多為D、L型混合物。

    表4-1
    幾種蛋白質的氨基酸含量(%)
    氨基酸
    酪蛋白
    卵蛋白
    牛肉
    鱈魚粉
    大豆蛋白
    蠶豆蛋白
    小麥蛋白
    丙氨酸(Ala)
    3.0
    6.7
    5.0
    7.5
    精氨酸(Arg)
    1.1
    5.7
    7.2
    6.7
    6.5
    6.0
    5.0
    天門冬氨酸(Asp)
    7.1
    9.3
    6.1
    8.6


    半胱氨酸(Cysteine)

    1.3
    1.5
    胱氨酸(Cys)
    0.3
    0.5
    1.1
    1.0
    谷氨酸(Glu)
    22.4
    16.5
    15.6
    13.4
    甘氨酸(Gly)
    2.7
    3.0
    5.1
    12.5
    組氨酸(His)
    3.1
    2.4
    2.9
    1.8
    2.3
    2.9
    1.9
    異亮氨酸(Ile)
    6.1
    7.0
    6.3
    4.1
    12.4
    13.5
    9.5
    亮氨酸(Leu)
    9.2
    9.2
    7.7
    6.7
    賴氨酸(Lys)
    8.2
    6.3
    8.2
    6.9
    6.3
    6.0
    2.1
    蛋氨酸(Met)
    2.8
    5.2
    2.2
    2.8
    1.5
    0.8
    1.3
    苯丙氨酸(Phe)
    5.0
    7.7
    5.0
    3.4
    9.4*
    7.0*
    7.5*
    脯氨酸(Pro)
    11.3
    3.6
    6.0
    6.8
    絲氨酸(Ser)
    6.3
    8.1
    5.5
    5.6
    4.2
    2.6
    2.9
    蘇氨酸(Thr)
    4.9
    4.0
    5.0
    4.2
    1.3
    0.9
    1.2
    色氨酸(Trp)
    1.2
    1.2
    1.1
    1.0
    酪氨酸(Tyr)
    6.3
    3.7
    4.4
    2.8
    纈氨酸(Val)
    7.2
    7.0
    5.0
    4.8
    4.7
    5.1
    4.0
    *加上酪氨酸。
    引自Kirchgessner,M.(1987)p.66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 收起 理由
    為民 + 1 【通過審核】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4 06:20,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林西县| 屏东市| 黑水县| 无为县| 庄河市| 喜德县| 手游| 汤原县| 平武县| 嵊州市| 南投县| 察隅县| 内黄县| 屯留县| 元江| 义马市| 科技| 高雄市| 大关县| 伊金霍洛旗| 昌平区| 黄平县| 乐都县| 宁陕县| 辽宁省| 丰宁| 柯坪县| 灵武市| 湖北省| 政和县| 密山市| 汾阳市| 达州市| 阿拉善左旗| 麦盖提县| 二手房| 东海县| 静安区| 顺昌县| 岢岚县| 宝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