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的飼料生產企業總體上管理還是相對規范的,由于飼料生產利潤通常在3-5%,因此企業的產品銷售范圍通常在半徑150-200公里以內,由于運輸成本的原因長途遠距離銷售的可能極小。三聚氰胺由于不是真正意義上可以被動物吸收的蛋白。因此,除了能提高化驗指標外,對動物的生長不能發揮任何積極的作用,因此,飼料企業通常不可能拿自己的產品來開玩笑,因為都是你企業周邊的養殖戶,你的產品被使用之后如果效果很差,養殖戶將馬上拒絕購買使用你的產品,因此,主觀上飼料生產企業主動添加三聚氰胺的可能性不大。
而小型的飼料原料生產企業及原料貿易商摻假的可能性極大,部分不知情的預混料自配料養殖場既是造假者也是受害者。魚粉、肉粉、肉骨粉等小型飼料原料生產企業在產品中添加三聚氰胺來提高蛋白含量的可能性最大。而玉米蛋白粉大米蛋白粉等作為副產品,這些深加工企業自身參與摻假的可能性也不大,因此,對于玉米蛋白粉和玉米蛋白粉等蛋白類原料,原料貿易商是最主要的摻假操作者。此外,還有一個特殊情況是一部分用預混料自配飼料的養殖場,由于最后的自配料缺乏有效的監管,加之養殖場經營管理者自身業務素質的原因,信奉于不法商人“添加蛋白精能促進動物生長”等的游說,自覺主動的往自己的飼料中添加了三聚氰胺,無意中成了制假者,同時也是受害者。
化驗檢測設備及手段落后的中小型飼料生產企業是最大可能的潛在受害者
由于中國的飼料生產準入門檻很低,因此導致很多現存的中小型飼料生產企業化驗檢測設備及手段都極其落后,因此,這部分企業是摻假的飼料原料的主要受害者。摻入三聚氰胺的蛋白類飼料原料通過這部分企業順利進入成品飼料環節,從而一路通暢的向居民的餐桌挺進。
而對于大中型飼料生產企業而言,我們應該清楚的看到,這些企業的經營管理還是非常規范的,對于飼料原料及成品飼料的檢測是嚴格而科學認真的。正大集團、希望集團、通威集團等等這些大型企業的質量檢測設備和手段及從業人員的業務素質都是值得稱道的。因此,因為飼料中混入了三聚氰胺就將飼料生產企業統統劃為懷疑的對象是不恰當的。
(摘自:上海益農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