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上的豬肉價格一公斤不到12元錢了。”近一段時間,豬肉價格走低讓許多消費者感到了舒心,居民的餐桌也更加豐盛。可對于我省廣大養豬戶來說,心情卻隨著肉價的下跌一天天變得沉重起來。從今年2月份起,生豬收購價格逐月下跌,而豬飼料價格逐月上漲。一跌一漲兩頭擠壓,使剛剛好轉的養豬業再次面臨困境,養殖戶擔心養豬業的“冰凍期”會卷土重來。
安平縣京隆養殖有限公司是安平縣第二大養豬場,副總經理謝雅杰告訴記者,目前養殖場存欄2萬頭,其中種豬1600多頭。他算了一筆賬,現在每公斤毛豬的成本是13.4至13.6元,而目前市場售價只有12元,每頭虧損200元左右。由于生豬價格下降,養殖戶補欄的積極性普遍不高。他擔心地說,照這樣下去,勢必會影響明年的生豬生產和市場供應。 對于大多數養豬戶來說,兩年前生豬市場價格暴跌帶來的巨大打擊,始終是他們心里的一個陰影。藁城市夢隆達畜牧有限公司經理梁坤山告訴記者,2005年到2006年上半年,他的養殖場賠了有100多萬元。從2006年下半年開始,生豬市場開始回暖,2007年他賺了100多萬補上了上年的虧損,這讓他對前景充滿了信心。伴著2007年至2008年上半年生豬市場的高價位和國家對養豬業扶持政策的刺激,許多養殖場擴大了規模。今年春節后,他也把養豬場規模從年出欄能力4000頭擴大到現在的16000頭,可現在的市場形勢又讓他心里沒了底。
不僅僅這些規模養殖戶心里沒底,那些小型生豬養殖戶們更是擔心不已。據了解,中小型生豬養殖戶在我省占了一半的比例,由于不具備規模效益,生豬銷售價格每公斤要比大的養殖場低1元左右,這也增大了養殖風險。
省物價局價格監測中心提供的數字顯示,今年6月份,我省生豬收購價每公斤平均15.28元,到9月份每公斤平均價格只有12.74元,下降了16.6%;而豬飼料價格卻從6月份的每噸2789元上升到2999元,上漲了7.5%。同時,仔豬價格下跌明顯,9月底比6月底全省平均下降了33%,有些市下降幅度多達60%以上。與此同時,人工、防疫、水電、地租等成本卻都有了不同幅度的上漲。
省畜牧獸醫局畜牧處有關專家認為,養殖業本來就是風險性很大的行業,而目前我省養殖戶規模都不是很大,抵御風險的能力不是很強,生豬價格過多依賴市場調節。由于養殖戶不能掌控市場價格,生產的盲目性大、跟從性強,往往價格上漲時一哄而上,價格下跌時又一哄而下。價格忽上忽下,導致養豬戶積極性時高時低,形成矛盾心理。同時,養殖業的不穩定,也導致了市場供應的不穩定。
采訪中,謝雅杰告訴記者,摸準市場價格波動的脈搏,讓生豬能賣個好價錢,這是養殖戶們的普遍愿望。他希望政府能對生豬收購像對糧食收購一樣,有一個保護性措施,并建立起市場預警機制,以減少生產的盲目性,避免出現市場的大起大落。
------河北日報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