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8日 08:56 新京報
作者:吳應海
日前,香港食物安全中心指在一款內地出口的品牌雞蛋中檢出三聚氰胺超標,需要召回。目前,香港相關部門將在一周內全面檢驗所有內地雞蛋,并將化驗范圍擴至由內地進口的肉類及動物內臟。(《廣州日報》10月27日)
雖說從目前檢測的情況來看,問題雞蛋里的三聚氰胺含量非常低,但三聚氰胺跑到雞蛋里的新聞肯定會讓許多消費者大驚失色。這幾年,食品安全事故頻發,消費者的心理變得十分脆弱,面對風吹草動,消費者怎么敢泰然處之?這幾日在辟謠聲中愈來愈濃的“蛆蟲柑橘”風波便是最好的例證。
因此,面對內地雞蛋被檢出三聚氰胺這樣的“突發事件”,職能部門應聞風而動,迅速出手,順藤摸瓜,以最快的速度查清三聚氰胺是如何跑到雞蛋里去的。如果說人為在飼料里添加三聚氰胺的可能性不大,則要查明污染源,弄清是如何污染的,拿出確鑿證據,公之于眾,以釋眾疑。
如果確系有人人為在飼料里添加三聚氰胺所致,那則要排查有多少問題飼料流向了市場,有多少雞吃了這樣的飼料,又有多少問題雞蛋流出養雞場,都流向哪里,然后一一予以追回,并對罪魁禍首進行嚴懲;同時要立即將三聚氰胺的檢測加入到雞蛋、肉類等食品的常規檢測項目中去,確保市場上的雞蛋、肉類等食品不再含有三聚氰胺,以穩定民心;并同步向公眾公開整個調查過程,絕不給謠言任何機會。
□吳應海(江蘇 教師)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