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138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豬市周期有誰定?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8-10-27 16:52:5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豬的生長周期起決定性的作用 

      以長白、大約克、杜洛克等為主的國外品種豬被引進中國后,與之同步推廣的還有“三元雜交”模式。“杜長大”三元雜交商品肉豬是目前我國豬肉生產的主力。其只需要5-6個月齡便可達到90公斤左右的出欄體重。 

      如果從補欄二元母豬開始計,補欄二元母豬后還需要4個月左右的時間母豬才可達到體成熟和杜洛克公豬配種,配上種后,妊娠期要114天左右,之后產仔,產下來的三元仔豬還需要21-28天斷奶,之后還需要4-5個月的育肥期,最后才可出欄上市。整個周期需要380天左右。我們可以從豬價的波動中看到豬的生長周期對其產生的影響有多大。 

      如:分析近幾年的豬價走勢時,發現之所以生豬存欄量會呈釋放式的增長和下降,其根本原因在于深度虧損時散養戶紛紛淘汰母豬,而行情好時,在高額利潤驅使下又有大量的養殖戶/場紛紛擴大規模,購買二元母豬。如2004年9月分左右,全國生豬平均價格9.66元/公斤。假如養殖戶此時補欄母豬,等母豬所產第一窩三元雜交商品肉豬上市,已經是2005年9月份了,此時的全國生豬平均價格已經跌至了7.75元/公斤。 

      同理,假如某一時期養殖戶/場大量的淘汰了母豬,則至少1年內商品肉豬的上市量都將難以有根本性的增加。例如,2003年上半年非典期間,大量的母豬和仔豬被宰殺,生豬存欄量長期得不到根本性恢復,生豬市場長期保持在供不應求的狀態,生豬價格居高不下。直到2005年的9月份全國平均豬價才回落至8元/公斤以下。 

      豬的生長周期很難改變,除非在相關科學技術研究方面獲得突破。這一固定因素決定了生豬的存欄量不管是增還是減,均會對生豬市場供求關系產生深遠的決定性的影響。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 收起 理由
    syz + 1 【通過審核】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4 18:04,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垣曲县| 兴国县| 玉龙| 马鞍山市| 建始县| 友谊县| 皋兰县| 长宁区| 云浮市| 田林县| 香港| 普安县| 高要市| 孝义市| 舒城县| 托克逊县| 同仁县| 墨玉县| 蒲江县| 禄丰县| 宁城县| 临安市| 文水县| 扶风县| 油尖旺区| 建湖县| 尼木县| 双桥区| 汶上县| 许昌市| 吴江市| 马关县| 平和县| 临夏市| 大安市| 贵定县| 庆城县| 开化县| 临汾市| 韶山市| 瓮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