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蛋雞飼料配制有一些基本問題想不明白,敬請博士指教:
1、 根據環境條件(溫度、濕度、體重)如何確定每羽每日代謝能需要量?是根據析因法分別計算還是有蛋雞生長模型?
2、 確定日代謝能需要量后,是根據基本采食量計算日糧代謝能濃度;但我們制作配方時都是直接應用國家標準的日糧代謝能濃度,然后讓雞根據能量濃度調節采食量,也就是根據日糧代謝能濃度來確定采食量,感覺有些矛盾。實際制作配方時應如何考慮?
3、冬夏相比,冬日外部環境有所降低,但實際生產中,可能由于采取了保暖措施使得內部環境溫度沒有改變,這種情況下,采食量會增加嗎?另外,冬日雞舍內部環境溫度降低時,是日代謝能需要量增加,我們在重新設計配方時,是考慮增加采食量同時降低其他營養成分含量,從而保持日糧能量濃度不變而,;還是保持采食量及其他營養成分濃度不變,而增加能量濃度;還是根據最佳效益配方的原理來設計配方?
4、家禽攝入鈣過多是有害的,容易引發痛風等疾病,但是蛋雞飼養中,蛋公雞與產蛋母雞采食同樣高鈣含量的飼料,公雞并沒有大的問題。這該如何解釋?有沒有什么好的方法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