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簡介】布氏桿菌病是人獸共患的一種傳染病,以生殖系統侵害為特征。主要表現為睪丸炎、附睪炎、淋巴結炎、關節炎、流產、不育等特征。犬感染布氏桿菌大多呈隱性感染,少數可表現臨床癥狀。
感染犬的布氏桿菌主要是流產布氏桿菌、馬耳他布氏桿菌、豬布氏桿菌和犬布氏桿菌。本菌為球桿狀或短桿狀,無鞭毛,不產生芽孢,革蘭氏陽性。病犬和帶菌犬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受感染的妊娠母犬,在分娩和流產時,隨流產的胎兒、胎衣、羊水和陰道分泌物排出大量病原菌,通過破損的皮膚、黏膜侵入肌體,經呼吸道、消化道或生殖系統黏膜而感染健康犬。病公犬精液中的大量病原菌可通過交配傳染給母犬。本病無明顯的季節性,以配種和產仔季節多發。
犬感染布氏桿菌后,一般有兩周至半年的潛伏期后表現臨床癥狀。懷孕的母犬多在懷孕40-50天后發生流產,流產前一般體溫不高,陰唇和陰道粘膜紅腫,陰道內流出淡褐色或灰綠色分泌物。流產的胎兒常有組織自溶、水腫及皮下出血等特點。部分母犬懷孕后并不發生流產,在懷孕早期胎兒死亡,被母體吸收。流產后的母犬常以慢性子宮內膜炎癥狀出現,往往屢配不孕。公犬感染布氏桿菌后,以睪丸炎、副睪炎、前列腺炎、包皮炎癥狀出現。病犬除發生生殖系統炎癥外,還可發生關節炎、腱鞘炎,運動時出現跛行癥狀。懷孕母犬發生流產或母犬不孕及公犬出現睪丸炎或副睪炎時均應考慮本病。確診可用細菌學檢驗和血清學檢驗進行確診。
【預防措施】加強檢疫,發現病犬即行隔離或撲殺,對流產胎兒、胎衣進行無害化處理,并對被污染的犬舍和環境,用燒堿液消毒。對帶菌的種犬應予以淘汰。
【注意事項】飼養人員應加強自我防范意識,以防感染給人。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