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3306|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斑點叉尾鮰配合飼料中豆粕替代部分魚粉的研究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08-10-15 14:56:4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斑點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 屬鯰形目(Sfturifouormes)鮰科(Ictaluridae), 原產于美洲,又稱溝鯰、美洲鯰、河鯰,1984年引入我國,1987年后逐漸形成規(guī)模養(yǎng)殖。該魚具有生長快、適溫范圍廣、食性雜、病害少、肉嫩味美、氨基酸含量高而倍受青睞,現(xiàn)已成為新的名特優(yōu)水產養(yǎng)殖對象。斑點叉尾鮰體表光滑無鱗,體形較大較長,無肌間刺,體背呈淡灰色,腹部乳白色,體側有黑色斑點,喜歡群食,以吞食為主,兼濾食性,食量大,魚種大多棲息于水體底層,性情溫馴,易捕撈。國內學者對斑點叉尾鮰的研究,主要側重于生長、池塘及網箱養(yǎng)殖、魚病防治、營養(yǎng)成分和飼料研究等方面,這些研究成果對其生產和開發(fā)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但近年來由于魚粉資源緊缺、價格一直居高不下,而大豆蛋白品質優(yōu)良、供應充足且價格適中,因此為了生產出性價比高的飼料,水產動物飼料中大豆蛋白代替魚粉成為近20年中各國學者研究的熱點。本試驗旨在探討以魚粉、豆粕、菜籽粕、棉粕為蛋白源時,豆粕替代不同比率魚粉對斑點叉尾鮰生長的影響。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飼料
    用魚粉、豆粕、菜籽粕、棉粕為蛋白源配制成40%粗蛋白顆粒飼料,以此飼料配方為基礎,用豆粕分別替代該飼料中0%17.5%35%52.5%70%的魚粉,配制5組同蛋白水平不同蛋白源的飼料,其中每組飼料中菜籽粕及棉粕含量相同,分別為10%15%,而魚粉含量隨著豆粕替代量的增加而減少 (1) 。原料經粉碎過篩,按配方稱重混合均勻,擠壓成直徑為2.0mm的顆粒烘干備用。
    1.2
    飼養(yǎng)和管理
    試驗魚斑點叉尾鮰購自安徽省農科院水產研究所,平均體重(37.20±5.55)g。選擇健康、活潑的斑點叉尾鮰隨機放養(yǎng)在室外直徑1.2m、深0.6m圓形玻璃缺池里,每池20尾,每個飼料組設3個重復。試驗魚馴養(yǎng)1周,然后開始投喂試驗飼料,日投喂量為體重的2.5%5.0%。每天投喂2(8:3017:30),飼養(yǎng)2個月。整個試驗期水溫為24~29℃,pH值為7.27.5,溶氧大于5mg/L,氨氮控制0.5mg/L以下。
    1.3
    調查與統(tǒng)計分析方法
    試驗初取5尾魚測定體重、體長,試驗結束時再次測量體重、體長,計算肥滿度、飼料系數(shù)、肝體比。采用spss12.0軟件對所得數(shù)據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及相關圖形的建立,多重比較用LSD進行差異顯著性檢驗,結果用平均值±標準差( ±SD)表示。
    1
    40%
    蛋白水平溝鯰飼料中豆粕替代魚粉試驗配方

    原料名稱
    豆粕替代魚粉量%
    0
    17.5
    35
    52.5
    70
    秘魯魚粉(64%)
    28.59
    23.59
    18.59
    13.59
    8.59
    大豆粕1(46%)
    20
    26.49
    34.22
    41.94
    49.67
    高筋面粉
    23.16
    21.67
    18.94
    16.22
    13.49
    菜籽粕(38%)
    15
    15
    15
    15
    15
    棉籽粕(42%)
    10
    10
    10
    10
    10
    大豆油
    2
    2
    2
    2
    2
    50%氯化膽堿
    0.5
    0.5
    0.5
    0.5
    0.5
    多礦(0.5%)
    0.5
    0.5
    0.5
    0.5
    0.5
    多維(0.25%)
    0.25
    0.25
    0.25
    0.25
    0.25
    營養(yǎng)素名稱
    營養(yǎng)含量%
    干物質含量%
    88.9
    88.5
    88.5
    88.5
    88.5
    粗蛋白%
    40
    40
    40
    40
    40
    鈣%
    1.33
    1.15
    0.98
    0.81
    0.64
    總磷%
    1.32
    1.21
    1.1
    0.99
    0.88
    可利用磷%
    1.01
    0.88
    0.74
    0.6
    0.46
    鹽%
    0.69
    0.59
    0.48
    0.38
    0.27
    賴氨酸%
    2.5
    2.43
    2.37
    2.31
    2.25
    蛋氨酸%
    0.8
    0.76
    0.72
    0.68
    0.64
    蛋+胱氨酸%
    1.31
    1.29
    1.28
    1.26
    1.24
    代謝能
    2624
    2689
    2639
    2589
    2539
    亞油酸%
    1.35
    1.39
    1.43
    1.47
    1.51
    粗纖維%
    3.8
    4
    4.3
    4.6
    4.8
    粗脂肪%
    5.8
    5.5
    5
    4.6
    4.2
    粗灰分%
    7
    6.6
    6.2
    5.9
    5.5
    無氮浸出物%
    16.32
    17.85
    19.76
    21.67
    23.58
    1.4
    相關指標的計算及公式
    餌料系數(shù)=攝食量/(末期魚體重-初始魚體重+死亡的魚體重)
    肥滿度=100×體重/體長3
    肝體比=100×肝重/體重
    2
    結果與分析
    試驗魚經2個月的飼養(yǎng),各組成活率達100%,成活率沒有受到飼料蛋白源變化的影響。隨飼料中豆粕替代魚粉量的增加,餌料系數(shù)呈升高的趨勢(圖1)。
    表2
    豆粕替代魚粉量對斑點叉尾鮰生長、飼料利用的影響
    ±SDn=3
    項目
    豆粕替代魚粉量%
    0
    17.5
    35
    52.5
    70
    餌料系數(shù)
    1.72±0.009 a
    1.84±0.053 a
    2.06±0.073b
    2.24±0.056c
    2.23±0.064 c
    肥滿度
    1.40±0.24 a
    1.56±0.12 a
    1.49±0.06 a
    1.44±0.08 a
    1.44±0.11 a
    肝體比/%
    0.019±0.003 a
    0.019±0.003 a
    0.021±0.004 a
    0.016±0.005 a
    0.020±0.002 a
    注:表中同行不同字母表示差異顯著(P<0.05)

    餌料系數(shù)隨著飼料中豆粕替代魚粉量的升高呈上升趨勢,但飼料中豆粕替代魚粉量0%17.5%時,餌料系數(shù)無顯著性差異,但與其它三組間均有顯著性差異;飼料中豆粕替代魚粉量達到52.5%70%時,兩組間餌料系數(shù)亦無顯著性差異,與其它三組間均有顯著性差異;飼料中豆粕替代魚粉量達到35%時,餌料系數(shù)與其它四組均有顯著性差異。
        本試驗中蛋白水平為40%的飼料,當飼料中豆粕替代魚粉量為0%17.5%35%52.5%70%時,各組間肥滿度與肝體比均無顯著性差異。
    3
    討論
    本實驗中17.5%替代組對斑點叉尾鮰的生長及飼料利用與0%替代組間沒有顯著性差異,但當豆粕替代魚粉量達到35%52.5%70%時,斑點叉尾鮰的生長及飼料利用與0%替代組間有顯著性差異,這表明當豆粕替代魚粉量超過35%時,斑點叉尾鮰的生長及飼料利用均受到不利影響。豆粕作為蛋白源添加在魚類飼料中有一定量的范圍,這主要受到幾個因素的影響:首先是豆粕適口性差,使魚類攝食率降低,這在翹嘴紅鲌[1]和南方大口鲇[2]的研究也有相似的報道;其次,豆粕中氨基酸不平衡,隨著飼料中豆粕對魚粉替代量的提高,蛋氨酸和賴氨酸含量逐漸降低,必需氨基酸的不平衡逐漸加大(表1),因此為了提高魚類飼料利用率,豆粕含量要控制在合理范圍內,或者在高豆粕飼料中添加蛋氨酸、賴氨酸,以達到必需氨基酸的平衡;再次,豆粕中含有多種抗營養(yǎng)因子,如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植物凝集素、植酸等,這些抗營養(yǎng)因子亦隨著飼料中豆粕的增加而增加。因此本實驗條件下,豆粕對魚粉的最大替代量為35%
    肥滿度又稱豐滿系數(shù),廣泛被魚類學家以及漁業(yè)科技工作者用來評價魚類生長狀況和漁產品優(yōu)劣的指標,在一定意義上也可以理解為含肉量,即可食部分的多少。本試驗測定了斑點叉尾鮰肥滿度,飼料中豆粕替代魚粉量為0%17.5%35%52.5%70%時各組間肥滿度無顯著性差異。說明蛋白水平為40%五組飼料均能較好地滿足魚類正常生長。
    肝臟是魚類中間代謝的主要器官,同時也是魚類重要的營養(yǎng)儲存器官,魚類的肝體比是對長期和短期營養(yǎng)方式都很敏感的指標[3],在營養(yǎng)變動如營養(yǎng)不良或營養(yǎng)過剩時,肝臟重量會發(fā)生顯著的變化。肝膽綜合癥[45]是近年人工養(yǎng)殖魚類的多發(fā)病,治愈率非常低,病因與營養(yǎng)相關,其明顯的癥狀就是肝臟偏大,因此在飼料配方篩選中肝體比也是一項重要指標。本試驗結果表明,在相同飼養(yǎng)條件下,飼料中豆粕替代魚粉量為0%17.5%35%52.5%70%時,各組間肝體比沒有顯著差異,說明上述五組蛋白水平為40%的飼料對斑點叉尾鮰的肝膽起到保護作用。
    -----賽爾飼料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shù) 1論壇幣 +1 收起 理由
    xxch + 1 【通過審核】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fā)
    發(fā)表于 2008-10-30 09:49:3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樓主 和興 的帖子

    這資料很好,
    您能詳細介紹下斑點叉尾鮰體色發(fā)白的問題嗎?
    謝謝!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發(fā)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lián)系我們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

    中國畜牧人養(yǎng)豬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養(yǎng)豬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lián)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4 09:27,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康市| 西华县| 德阳市| 巨鹿县| 双江| 汉川市| 元氏县| 吉隆县| 台中县| 馆陶县| 武清区| 建宁县| 建阳市| 辉南县| 虹口区| 河西区| 高雄市| 台南县| 静安区| 海晏县| 拉萨市| 子长县| 湄潭县| 富平县| 铜川市| 饶阳县| 衡东县| 荣昌县| 侯马市| 伊宁市| 连城县| 五大连池市| 海兴县| 五台县| 巴青县| 沙坪坝区| 芜湖县| 桃源县| 天台县| 始兴县| 苏尼特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