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講:蛋雞生態養殖技術
1、微生態制劑的產品特點與功效
2、微生態制劑的作用機理
3、微生態制劑的使用效果
4、使用微生態制劑的注意事項
隨著蛋雞養殖規模的擴大和養殖時間的延長,周邊環境污染日益加劇,由此又導致疫情的蔓延和流行;由于長期濫用抗生素,在降低機體免疫力的同時也誘導耐藥菌株的產生,使得疾病的治療和控制變得更加復雜和不可預期。所有這些使蛋雞養殖遭遇前所未有的瓶頸,蛋雞養殖效益更是在低水平徘徊而養殖風險卻越來越大。
另一方面,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已經逐漸認識到抗生素的殘留對人類健康的危害。因此,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各國,尤其是歐洲、日本等發達國家紛紛采取強制措施,限制抗生素的使用,我國政府也明文規定,在產蛋雞飼料中嚴禁使用任何抗生素。
怎樣才能突破蛋雞養殖的瓶頸,實現可持續發展?科學運用現代生物技術成果——微生態制劑、實行生態養殖將是必由之路!
1、微生態制劑的產品特點與功效:
微生態制劑指“運用微生態原理,將從動物體內外分離的對動物有益的微生物,經過特殊的加工工藝制成的包含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謝產物的活菌制劑。” 普遍使用的微生態制劑包括乳酸菌、芽孢桿菌和酵母菌三大類。
乳酸菌是一種可以分解糖類產生乳酸的革蘭氏陽性菌,厭氧或者兼性厭氧。在動物體內通過降低pH值,阻止和抑制致病菌的侵入和定植;轉化利用腸道中產生的氨、硫化氫、吲哚、糞臭素等有害物質,維持腸道中正常的生態平衡;增強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目前應用的乳酸菌主要是來源于乳酸桿菌屬、乳酸鏈球菌屬和雙歧桿菌屬的近30種的微生物,較為突出的主要包括乳酸鏈球菌(產抗菌肽,具有強力抗菌作用)、植物乳桿菌(粘附性很強,能阻止有害菌在腸道黏膜上的附著)和戊糖片球菌(產戊酸和丁酸)等。
芽孢桿菌好氧、無害、能產生芽孢、耐酸堿、耐高溫和擠壓,在腸道酸性環境中具有高度的穩定性。微生態制劑中采用的主要包括枯草芽孢桿菌、地衣芽孢桿菌和蠟樣芽孢桿菌等。芽孢桿菌通過消耗腸道中的氧氣,造成厭氧環境,能促進有益菌的生長;拮抗腸道內有害菌;增強機體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能分泌較強活性的蛋白酶及淀粉酶,可明顯提高動物生產性能。
作為微生態制劑的酵母菌包括活性酵母制劑和酵母培養物。目前我國農業部允許用于微生態制劑的酵母菌有釀酒酵母、啤酒酵母和產朊假絲酵母等。酵母細胞富含蛋白質、核酸、維生素和多種酶,具有增強動物免疫力、增加飼料適口性、促進飼料消化吸收等功能,并可提高動物對磷的利用率;其培養物營養豐富,富含B族維生素、礦物質、消化酶、促生長因子和較齊全的氨基酸。
2、微生態制劑的作用機理:
(1) 微生物奪氧說:芽孢桿菌都屬于耗氧菌。微生態制劑中的芽孢桿菌絕大部分都已經形成芽胞(處于休眠狀態),能耐胃酸并在胃酸的激發下加速發芽,隨后進入十二指腸中萌發(即恢復活性)。芽孢桿菌在繁殖過程中能消耗腸道內氧氣,造成腸道的厭氧環境,有利于腸道內有益微生物——乳酸菌(厭氧菌)的繁殖和抑制大腸桿菌等腸道致病菌的繁殖,維持腸道內微生態平衡,達到防病治病和改善生產性能之目的。
(2) 優勢種群說:正常微生物群與動物和環境之間所構成的微生態系統中,優勢種群對整個種群起決定作用。正常情況下豬雞腸道內優勢種群為厭氧菌(占99%以上),而需氧菌及兼性厭氧菌只占1%。一旦失去了優勢種群,則該微生態平衡失調,原有優勢種群發生更替,使用微生態制劑的目的就在于幫助恢復優勢種群。
(3) 膜菌群屏障說:動物腸道內正常菌群直接參與機體生物防御的屏障結構,以影響過路菌或侵襲菌,防止其在腸道內定植生長。飼喂動物的有益微生物可競爭性地附著到腸粘膜細胞上,形成屏障作用,也就是競爭性頡頏作用。
(4) 生物頡頏:某些益生菌還可合成抗生素、有機酸、H2O2等物質,抑制有害菌的生長,從而起到生物頡頏作用。
(5) 提高機體免疫機能:微生態制劑中的有益菌是良好的免疫激活劑,能有效地促進干擾素和巨噬細胞的活性,通過促進B細胞產生抗體和噬菌作用活性等,激發機體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提高機體免疫力和抗病力。
(6)營養作用:益生菌(如乳桿菌,雙歧桿菌等)能夠合成多種維生素,促進機體對蛋白質、鈣、鐵和維生素D的消化吸收,從而起到促進畜禽生長和提高生產性能的作用。
3、微生態制劑的使用效果:
蛋雞飼料中長期添加微生態制劑完全可以取代抗生素,并具有其獨特的優勢。
通過益生菌的繁殖,抑制有害菌的繁殖,減少有害氣體的產生,控制拉稀,使糞便更干燥。
通過益生菌的繁殖,轉化利用腸道中的代謝尾產物——氨氣、硫化氫、吲哚、糞臭素等有害物質,凈化空氣,明顯改善雞舍的空氣質量,大大減少慢性呼吸道病的發生。
減少大腸桿菌等腸道致病菌對輸卵管和卵巢的侵害, 大大減少輸卵管保健用藥的劑量和頻率,提高產蛋率,改善蛋殼品質。
增強機體免疫力,緩解應激,顯著減少死淘。
減少腸道蛋白質代謝尾產物的吸收,顯著改善雞蛋風味。
4、使用微生態制劑的注意事項:
(1)微生態制劑產品的選擇:宜選擇具有協同作用的芽孢桿菌和乳酸菌配伍的微生態制劑。產品質量基本要求:芽孢桿菌在發酵的后期通過特殊處理,使芽孢桿菌形成芽胞以便增強芽孢桿菌的抗逆性;乳酸菌的抗逆性差,發酵后需要經過速凍和真空干燥后采用腸溶材料進行包被(產品中乳酸菌處于休眠狀態)。
(2)使用微生態制劑應盡量避免同時使用抗生素,必要時,可選擇硫酸新霉素幫助控制腸道致病菌;或先選用針對性較強的廣譜抗生素抑制致病微生物的繁殖,控制疾病的蔓延,然后再使用微生態制劑。
(3)盡量避免使用活菌制劑。一方面活菌制劑(如發酵飼料或EM液)的效果遠不及使用經過特殊處理的處于休眠狀態的益生菌,其原因就是活菌制劑在儲運、保存和加工使用過程中損失很大,而且,一般的活菌制劑在胃酸作用下大量被殺死,殘存的少量活菌進入腸道后就很難形成菌群優勢;另一方面,活菌制劑很有可能使飼料中添加的合成氨基酸遭受損失——活菌隨飼料進入嗉囊后會在嗉囊中大量繁殖,而飼料中添加的合成氨基酸就是最好的餌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