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149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秋季豬易多發十種病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8-10-10 21:04:3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秋季氣候多變,易誘導豬只發病,如果預防不及時,會給養豬戶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現就秋季豬多發的十種病作一簡要介紹,希望引起廣大養殖戶的重視,有針對性地強化飼養管理,做好預防工作。

    附紅細胞體病(紅皮病)
    典型臨床癥狀表現為母豬生產性能下降,子豬體質變差,貧血,腸道及呼吸道感染增加。育肥豬病初精神委頓,體溫升高到39.5℃~42℃,顫抖轉圈或不愿站立,離群臥地,出現便秘或拉稀。病豬耳、頸下、胸前、腹下、四肢內側等部位皮膚紅紫,指壓不退色。
    可用血蟲凈(貝尼爾)、阿散酸配合長效土霉素治療,同時補充生血的藥物或飼料添加劑。
    豬鏈球菌病
    繼發混合感染多,豬患感冒后易繼發。
    急性病豬體溫升高到41℃以上,減食或停食,結膜潮紅,流鼻涕。部分病豬發生關節炎,跛行,爬行或不能站立;有的表現共濟失調,空口磨牙等神經癥狀;病豬先便秘后腹瀉或便秘腹瀉交替出現,后期呼吸困難,常于1天~3天內死亡。
    及早注射疫苗,豬鏈球菌已對多種抗生素產生耐藥性,強效阿莫西林、氧氟沙星、恩諾沙星等能有效控制病情。
    胃腸炎和豬流行性腹瀉
    這兩種病都屬于病毒病,一般情況下相隔2年~3年是一個發病周期,但由于發病規律難以掌握,因此需要在進入秋季時對母豬注射疫苗。一旦發病,成年豬可采用口服藥物,補充維生素,并注射抗生素,一般在藥物治療下5天~7天可自行恢復。但是沒有斷奶的幼豬一旦發病,死亡率較高并且無特效藥可治。但是仍需對病豬使用抗生素,防止繼發感染其他疾病。
    豬繁殖和呼吸障礙綜合征(藍耳病)
    病豬食欲減退,發熱(40.5℃~41℃),呼吸困難。懷孕母豬發生流產,運動失調,轉圈,公豬缺乏性欲;哺乳豬出生時弱胎,沉郁,消瘦,外翻腿姿勢,呼吸困難,眼結膜水腫,個別子豬出現震顫,斷奶子豬和生長豬表現為持續性厭食,沉郁,呼吸困難以及皮膚充血,耳、腹下、后腿等部位發紫。
    豬偽狂犬病
    哺乳子豬大量死亡,母豬流產,產死胎、木乃伊胎,不育。
    強制免疫接種,后備種豬引進后二次免疫,間隔4周;懷孕母豬分娩前4周免疫,公豬每年免疫2次;斷奶子豬8周、12周各免疫1次。
    弓形體病
    體溫升高到40.5℃~42℃,表現呼吸困難,呈腹式呼吸,咳嗽,流鼻涕,四肢和全身肌肉疼痛,僵直,四肢內側、腹部皮下大面積呈紅紫色。體表淋巴結腫大。
    磺胺六甲氧嘧啶等磺胺類藥物治療有效。
    豬瘟
    溫和型、非典型化占據主流。不要總認為豬打了疫苗就萬事大吉了,疫苗質量不佳,免疫程序不合理,注射劑量不足或操作不規范,即便是打了豬瘟疫苗照樣也發瘟。如果沒給母豬打過豬瘟疫苗(單聯苗、二聯苗或三聯苗),哺乳期子豬很可能就發生無名高熱,便秘,皮膚發紺,喝臟水,食欲時好時壞,后期下痢;母豬打過豬瘟疫苗時,沒斷奶的子豬不會發生豬瘟,如果子豬出生后6周以內打疫苗,反倒因母源抗體干擾,造成免疫失敗,待長到小豬、架子豬、肥育豬時,就有可能發生非典型豬瘟。
    本病沒有特效治療藥物,參考方法是以毒攻毒,以大于平時預防量10倍以上的豬瘟疫苗注射,刺激機體產生干擾素,干擾豬瘟病毒復制,使其產生免疫力。
    豬肺疫
    體溫升高到41℃~42℃,呼吸困難,犬坐姿勢,耳腹部出現紅色斑點,頸下咽喉急劇腫大,觸診堅硬有熱痛,口鼻流白色泡沫,腹瀉,消瘦。
    定期注射豬肺疫疫苗。治療用磺胺類藥物及抗菌素。
    流感
    多發生在晚秋或氣溫突變的天氣。豬得了流感以后,往往成為“百病之源”,特別是體溫升高,咳嗽等癥狀,會成為許多大的疫病的先兆或誘因,如不及時控制,會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風濕病
    該病主要受賊風、豬舍潮濕、寒冷因素影響,突然發病。受害豬群機能障礙,腰背和四肢風濕患豬較多,表現腰硬如板,運動不靈活,初期行走,緩慢短步,病情加重后,四肢伸直不能站立,臥地不起,強行扶起,四肢及全身肌肉震顫,體溫稍高,食欲減退。
    疼痛嚴重時,發出尖叫聲。如早期治療,較易于治愈。
    加強生豬飼養管理,嚴防風、寒、濕的侵襲,加大通風換氣,及時清除圈內糞尿、污泥、濁水,保持地面干燥和清潔衛生,加厚墊草,防寒保暖,防止褥瘡,是秋季生豬飼養工作的重點。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 收起 理由
    xuhua + 1 【通過審核】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4 18:08,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台县| 商丘市| 塔城市| 探索| 中宁县| 湘乡市| 莫力| 柞水县| 霸州市| 大关县| 黄平县| 临朐县| 房山区| 青海省| 蒙阴县| 朝阳区| 南陵县| 西和县| 肇庆市| 格尔木市| 天门市| 麻江县| 通辽市| 博湖县| 乌鲁木齐县| 西和县| 博野县| 望江县| 台中县| 收藏| 榆树市| 洪洞县| 株洲县| 当涂县| 涞源县| 如皋市| 车险| 石嘴山市| 桓仁| 视频| 乃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