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0月份,全球油脂壓力大增。長假歸來,多頭投機者面臨著連續跌停的噩運,筆者前期一直認為油脂市場中線看淡,但是市場采取暴跌方式來釋放做空動能則在筆者意料之外。從目前的來看,后期形勢仍然不容樂觀,10月份極有可能形成年內低點。
10月報告影響預計呈中性
最近一個月以來,美國作物生長順利,美國農業部報告顯示,大豆作物生長優良率連續6周維持在57%,接近去年水平;截止到10月5日落葉率也達到 83%,和去年的差距縮小到9個百分點;大豆收割率達到31%,較去年落后12個百分點;因此作物后期生長問題不大。但是,對前期的影響可能存在低估,衣阿華州立大學的專家分析,衣阿華單產可能同比下降10%—15%,美國私人機構也調低低單產水平,FCStone將單產由9月的41蒲式耳/英畝調低至 39.4,產量相應減至28.89億蒲式耳;Informa公司也將單產從9月的41.4調減至40.9,產量調至30.35億蒲式耳。而美國農業部9月份時已經將單產同比下調10%,因此我們預計10月報告中單產的調整幅度不會很大,很可能在39.5—40蒲式耳/英畝之間。
需求量也有可能調低。9月報告中已經開始下調,主要植物油下調53萬噸,主要油籽下調95萬噸,其中EU27的植物油工業用量下調10萬噸左右。鑒于目前嚴峻的經濟形勢以及原油暴跌的事實,10月報告中需求下調的幅度可能加大。但是美國農業部報告統計截止日期在9月底之前,因此,雖然需求減少的趨勢不變,但10月調整幅度有更大的不確定性。總體上10月報告呈中性至略偏多的可能性較大,當然如果需求調整幅度過大,也不能排除轉向偏空的可能。
全球經濟憂慮心理加劇
7月份以來,全球經濟憂慮一直困擾著油脂市場,幾次大跌均與全球經濟的擔憂有關。從目前來看,經濟趨緩的趨勢仍然不變,對經濟的憂慮也沒有改變,尤其是近期跌勢加劇更是對油脂市場造成決定性打擊。在此過程中值得一提的是美國白宮的7000億美元救援計劃,該計劃的要點在于發行國債來購買不良資產以避免金融危機向經濟危機轉化,這一方案還有助于收緊流動性,打壓商品價格使美國經濟恢復的成本降低,但是由此導致的直接后果是消費支出的大幅縮減,這使得以消費支出為原動力美國經濟大受影響,從而引發美國期市、股市大幅暴挫。而且,此計劃于9月29被美國議員否決,這一決定令全球人士大跌眼鏡,商品市場順勢跌破支撐位,并且引發大量的止損單和自動交易單,最終促使了油脂市場跌勢的形成。即使后來眾議院通過,在跌勢形成的情況下,已經無力回天,更何況是一個副作用明顯的方案。可以說這一方案無論是內容還是通過的手段,對商品的打壓都是顯而易見的。
中國庫存充足,壓力不減
目前,中國的油脂市場面臨的壓力可能更大,庫存充足和需求疲弱共存使期價難有起色。從上表可以看出,1—8月份除菜油外其他油脂進口量均高于去年,尤其是占比絕對的大豆增長24%。而且從最近1月來美國的銷售報告中可以看出,截止到9月25日,中國9月份從美國購買大豆106萬噸,這是自5月份以來的最高值;未裝船量也達到540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53萬噸,這說明中國進口力度在連續3月的縮減后再度加大,而且后續到港潛力巨大。需求方面則疲弱依舊,今年兩節消費旺季不旺令市場大失所望。據了解,目前終端方仍有部分高價庫存沒有消耗完畢,預計10月份需求依然疲弱。
綜合上述幾點,筆者以為,10月份油脂市場壓力仍然十分巨大,月度報告對市場的提振作用不會很大,全球經濟憂慮加劇的集中釋放可能導致油脂期價形成今年的最低點。11月中下旬開始南美天氣的炒作將會逐步展開,中國也慢慢步入消費旺季,而且棕油也進入消費淡季,其余油脂的需求量將會慢慢增加,情況會略有好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