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么要噴霧給藥??
一、注射用藥:雖然吸收較快但費時費力,應激大、影響生長(抓一次雞,三天不長,就是說雞白吃三天料。)有時可造成人為損害雞體;此外,通過血液到達呼吸道粘膜藥量已不足,影響療效,易產生耐藥性。
二、口服給藥:藥物多數需以擴散方式透過胃腸黏膜而被吸收進入血液循環,隨血流分布到相應部位發揮作用,到達病變部位需要4個小時;而且氣囊上沒有血管和神經,致使藥物的組織濃度分布極低;且口服后,經胃、腸、肝等器官時,易受到多種酶和酸堿度的影響,另外吸收也不完全。經過一系列的過程,藥物的生物利用度明顯降低,有效的生物利用度只有20%,所以很難達到有效治療的目的。
三、噴霧給藥:
1,噴霧給藥可使藥物吸收快,可瞬間到達作用部位,吸收率高,藥效迅速。因為藥物直接到達肺和氣囊等病變部位而發揮作用,可避免藥物對胃腸道的不良刺激,避免肝胃腸道對藥物的代謝降解作用。另外由于肺泡面積大,而且有豐富的毛細血管,故可使藥物迅速被吸收,使藥物生物利用率非常高。
2,因為藥物中的有效成分如祛痰類藥物和支氣管擴張劑等直接接觸氣管黏膜,可調節漿液和黏液的分泌,使痰液變稀,使之易于咳出,支氣管平滑肌松弛,從而減輕咳嗽,緩解癥狀,降低死亡。
3,藥物和肺直接接觸,可促進肺部表面活性物質的合成,加強纖毛擺動,增加黏液纖毛運輸系統的清除能力,防止重復感染。
4,噴霧可對于不能采食或飲水的雞,可經呼吸使藥物迅速到達氣管和支氣管以及氣囊等部位,有效地抑制或殺死病原菌,起到治療作用。
5,藥物以氣霧的形式噴出,使之分散成微粒,讓畜禽通過呼吸道而發揮局部治療作用,或使藥物經肺泡吸收進入血液而發揮全身治療作用,所以對于大腸桿菌等引起的全身感染及敗血癥等也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6,另據實驗室檢測和臨床事例表明,噴霧給藥在肺部的組織濃度很高,但是在肝臟和腎臟的濃度卻比口服低的多,這表明,噴霧給藥時對肝臟和腎臟損傷最小,對于疾病后期肝臟和腎臟嚴重損傷的雞群,利于生產能力的快速恢復,噴霧給藥也是最好的選擇。
噴霧的具體要求:
1.選擇適用藥物,要求使用的藥物對禽類呼吸道無刺激性,且能溶于其分泌物中,否則不能吸收;如對呼吸系統有刺激性的藥物,將導致更嚴重的炎癥。
2.控制微粒的粗細,微粒愈細進入肺部愈深,微粒較粗,大部分落在上呼吸道的黏膜表面,不能進入肺部,因而藥效慢。一般要求,進入肺部微粒直徑以40微米以下為佳。
3.藥物的吸濕性,要使微粒達肺的深部,應選擇吸濕性慢的藥物;要使微粒分布到呼吸系統的上部,選擇吸濕性快的藥物。因為具有吸濕性的藥物粒子在通過濕度很高的呼吸道時,其直徑能逐漸增大,影響藥物到達肺部。所以我們增加特殊成分以延緩藥物的吸濕性,讓藥物盡快進入肺部。
4.控制霧滴的均勻度,所有霧滴在下降的過程中,有一部分要隨空氣蒸發,一部分可能在下降過程中相互結合變成更大的霧滴而不利于進入肺部,所以我們加入保護劑,防止霧滴的蒸發和融和,以保證藥物的最大療效。
5.在晚上或遮光進行,吸入給藥治療時最好在晚上或遮光進行,減少操作噪音,以免雞群驚恐,引起應激反應影響雞群生產率。噴霧后應密閉禽舍30分鐘。另外,注意操作者的個人防護,如戴口罩等,以免某些藥物對人體產生損害。
6.噴霧給藥時,噴霧器噴頭應距雞頭上方30厘米處,噴頭朝斜上方噴出。
7.鑒于目前的養殖環境,在噴藥之前,最好用綠潔噴霧消毒一遍,第一可以降低粉塵,第二可以減少氨氣等廢氣,以防止密閉雞舍后廢氣造成應激。
噴霧給藥的藥物:(待續)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