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3031|回復: 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一種新型的防病方法: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8-10-5 13:44:0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種新型的防病方法:
    科學消毒防病法的原理及其在傳染病防制中的關鍵作用

    1 針對當前傳染病多發而引起的對動物疫病防治策略的反思
    盡管我國畜牧業規模及其龐大,但防病水平并不高,畜禽因疫病造成的死亡率依然很高,損失十分巨大。據有關方面統計,每年因疫病造成經濟損失達千億元之多。同時,畜禽傳染病的種類也越來越多。據統計,基本上每隔幾年就有一種新病出現,如近幾年出現的高致病性藍耳病、高致病性禽流感、豬圓環病毒感染等。我們在同病原微生物作斗爭的過程中為什么如此被動呢?我們必須對動物疫病防制策略進行反思。
    動物疫病防制策略主要有免疫預防法、藥物預防和治療法、消毒防病法。
    那么,是我們缺少疫苗嗎?不是,現在幾乎每一種重要的動物疫病都有疫苗可以選用。是疫苗效果不好嗎?從總體上來說,也不是的,因為這些疫苗都是經過法定批準,經嚴格控制而生產出來的。是我們缺少藥物嗎?也不是,絕大多數的抗菌藥物品種在我國都能生產并在臨床中廣泛應用。
    問題的根源不在這些防病策略本身,而在于我們不恰當地使用了這些防疫策略,即過分地依賴于免疫和抗菌藥物,而輕視或忽視了科學消毒防病法。在傳統的傳染病防病策略中,消毒防病法甚至不被認為是一種獨立的傳染病防制方法,只是免疫預防或藥物防治的附庸,作用不大,效果看不出。這種畸形的防疫策略直接表現在疫苗、抗菌藥物和消毒藥用量上,大多數養殖場疫苗和抗菌藥物的用量占防疫費用的95%以上,消毒藥所占的比例可能不到1%,有許多小型養殖場甚至根本不消毒。
    當前畜禽疫病呈多發和混合感染的現狀表明,過度依賴疫苗和疫苗的濫用像抗菌藥物濫用一樣有害。只強調疫苗接種,不僅會導致免疫失敗,帶來巨大的直接生產損失,而且還會導致人們過分期待用新疫苗控制傳染病的思維,從而使人們失去了撲滅新疫情的最佳時機,造成疫情蔓延,帶來更大規模的疫病爆發,甚至演變成一種需要長期防制的疫病。高致病性藍耳病的發生及其在全國的流行就是其中最近的一個典型例子。
    那么我們究竟采取什么防疫策略才能成功控制畜禽傳染病呢?作者提出了科學消毒防病法。
    2 科學消毒防病法的防疫原理
    所謂科學消毒防病法就是通過對畜禽及其飼養環境進行科學消毒,尤其是加強全覆蓋式帶畜禽噴霧消毒,高效殺滅畜禽舍內病原微生物,從而大幅度降低舍內病原微生物的數量,相對地提高雞體的抵抗力,從而防止傳染病的發生。科學消毒防病法能夠成功防制傳染病的原理,歸結于一下幾個方面。
    2.1動物群體的抵抗力是一定的
    機體抵抗力包括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二部分。非特異性免疫是由機體的屏障結構、組織和體液中的抗微生物物質、吞噬細胞和自然殺傷細胞等構成,特異性免疫由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構成。盡管特異性免疫具有增殖分化功能和免疫記憶作用,能產生更多的抗體或免疫效應細胞,而不是無限量的。因此機體抵抗力的基礎是機體內一定數量的免疫相關細胞和/或相關的蛋白質分子等,機體的抵抗力是一定量的,而不是無限強大的。
    2.2病原微生物的毒力是一定的
    對于不同的病原微生物,其毒力不同,如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毒力高于普通禽流感病毒,高致病性藍耳病病毒的毒力強于普通藍耳病病毒。但對于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或高致病性藍耳病病毒,其毒力雖很高,但仍是一定的,只是需要比毒力弱的病毒更少數量的病毒粒子就能致病。
    2.3導致畜禽發病的最活躍因素是病原微生物數量
    如上所述,對于一個動物群體,其抵抗力高低是一定的;對于一種病原微生物來說,其毒力也是一定的,因此,致病的決定因素就是病原微生物的數量。如果入侵機體的病原微生物數不足,則被機體防御機構消滅,不能發生感染和傳染;如果病原微生物數量足夠多,才能導致傳染病的發生。
    2.4科學消毒防病的原理
    如前所述,病原微生物數量是導致畜禽傳染病發生的最活躍和最關鍵的因素。因此,要控制傳染病的發生,首要的問題是殺滅體外的病原微生物,防止它在環境中積累,從而阻止它突破動物機體的防御機構;其次才是發揮疫苗免疫或抗菌藥物的作用,殺滅少數突破機體防御機構,侵入到機體內部的病原微生物,這種第二線的殺菌作用才是疫苗免疫和藥物防治理應發揮的作用。
    疫苗和抗菌藥物需要進入體內才能發揮作用,均不能在體外發揮作用。因此,疫苗和抗菌藥物不能殺滅環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它們只能在體內被動地病原微生物的突破和入侵。從這個意義上說,所謂疫苗的主動免疫抗病作用,在本質上屬于被動中的主動。在我們所有的防疫手段中,只有消毒藥能直接殺滅體外的病原微生物,并且通過應用高效消毒藥和科學消毒方法,能殺滅畜禽飼養環境中的各種病原微生物,阻止病原微生物積累,從而防止傳染病發生,因此,科學消毒防病法是真正意義上的主動防制傳染病的方法,它能在機體外殺滅病原微生物,不讓病原微生物有接近和突破機體防御體系的機會。
    舉例來說,經檢測,豬舍內空氣中存在著20000個/m3高致病性藍耳病病毒粒子,豬體非特異性抵抗力能抵抗5000個/m3高致病性藍耳病病毒粒子,而經過免疫接種后,能抵抗20000個/m3高致病性藍耳病病毒粒子的進攻;因此,經免疫后豬的抵抗力提高了,豬不發病,但仍有發病危險。這是因為一方面,特異性免疫力會隨著時間的延長而降低,另一方面,病毒粒子的數量會因積累而增加,從而使兩者的力量失去平衡而發病。而應用全覆蓋式帶畜禽噴霧消毒,選用高效消毒藥可以殺滅環境中99%的病毒粒子,將環境中藍耳病病毒粒子數量降低為200個/m3,從而相對地,將動物機體的非特異性抵抗力提高了25倍,特異性抵抗力提高了100倍。
    因此,通過運用高效消毒藥實施科學消毒法,殺滅環境中病原微生物,造成病原微生物數量的減少,從而相對地提高動物免疫力的強度,阻止傳染病的發生。與免疫和藥物防治不同,科學消毒應用的越多,環境中病原微生物數量就越少,發病的可能性就越小。
    3 科學消毒防病技術在動物疫病防制中發揮關鍵性作用
    3.1科學消毒防病法是一種真正的綜合而全面的防病法
    通過科學消毒,大幅度降低環境中病原微生物數量,相對地提高動物機體抵抗力避免傳染病發生的抗病原理,適用于大多數的傳染病防制。一次全覆蓋式帶畜禽噴霧消毒,可以光譜殺滅畜禽舍內空氣中、動物體表、地面及設備表面等環境中混雜在一起的各種細菌和病毒,從而能防制多種疾病。因此,科學消毒防病是一種真正的綜合而多能的防病法。
    3.2撲滅非典的成功實踐證明科學消毒在防治傳染病中具有無與倫比的重要性
    蔡會全等1999年提出通過科學消毒可以防制傳染病,并進一步提出防制傳染病的最佳時機是傳染病的病原積累期。2003年非典的成功撲滅,一方面生動地證明了通過科學消毒可以撲滅和控制像非典一樣的烈性傳染病,另一方面也證明了在沒有疫苗的情況下也能成功防制烈性傳染病。
    非典的成功撲滅使我們充分看到了科學消毒防病的效果,有利于破除疫苗第一的防疫思想,并充分認識到在傳染病防制中,科學消毒防病不是疫苗和治療藥物的附庸,而是可獨立起作用的不可替代的關鍵性策略。
    4 科學消毒法的實施
    4.1選用高效消毒藥
    與抗菌藥物分為光譜和窄普類似,消毒藥按消毒水平分為高效消毒藥、中效消毒藥和低效消毒藥。在養殖場應用低效消毒藥具有極大的危害性,因為低效消毒藥不能殺滅親水病毒。在禽病中親水病毒有傳染性法氏囊病毒、呼腸孤病毒、禽腦脊髓炎病毒、傳染性貧血因子、EDS76、雞細小病毒感染;在豬病中親水病毒有口蹄疫病毒、豬水泡病病毒、豬圓環病毒、豬呼腸孤病毒、豬輪狀病毒、豬細小病毒、豬心肌炎病毒等。應用低效消毒藥進行消毒,等于把一部分重要的病原微生物留置于畜禽養殖環境中,放任它們積累,最終導致傳染病的發生。低效消毒藥包括季銨鹽表面活性劑和酚制劑等。
    高效消毒藥能夠殺滅各種病原微生物。在選擇高效消毒藥時,還要考慮消毒藥的毒性、刺激性和腐蝕性等,只有刺激性腐蝕性低的高效消毒藥,才適合養殖場消毒。應用這樣的消毒藥進行消毒時,能高效殺滅包括各種親水病毒在內的各種病原微生物,且不會對人畜產生毒性、刺激性,對設備無腐蝕性。這樣的高效消毒藥有戊二醛-葵甲溴銨(奧賽得)、葵甲溴銨-碘溶液(益歐迪)、過氧乙酸溶液(好瑞安)和復合亞氯酸鈉(二氧化氯)等。
    4.2消毒設施化
    消毒設施化是科學消毒防病的關鍵,沒有消毒設施化,是不可能實現消毒防病的。
    不過,養殖場大多采用背負式噴霧器或高壓水槍進行噴霧消毒。這些消毒方法的噴霧有效區很小,均不能實現全覆蓋式的消毒,病原微生物可以在噴霧區和非噴霧區自由流動,因此不能有效降低病原微生物數量,無法達到防病的目的。
    全覆蓋式的噴霧消毒技術就是對畜禽舍內環境中空氣、地面、畜禽體表和設備表面等同時實施全覆蓋式的袋畜禽噴霧消毒,使病原微生物無處可逃,從而能大幅度降低畜禽舍內病原微生物的數量,阻止傳染病的發生。
    4.3科學的消毒次數
    用了高效消毒藥和安裝了全覆蓋式的帶畜禽噴霧消毒設備,并不是萬事大吉了,必須有科學的消毒次數才能防病。
    蔡會全等研究表明,畜禽能通過呼吸和排泄不斷地向外界環境中派出病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的數量隨著畜禽日齡的增加而不斷增加,每立方米空氣中的細菌數可達到數十萬個。因此,必須實施從畜禽出生到上市的全程式的消毒,每天全覆蓋式帶畜禽噴霧消毒1-2次,才能阻止病原微生物的積累,讓病原微生物在整個飼養過程中均維持在一個數量很低的水平,從而防止傳染病的發生。
    5 結語
    總之,大量成功防病實踐表明,在動物疫病的防制中最核心問題是科學消毒和隔離問題,通過科學的消毒,殺滅環境中的病原體,防止病原體的積累,相對地提高了機體的抵抗力,從而阻止傳染病的發生;其次才是免疫和藥物防治的問題。也就是說,科學消毒和隔離發揮一線作用,藥物和疫苗發揮二線作用。用高效消毒藥在消毒設施化基礎上對畜禽設施全覆蓋式的科學消毒,在防制傳染病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能有限地防止傳染病的發生,甚至能凈化大部分的傳染病,從而提高養殖企業抗重大疫病風險的能力;能大幅度降低治療藥物費用,提高畜禽生產性能,提高養殖效益,并有利于綠色肉食品的生產。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 收起 理由
    暮雨撒江天 + 1 【通過審核】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08-12-2 01:39:42 | 只看該作者
    單干戶突然深入殲擊機
    板凳
    發表于 2008-12-2 10:14:36 | 只看該作者
    科學消毒確實有利于減少和控制疾病的發生與傳播。疾病的潛伏期——實質上就是病原菌由最初感染到大量繁殖最后當數量和毒力超過機體的抵抗能力的時候就表現出病癥了。所以,科學的、定期的消毒措施就能夠將病原菌扼殺在萌芽狀態,改善豬的健康狀況和生產性能,提高經濟效益。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4 23:32,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奇台县| 双桥区| 山东省| 历史| 呈贡县| 辽阳县| 施秉县| 莆田市| 东莞市| 东乡族自治县| 元谋县| 边坝县| 汉源县| 佛冈县| 阳谷县| 西盟| 岗巴县| 崇阳县| 天长市| 瑞丽市| 吐鲁番市| 海伦市| 治县。| 巩义市| 织金县| 邵东县| 慈利县| 巧家县| 吉水县| 二手房| 合山市| 洞头县| 浦东新区| 土默特右旗| 大丰市| 饶阳县| 湖口县| 涿州市| 深泽县| 兴安盟| 宝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