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動物生老病死揭秘:實施安樂死立碑紀念 來源: 新華報業網(南京)
圖為我省常用的幾種實驗動物。![]()
江蘇省動物實驗管理辦公室提供 10月1日起,以省政府令頒布的《江蘇省實驗動物管理辦法》正式施行,把一向鮮為人知的實驗動物拉到人們的視野中。那么,鼠、兔、狗、貓、豬、猴子……這些實驗動物跟一般動物有什么不同,它們是怎樣生活的,有哪些奇特的本領?跟市民的生活有什么關系?它們又是怎樣為人類服務的?對這些,新實施的辦法是怎樣規定的?帶著疑問,記者昨來到位于南京鎖金村的省實驗動物管理辦公室,請有關專家揭開了實驗動物“生老病死”的神秘面紗。原來,這些生靈不僅可愛,而且為了人類健康,往往要付出健康乃至生命的代價。
■特性
有什么遺傳病要一清二楚
省科技廳條件處徐婷婷副調研員說,實驗動物是人工飼養、繁育的,主要用于科研、教學、生產等多個領域。眼下常用的,多是熟悉的鼠、兔、豬、狗、猴子、果蠅等品種,可是,它們卻有著優異的性能以及獨一無二的生活環境,令人驚嘆。
根據規定,“小鼠也好,小兔也好,它們的培育、繁殖、飼養要求非常嚴,每只動物的遺傳背景必須明確,譜系要清晰?!毙戽面谜f,就像小鼠,實驗用的疾病模型鼠,“家譜”和家族病史要一清二楚,小鼠的祖父有某種疾病,小鼠的父親也必須有這種病,小鼠和它的后代也要有,這樣的動物才能被用到一些特定的實驗中。
即使同一種動物,用于不同的研究,特點也要不同。比如,用于糖尿病研究的小鼠,須是糖尿病模型鼠,簡單說,這種小鼠的祖先和后代須患同一類型的糖尿病,否則無法進行相關的實驗研究。
不染塵埃,嬌若“溫室花朵”
“實驗動物的生活環境要求潔凈?!笔嶒瀯游飬f會張維祥秘書長說,比如小鼠,它們必須生活在相當于恒溫恒濕、少菌無毒的“屏障環境”。在小鼠的日常空間中,每立方米中的塵埃粒子通常不超1萬個,一個普通器皿中落下的菌數不多于3個。而市民生活的空間中,每立方米空氣中的塵埃粒子多達50—100萬個。
這還只是外部,對于每只用作實驗的小鼠來說,它自身攜帶的微生物、病原體也要一干二凈。若它帶有某種微生物,很可能產生一些抗體,導致實驗結果的不準確,因此必須清理干凈。“實驗動物比人潔凈千百倍。”
“看似比寵物過得舒服,其實遠沒寵物的體質好。”張維祥稱,它們就像“溫室花朵”,對外界刺激極為敏感。正因如此,實驗往往能收到良效,給科研、教學、生產帶來巨大收益。
■應用
讓貓來嘗降壓藥
不少人知道,實驗動物已被廣泛應用,是科研支撐的三大要素之一,離開它們,很多科研無法進行。張維祥說,藥品研發用的實驗動物較多,在藥物篩選、藥效評價、藥代動力檢驗、安全性評價、臨床、出廠等六大環節中,除了臨床,其它五個都是靠實驗動物完成的。
特別是出廠檢驗,更要用大量動物,不同的藥,選的動物不一樣。張維祥說,比如,小鼠常被用來進行異常毒性的檢測,因為它對毒性敏感,一旦藥品毒性異常,小鼠死得快,結果立等可知;兔子對熱源敏感,常被用作熱性實驗,若服藥后兔子發熱過高,便證明藥物質量有問題;豚鼠對致敏反應靈敏,常被用作藥物的致敏性實驗;貓則常被喂嘗降壓藥,這也是貓對血壓反應靈敏的緣故。
兔耳練扎針,豬皮膚試毒性
其實,實驗動物更多是用在高校和科研院所?!搬t學院校的護士練靜脈注射,常在兔子的耳朵上扎。”張維祥說,一只兔子被扎后隔10天左右,還要被拿來練習注射,通常被扎練10次,才結束使命。天氣變化,市民換上柔軟暖和的衣服,可就在衣服出廠前,要經過動物檢驗,看看衣服料子、不干膠等對皮膚是否有害?!耙岩铝先芙猓磕ㄌ囟▌游锏钠つw上,觀察其是否有灼燒、過敏等反應,若有,那衣服決不允許給人穿?!?
現在人們熟知的腎、肝臟、皮膚等移植手術,最初是在動物身上完成的。比如,對人腎移植前,醫務人員在豬、犬、猴的身上反復做,直到成熟后才在人體上實施。鮮為人知的是,皮膚移植實驗大多是在豬身上進行的,因為豬的皮膚機理與人的最相似。
■福利
壽命很短暫,活著要被善待
張維祥說,實驗動物是無名英雄,為了人類,常要獻出健康乃至生命。目前,我省每年使用的各類實驗動物在100萬只以上,居全國前列,其中大小鼠占總數90%左右,其次是兔子,數量約10萬只。另外,每年還用約5萬只豚鼠、500條狗以及少量猴子。
出于安全等因素考慮,實驗動物往往“很短命”。比如,大小鼠通常只進行一次實驗;兔子只進行10次實驗;狗的時間比較長,但也就6-36個月,豬也是。這與它們的正常壽命相比,是何其短暫。因此,《江蘇省實驗動物管理辦法》規定,必須管理好、養護好實驗動物,福利必須跟得上。
張維祥說,做熱源實驗對兔子的體重有特定要求,一般不超過3公斤。有的單位為不讓兔子超標,故意不讓它吃飽,這是變相虐待動物,是不允許的。再如,有的單位把猴子強行固定,然后實驗,就不“人道”,也達不到實驗效果:猴子痛苦時,體內可產生影響實驗的激素。應先跟猴子交朋友,哄著它乖乖去做,效果才好。有的地方給動物玩具,放音樂,看電視,就是這個目的。
實施“安樂死”,立碑紀念
實驗結束后,等待實驗動物的,大多是死亡。我省規定,要讓它們有尊嚴地無痛苦地離去。張維祥說,實驗后,有些動物會受傷或染菌,這時要執行“安樂死”。“安樂死”的方式因動物而異。對于兔子,往往會向血管注入空氣使其毫無痛覺地栓塞而亡;對于小鼠,更多是無痛的斷髓致死或二氧化碳致死;豬和狗則是麻醉死亡。在處死現場,不允許有其他動物在。
有時,一些實驗不得不用猴子。根據規定,它們一旦負傷或致病,除了盡力救治,還要養老送終,讓它們吃好、睡好、玩好,自然死亡,而不允許“安樂死”。這也是實現動物福利的重要內容。
對于死去的實驗動物,該辦法規定,應為它們立碑,以紀念和表彰對人類的貢獻。在南醫大,就曾為實驗動物立碑。
張維祥說,我國的實驗動物管理與發達國家有較大差距。隨著這一新規的實施,我省將在包括使用、飼養、買賣、管理、福利等方面,盡快拿出實施細則,維護實驗動物的福利和尊嚴,“希望人們能記住這些小生靈?!?
實習生 劉政傳 本報記者 于英杰 (本文來源:新華報業網-揚子晚報 )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