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3005|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疾病防控] 小尾寒羊附紅細胞體與鏈球菌混合感染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8-10-3 08:26: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發病情況   部分羊只體溫升高,不吃不喝,離群,1周左右幾乎蔓延全群,共有部分死亡。用硫酸慶大霉素、大青葉注射液肌肉注射,收效不顯著,不能制止發病與死亡。
      2臨床癥狀
      有的不表現任何癥狀,不明原因的突然死亡;多數病羊初便秘后腹瀉,糞便中帶有少量血絲,尿色黃或有血尿等,多在2~3天內死亡;有的體溫升高到42℃,短時間內迅速死亡;有的僅在死前表現口吐白沫、四肢抽搐等神經癥狀;有的表現體溫升高,41℃~42℃,高熱稽留,精神沉郁,食欲減退或廢絕,反芻停止,咽喉腫脹,頜下淋巴結腫大;有的出現舌體腫大,結膜潮紅或發紺,眼瞼水腫,流淚,呼吸困難,叫聲嘶啞;有的鼻孔流出帶血色的泡沫狀鼻液;有的出現神經癥狀,最后衰竭而死。
      3解剖變化
      主要為血液稀薄,有的呈醬油色,血液凝固不良,并且皮下有出血性紫斑,呈藍紫色;有的呈出血性敗血性變化,口鼻流出血色泡沫樣液體,全身淋巴結腫大、充血呈黑褐色,肺充血,切開有多量泡沫,心包液呈淺黃色,心臟質軟,心內膜及冠狀溝附近有出血點,肝臟充血腫大,切面外翻,膽囊增厚有水腫,脾臟質軟且切面模糊,腎臟腫脹變性,質地變脆、變軟,有貧血性梗死區,被膜不易剝離,膀胱黏膜有出血點。有的第三胃內容物干如石灰,大部分第四胃內容物稀薄而且黏膜出血,胃腸黏膜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現象;有的臟器漿膜附有粘稠可拔成絲狀的纖維素滲出物,腦膜充血、出血,并有腦膜下積液。
      4實驗室檢驗
      4.1附紅細胞體的檢查
      4.1.1血液涂片鏡檢取發病小尾寒羊耳靜脈血1滴置于載玻片上,加等量生理鹽水稀釋后蓋上蓋玻片,置顯微鏡下觀察,可見到紅細胞大部分變形,呈菠蘿形、星形或菜花狀,被許多球形蟲體附著包圍,在血漿中震顫或上下左右擺動。血漿中亦有少量圓形蟲體,在紅細胞內可見附紅細胞體,具有較強的折光性,中央發亮,形似空泡,快速游動,做收縮、旋轉等運動。
      4.1.2血片染色鏡檢取耳靜脈血1滴于載玻片上推片,自然干燥,姬姆薩染色后油鏡觀察,可見紅細胞邊緣不整齊,呈菜花狀或圓形、橢圓形的紫紅色蟲體,蟲體折光性較強,中央發亮,形似氣泡。如用瑞氏染色,可見蟲體形態同姬姆薩染色,但是其顏色呈藍紫色。
      4.2病菌檢驗
      4.2.1抹片鏡檢無菌取新鮮病死羊只的肝臟、脾臟等病料涂片,革蘭氏染色,自然干燥,顯微鏡下觀察,根據顏色可判斷為革蘭氏染色陽性,有莢膜,大多數呈雙球狀排列,極少數單個或有3~5個相連的球菌。
      4.2.2細菌分離培養無菌取新鮮病死羊只的心血、肝臟、脾臟等病料分別在鮮血瓊脂平板上劃線接種,置于37℃恒溫箱中培養24小時。挑選可疑菌落,涂片,革蘭氏染色,鏡檢后進行純培養,得到的菌落呈透明或半透明、表面光滑、β溶血、粘稠、圓形突起的細小菌落,即細菌的純培養物。將純培養物涂片進行形態學觀察,結果與“4.2.1”所述才目同。
      4.3細菌的生化試驗將得到的細菌純培養物進行糖發酵試驗,結果能發酵葡萄糖、麥芽糖、乳糖、山梨醇,且產酸不產氣,甲基紅反應陰性,V-P實驗陰性。
      根據以上綜合診斷,可確診為小尾寒羊的附紅細胞體與溶血性鏈球菌混合感染。
      5細菌藥敏試驗
      選用12種抗菌藥物,用常規紙片法進行細菌的藥物敏感試驗,結果為對恩諾沙星、丁胺卡那霉素、強力霉素高度敏感;對慶大霉素、青霉素、鏈霉素中度敏感;其他都表現一定程度的耐藥性。
      6治療措施
      6.1隔離消毒首先將病羊隔離飼養,所處環境用0.5%的漂白粉消毒,1天1次,連用7~10天以上;每天用3%的過氧乙酸全群帶羊噴霧消毒,1天1~2次,連用5~7天。搞好羊舍內每天蚊蠅的殺滅處理,防止蚊蠅叮咬傳播;對病死羊及污染的糞尿一同消毒后深埋處理。同時加強飼養管理,精心照料,并注意飲食及飲水衛生。
      6.2藥物治療
      6.2.1選用敏感藥物進行治療,根據大小對所有發病羊只用恩諾沙星10~20ml肌肉注射,1天2次,連用3~5天;同時用5%的生理鹽水50~100ml、丁胺卡那霉素5mg/kg體重、維生素K3混合腹腔注射,1天1次,連用3~5天。
      6.2.2血蟲凈(貝尼爾)5~9mg/kg體重,經水稀釋成5%溶液后,用滅菌注射器對深部肌肉注射,每48,小時用藥1次,連用2~3次。
      6.2.3中藥配合治療中藥治療以殺蟲、清熱為主,佐以補氣補血,選用青蒿1000g,知母、生地、雙花、連翹、蒲公英、大青葉、柴胡、熟地、大棗各100g,丹皮、炙黃芪各60g,黨參、酒當歸、常山各80g,炙甘草30g,除青蒿外其他混合煎湯,搗爛的青蒿用藥液浸泡,可供10~20頭發病羊內服,1天2次,連用5~7天。
      通過以上配合用藥3天后,癥狀開始減輕,恢復食欲,1周后基本痊愈,15天后全群可恢復正常。
    rss_w("content","133","1發病情況   部分羊只體溫升高,不吃不喝,離群,1周左右幾乎蔓延全群,共有部分死亡。用硫酸慶大霉素、大青葉注射液肌肉注射,收效不顯著,不能制止發病與死亡。
      2臨床癥狀
      有的不表現任何癥狀,不明原因的突然死亡;多數病羊初便秘后腹瀉,糞便中帶有少量血絲,尿色黃或有血尿等,多在2~3天內死亡;有的體溫升高到42℃,短時間內迅速死亡;有的僅在死前表現口吐白沫、四肢抽搐等神經癥狀;有的表現體溫升高,41℃~42℃,高熱稽留,精神沉郁,食欲減退或廢絕,反芻停止,咽喉腫脹,頜下淋巴結腫大;有的出現舌體腫大,結膜潮紅或發紺,眼瞼水腫,流淚,呼吸困難,叫聲嘶啞;有的鼻孔流出帶血色的泡沫狀鼻液;有的出現神經癥狀,最后衰竭而死。
      3解剖變化
      主要為血液稀薄,有的呈醬油色,血液凝固不良,并且皮下有出血性紫斑,呈藍紫色;有的呈出血性敗血性變化,口鼻流出血色泡沫樣液體,全身淋巴結腫大、充血呈黑褐色,肺充血,切開有多量泡沫,心包液呈淺黃色,心臟質軟,心內膜及冠狀溝附近有出血點,肝臟充血腫大,切面外翻,膽囊增厚有水腫,脾臟質軟且切面模糊,腎臟腫脹變性,質地變脆、變軟,有貧血性梗死區,被膜不易剝離,膀胱黏膜有出血點。有的第三胃內容物干如石灰,大部分第四胃內容物稀薄而且黏膜出血,胃腸黏膜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現象;有的臟器漿膜附有粘稠可拔成絲狀的纖維素滲出物,腦膜充血、出血,并有腦膜下積液。
      4實驗室檢驗
      4.1附紅細胞體的檢查
      4.1.1血液涂片鏡檢取發病小尾寒羊耳靜脈血1滴置于載玻片上,加等量生理鹽水稀釋后蓋上蓋玻片,置顯微鏡下觀察,可見到紅細胞大部分變形,呈菠蘿形、星形或菜花狀,被許多球形蟲體附著包圍,在血漿中震顫或上下左右擺動。血漿中亦有少量圓形蟲體,在紅細胞內可見附紅細胞體,具有較強的折光性,中央發亮,形似空泡,快速游動,做收縮、旋轉等運動。
      4.1.2血片染色鏡檢取耳靜脈血1滴于載玻片上推片,自然干燥,姬姆薩染色后油鏡觀察,可見紅細胞邊緣不整齊,呈菜花狀或圓形、橢圓形的紫紅色蟲體,蟲體折光性較強,中央發亮,形似氣泡。如用瑞氏染色,可見蟲體形態同姬姆薩染色,但是其顏色呈藍紫色。
      4.2病菌檢驗
      4.2.1抹片鏡檢無菌取新鮮病死羊只的肝臟、脾臟等病料涂片,革蘭氏染色,自然干燥,顯微鏡下觀察,根據顏色可判斷為革蘭氏染色陽性,有莢膜,大多數呈雙球狀排列,極少數單個或有3~5個相連的球菌。
      4.2.2細菌分離培養無菌取新鮮病死羊只的心血、肝臟、脾臟等病料分別在鮮血瓊脂平板上劃線接種,置于37℃恒溫箱中培養24小時。挑選可疑菌落,涂片,革蘭氏染色,鏡檢后進行純培養,得到的菌落呈透明或半透明、表面光滑、β溶血、粘稠、圓形突起的細小菌落,即細菌的純培養物。將純培養物涂片進行形態學觀察,結果與“4.2.1”所述才目同。
      4.3細菌的生化試驗將得到的細菌純培養物進行糖發酵試驗,結果能發酵葡萄糖、麥芽糖、乳糖、山梨醇,且產酸不產氣,甲基紅反應陰性,V-P實驗陰性。
      根據以上綜合診斷,可確診為小尾寒羊的附紅細胞體與溶血性鏈球菌混合感染。
      5細菌藥敏試驗
      選用12種抗菌藥物,用常規紙片法進行細菌的藥物敏感試驗,結果為對恩諾沙星、丁胺卡那霉素、強力霉素高度敏感;對慶大霉素、青霉素、鏈霉素中度敏感;其他都表現一定程度的耐藥性。
      6治療措施
      6.1隔離消毒首先將病羊隔離飼養,所處環境用0.5%的漂白粉消毒,1天1次,連用7~10天以上;每天用3%的過氧乙酸全群帶羊噴霧消毒,1天1~2次,連用5~7天。搞好羊舍內每天蚊蠅的殺滅處理,防止蚊蠅叮咬傳播;對病死羊及污染的糞尿一同消毒后深埋處理。同時加強飼養管理,精心照料,并注意飲食及飲水衛生。
      6.2藥物治療
      6.2.1選用敏感藥物進行治療,根據大小對所有發病羊只用恩諾沙星10~20ml肌肉注射,1天2次,連用3~5天;同時用5%的生理鹽水50~100ml、丁胺卡那霉素5mg/kg體重、維生素K3混合腹腔注射,1天1次,連用3~5天。
      6.2.2血蟲凈(貝尼爾)5~9mg/kg體重,經水稀釋成5%溶液后,用滅菌注射器對深部肌肉注射,每48,小時用藥1次,連用2~3次。
      6.2.3中藥配合治療中藥治療以殺蟲、清熱為主,佐以補氣補血,選用青蒿1000g,知母、生地、雙花、連翹、蒲公英、大青葉、柴胡、熟地、大棗各100g,丹皮、炙黃芪各60g,黨參、酒當歸、常山各80g,炙甘草30g,除青蒿外其他混合煎湯,搗爛的青蒿用藥液浸泡,可供10~20頭發病羊內服,1天2次,連用5~7天。
      通過以上配合用藥3天后,癥狀開始減輕,恢復食欲,1周后基本痊愈,15天后全群可恢復正常。");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 收起 理由
    yxy3208 + 1 【通過審核】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10-3-12 16:03:11 | 只看該作者
    現在先學習一下,以后好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9 02:29,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桂县| 嵊州市| 苗栗县| 车险| 博客| 米林县| 县级市| 额尔古纳市| 宁波市| 云安县| 灵台县| 怀远县| 济南市| 张家川| 清涧县| 博罗县| 阿图什市| 扶风县| 南召县| 河南省| 岐山县| 上蔡县| 晋宁县| 阳泉市| 安义县| 斗六市| 保亭| 大丰市| 青田县| 胶州市| 乃东县| 辉县市| 惠水县| 德州市| 吉安市| 安龙县| 平江县| 连山| 乐安县| 芒康县| 瑞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