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173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豬寄生蟲病診斷方法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8-9-24 20:30: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豬寄生蟲病診斷方法

    (一) 糞便蟲卵檢查法
    1.直接涂片檢查法  是簡便和常用的方法,但檢查時所用的糞便數量少,故檢出率較低。本法是先在載玻片上滴一滴甘油與水的混合液,再用牙簽或火柴棍挑起少量糞便加入其中,混勻,夾去較大的糞渣,最后使玻片上留有一層均勻的糞液,其濃度的要求是將此玻片放于書上,能通過糞便液膜模糊地看出其下的字為合適。在糞便上覆以蓋玻片,置顯微鏡下檢查。檢查時應順序地查遍蓋玻片下所有部分。  
    2.水洗沉淀法  取糞便5,加清水100毫升以上,攪勻成糞液,通過40~60銅篩過濾,濾液收集于燒杯中,靜置沉淀20分鐘,傾去上清液,保留沉渣,再加清水混勻,再沉淀,如此反復操作直到上層液體透明后,吸取沉渣檢查。  
    3.漂浮法    先往青霉素空瓶中加入適量飽和鹽水,再往瓶內加入糞便1克,混勻,篩濾,濾液注入另一瓶中,補加飽和鹽水溶液使瓶口充滿,上覆以蓋玻片,并使液面與蓋玻片接觸,其間不留氣泡,直立20分鐘后,取下蓋玻片檢查。此法適用于檢查比重比飽鹽水溶液輕的蟲卵,如一般線蟲卵和球蟲卵囊等。
    (二) 常見蟲卵的一般特征

       1.豬蛔蟲卵  蟲卵短橢圓,棕黃色,大小為56~87微米×46~57微米,殼厚,外表有凹凸不平的蛋白質膜,剛排出的蟲卵含一未分裂的卵黃細胞,未受精卵呈現長橢圓形,殼較薄。

      2.結節線蟲卵  橢圓形,淡灰色,卵殼薄而光滑,內含8~16個球形的胚細胞。大小為45~55微米×26~36微米
    3.豬鞭蟲卵  呈淡褐色,具有厚而光滑的外膜,兩極呈栓塞狀,形如腰臌,內有一胚細胞。蟲卵大小為52~61微米×27~30微米
    4.蘭氏類圓線蟲卵  呈橢圓形,淡灰色,卵殼薄而光滑,卵內含有成形的幼蟲,幼蟲呈U字形。大小為45~55微米×26~30微米
    5.布氏姜片蟲卵  呈淡黃色,卵殼薄,其一端有不明顯的卵蓋,卵黃均勻地散布于卵殼內。大小為130~140微米×80~85微米。
    6.球蟲卵囊  呈卵園或橢圓形,淡灰色,殼薄而光滑,內有顆粒狀的原生質團塊。其大小因種類不同而不同,大的為24.6~31.9微米×23.2~24.0微米,小的為11.2~16.0微米×9.6~12.8微米
    (三)豬疥螨的實驗室檢查方法
        1.病料的采取
        疥螨寄生于豬的皮內,因此應刮取皮屑,置于顯微鏡下,尋找蟲體。刮取皮屑的方法很重要,應選擇患病皮膚與健康皮膚交界處,這里的螨較多,往往在耳殼內容易尋找。先在要刮取的皮膚處滴加少許50%的甘油水溶液,然后用將邊緣磨銳的不銹鋼小勺耒刮取皮屑,直到皮膚輕微出血。將刮下的皮屑置入試管或塑料袋內,帶回供檢查。
    2.檢查方法
        (1)顯微鏡下直接檢查法  將刮下的皮屑置載玻片上,加入少量50%甘油水溶液,覆以另一張載玻片。搓壓載玻片使病料散開,分開載玻片,置顯微鏡下檢查。此法適合于檢查皮屑中蟲體較多的病料。

    (2)蟲體濃集法 為了在較多的病料中,檢出其中較少的蟲體,提高檢出率,可采用濃集法。此法先取較多的病料,置于試管中,加入10%NaOH溶液,在灑精燈上煮沸數分鐘,使皮屑溶解,蟲體自皮屑中分離出來。然后其自然沉淀或以每分鐘2 000轉/分鐘的速度離心20分鐘,吸取沉渣鏡檢。
    (四)豬附紅細胞體的實驗室檢查方法
    可用來作為診斷的最重要的臨床癥狀是:貧血,對外界反應遲鈍,發熱高達40℃或更高。其它示病癥狀是:耳廓邊緣變色,皮膚變態反應。
    查找病原是確認該病的主要方法,新鮮血液加等量生理鹽水稀釋后置顯微鏡下觀察,可見蟲體呈球形,逗點形,桿狀或顆粒狀。由于蟲體附著在紅細胞表面有張力作用,紅細胞在視野內上下震動或左右運動,紅細胞形態也發生了變化,呈菠蘿狀、鋸齒狀、星狀等不規則形狀。血液姬姆薩染色后,蟲體可染成紫紅色,但該種染色方法的缺點是姬姆薩色素沉著,容易形成假像。血清經吖啶橙染色在熒光顯微鏡下可見各種形狀的附紅細胞體單體。但這一技術的復雜性使其只適宜實驗室診斷。該染色情況下,附紅細胞體呈淺至深桔黃色。
    血清診斷方法包括IHA試驗、補體結合試驗或ELISA方法,但抗體的產生與病原數量的增多(而不是與感染發生的時間)有暫時的相關性。這意味著抗體的產生呈波浪形。即使數次急性發作后,抗體滴度也只能在2-3個月內維持較高水平,之后便會下降到閾值以下,這表明假陰性是常見的。所有血清學方法只適合于群體診斷。
    PCR診斷已經成功地用于豬附紅細胞體病。不過,該方法不能區別帶蟲豬和發病豬。
    動物試驗也是確認豬附紅細胞體病的方法之一。常用的試驗動物是小白鼠,用小豬作試驗動物時則需摘除脾臟。懷疑為豬附紅細胞體病的豬在切除脾臟后觀察3-20天,若是帶蟲豬則會出現急性附紅細胞體的癥狀,此時可通過查找血涂片中的蟲體進行診斷
    豬附紅細胞體病的診斷方法
    豬附紅細胞體病的診斷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 懸滴法   
    新鮮血液加等量生理鹽水稀釋后吸取數滴置載玻片上,加蓋蓋玻片,置顯微鏡下觀察,可見蟲體呈球形,逗點形,桿狀或顆粒狀。由于蟲體附著在紅細胞表面有張力作用,紅細胞在視野內上下震動或左右運動,紅細胞形態也發生了變化,呈菠蘿狀、鋸齒狀、星狀等不規則形狀。
    該方法也適用于抗凝血液。抗凝血液存放1-2天一般并不影響檢測結果。
    2、 直接涂片法  
    取新鮮或抗凝血少許置載玻片上推成薄層,然后在顯微鏡下直接觀察。可看到附紅細胞體呈球形,逗點形,桿狀或顆粒狀。寄生有附紅細胞體的紅細胞呈菠蘿狀、鋸齒狀、星狀等不規則形狀。該方法的優點是簡單、快速。不足之處一是對推片的技術有一定要求,紅細胞必需推成薄層;二是容易和其他導致紅細胞變形的情況混淆。
    3、染色檢查
    血液涂片經姬姆薩染色后,蟲體可染成紫紅色,但該種染色方法的缺點是姬姆薩色素沉著,容易形成假像。血清經吖啶橙染色在熒光顯微鏡下可見各種形狀的附紅細胞體單體。但這一技術的復雜性使其只適宜實驗室診斷。該染色情況下,附紅細胞體呈淺至深桔黃色。
    4、血清學診斷
    包括IHA試驗、補體結合試驗或ELISA方法,但抗體的產生與病原數量的增多(而不是與感染發生的時間)有暫時的相關性。這意味著抗體的產生呈波浪形。即使數次急性發作后,抗體滴度也只能在2-3個月內維持較高水平,之后便會下降到閾值以下,這表明假陰性是常見的。所有血清學方法只適合于群體診斷。
    5、PCR診斷
    國外已有PCR技術用于豬附紅細胞體病診斷的報道。不過,該方法不能區分帶蟲豬和發病豬。
    6、動物試驗
    常用的試驗動物是小白鼠,用小豬作試驗動物時則需摘除脾臟。懷疑為豬附紅細胞體病的豬在切除脾臟后觀察3-20天,若是帶蟲豬則會出現急性附紅細胞體的癥狀,此時可通過查找血涂片中的蟲體進行診斷。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 收起 理由
    nety + 1 【通過審核】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9 22:57,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寿县| 苗栗县| 怀宁县| 楚雄市| 清流县| 德格县| 西青区| 崇仁县| 墨玉县| 东港市| 根河市| 闽清县| 通渭县| 安庆市| 宝坻区| 茂名市| 平原县| 靖远县| 赤壁市| 本溪| 哈尔滨市| 万州区| 太谷县| 友谊县| 清远市| 肥城市| 乌苏市| 蒙山县| 崇州市| 长岛县| 湖口县| 邢台市| 方山县| 新田县| 隆化县| 葫芦岛市| 镇赉县| 蒙城县| 连云港市| 高密市| 旌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