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6666|回復: 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訪客發言] 中國企業:不學農民做不大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8-9-22 09:48:0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這幾年,社會上流行用“農民”來罵人,動不動就說你這個人“太農民了”。現在,我想說的是,如果有人真的稱你太農民了,那么恭喜你,你真正的悟道了中國最本質的管理哲學,你離做大不遠了。
      農民,在當代,已經不是刀耕火種的代名詞,也不是小農意識的載體,更不是貧窮無知的化身,也不是所謂的農民工,而是一種管理范式,一種對中國企業做大做起強的總結和研究,我稱之為后農民時代的管理。
      從現在開始,農民不僅是我們衣食父母,更是我們中國人管理學的真正大師。中國的本土企業或者在中國掘金的外國企業,要在中國真正做到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就必須認真的學習“農民”這堂管理課。
      向農民學習管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分田到戶。
      一個公司要真正的做強做大,必須真正的做到分田到戶,這分田到戶有三個層面:
      一利益的分田到戶
      二權利的分田到戶
      三領域的分田到戶
      所謂利益的分田到戶,就是利益分配問題。現在很多公司缺乏活力,員工缺乏動力,市場缺乏影響力,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利益分配不合理。分配不均,分配不公,分配不合理,這才是根本的問題所在。老子都說了,天下不患寡,患不均。他老人家的原意是說不平均,結合現在的觀點來理解,其實質就是患不公。公平是利益分配的基礎,沒有公平,就不可能真正實現動力的激發和潛力的提升。
      很多人說能者多勞,其實就是把能力作為一個公平分配的標準,但是,多少公司做到了這一點。很多領導人擔心公司的發展問題,擔心公司的前途,擔心老板自己的前途。但很少老板去思考員工的前途,員工的發展。沒有員工的前途,就沒有公司的前提,沒有員工的發展,就沒有真正的發展。而員工發展的基礎,就是利益分配。分封制,是一個企業做大和做穩的基礎。
      所謂權利分田到戶,就是人事權和財務權的分田到戶。這是和利益緊密相關的。沒有利益,就談不上權利。我之前講過一個觀點,“財富是權利的源泉”。反過來,權利是財富的保障。很多人不相信,特別是作為企業管理層,都認為,權利過度的下放,必然會樹立很多山頭。正如毛爺爺說的,山頭主義害死人。
      但,事實求實的講,在中國國情的現實,就是鄧爺爺說的一百年不變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山頭是一定要存在的。沒有山頭,就沒有發展。小平說的“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不就是要大家搞山頭嘛,不就是鼓勵大家搞山頭么。很多公司從小做大,也就是山頭作用搞起來的。廣東這么多年來發展這么快,不就是獨立搞山頭,搞對外貿易,搞特區,搞招商引資,搞個人主義,搞山頭經濟么。
      山頭,其實就是權利下放的結果。今年國家搞了第四個政治特區,很多省份都在掙,不就是圖的一個權利和自主權的下放么。后來重慶和成都獲得了雙突破,這就在此證明中國下一個改革的方向還是放權,放財政權,放人事權。
      這兩項權利是現代企業管理最本質的內容。沒有人事權,財證權得不到充分的發揮,只能搞成個人利益;沒有財務權,只有人事權,就只能是”空放炮“,只能起風不能下雨。其結果必然失信于民。只有把兩者都結合,兩者都放下,才能實現管理上的真正突破,才能激發山頭經濟的威力。這里有一個非常成功的案例,就是大眾汽車。
      大眾汽車前些年在中國可以說是賺的懶得上廁所,數錢都數的中風了。但是,在國際巨頭相距在中國加大投入的背景下,南北大眾的經營受到了極大的挑戰。后來,大眾汽車的銷售再一次崛起,就是采取了分田到戶的政策。每一個省份成立獨立的銷售公司,擁有獨立的財務權和人事權,對本區域內的經營銷售承擔全部責任,公司總部只是規定產品的最低售價,規定銷售任務,規定總成本總費用和總利潤指標,其他的全部下放。實踐證明,這一政策拯救了大眾。
      還有一個案例,就是奇瑞汽車。這里我就不講了。
      所謂領域分田到戶,是在利益和權利的基礎上,對空間的再次管理和分配,說白點就是真正的平臺。很多高層在管理公司的時候,總喜歡把兩個字掛在嘴邊,就是”平臺“。諸如我們公司要建立一個什么銷售平臺,為每一個員工打造一個發展平臺等之類。其實,這兩個字眼就像當下流行的”品牌“兩個字一樣,沒有多少人真正的搞清楚,搞明白,搞到位。
      什么是平臺。其實質就是領域分田到戶。很多人說自己在xx公司有一個很好的發展平臺,說白點這個平臺的意思就是xx領導對他很信任拉,給他機會去做一些事情啦。這也沒錯,確實是平臺,但只是平臺的表現而已,是平臺的一點點而已。
      我相信大家都看過《銅牙鉄齒紀曉嵐》,這可不是一部普通的電視劇,而是一部深刻的中國管理文化史。在這部片子中,乾隆和和珅有一段對白,大致意思是這樣的:   乾隆:和珅,你知道我為什么要你去管理四庫全書。
      和珅:皇上圣明,奴才不知。
      乾隆:文化人修書,朕讓你去管文化人。
      其實這一段話就講清了平臺的實質。真正的平臺,就是管理層劃定多少領域給部下。所謂領域,就是在這個企業所屬的行業中,那些領域是可以向部下開放的,那些領域是不能開放的。只有了這個,才真正擁有了平臺。
      為什么一定要有領域的開放,才能真正的實現分田到戶和建立真正的平臺。因為這個決定了企業發展的真正的寬度和高度,決定了未來。
      企業的發展,歸根接地是人的發展。人的發展,利益是基本的生活基礎和物質條件,權利是基本的精神動力,而領域決定了發展的高度和寬度,就是企業的未來。個人擁有的領域是最重要的,很多人并不是沒有能力,也不是沒有激情,更不是沒有水準,而是沒有給于他正確的空間和領域,也就是這個世界上沒有垃圾,只有放錯了位置的寶貝。
      作為企業管理層,要多想想我到底給了員工多大的領域,多大的空間,那些限制是可以突破的,那些領域是可以讓他們放手干的。很多領導,以為讓別人去做具體的某件事情,比如一次談判機會,一次簽字機會,一次貸款機會,就是給了他們領域,給了平臺,這簡直就是自欺欺人。
      這就是平臺的學問,就是領域的分田到戶。很多企業家也不是沒有給屬下機會,但是到頭來有幾個屬下真正的實現了價值的巨大突破,問題可能一方面是屬下無能,而關鍵還是在管理上。
      TCL前幾年可是國內最棒的彩電制造商,無論市場份額還是利潤都排在家電業的前列,并且大膽的邁出了國際化的步伐,收購了施耐得和湯姆遜。但是,國際并購并沒有成功,反而造成了巨額虧損。原因很簡單,不是利益的問題,也不是權利的問題,就是平臺的問題。
      在歐洲市場,完全不同于中國市場。但是TCL的高層依然以中國市場的管理來領導歐洲市場的風格,使得新收購的公司根本就沒有真正的平臺,不能對歐洲市場采取歐洲策略,堅持以CRT電視為戰略,而不是主動以平板或者液晶電視為核心產品,在領域國際化上遭受了巨大的挫敗。TCL做不到真正的分田到戶,就注定不能成功。
      分田到戶,這看似簡單又尋常的管理思維,在中國已經存在幾千年了。中國改革開放之所以獲得巨大的成功,用這四個字來解釋是最容易理解的了。分田到戶,看似簡單的學問,卻蘊藏著治國和治企最本質的道理,值得每個企業家和管理者關注。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 收起 理由
    綠水依依 + 1 【通過審核】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09-5-27 15:09:54 | 只看該作者
    很現實,有實踐的指導意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發表于 2009-5-28 16:04:01 | 只看該作者
    說的很有道理
    好好學習,實踐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地毯
    發表于 2009-5-28 16:53:33 | 只看該作者
    很現實,有實踐的指導意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發表于 2009-5-28 17:52:43 | 只看該作者
    本來就是這樣嗎,只不過某些人自以為比起農民有優越感,其實中國的億萬富豪大部分都是農民起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發表于 2009-6-19 12:55:13 | 只看該作者
    農民的智慧是大智慧,農民與世無掙,他們的樸素、他們的品質才是立國之本,立企業這本。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發表于 2009-7-16 10:05:48 | 只看該作者
    農民思維是體制造成的,處于本能關心的東西也是企業比較關注的問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發表于 2009-9-10 08:49:48 | 只看該作者
    說的很實在啊 都說農民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發表于 2009-9-14 18:49:57 | 只看該作者
    企業向農民學習,分田到戶很好,而且更重要的是學習農牧民樸實,勤勞,用一生去耕耘造福。

    袁墅林 于 2009-9-14 19:14 補充以下內容

    企業向農民學習,分田到戶很好,而且更重要的是學習農牧民樸實,勤勞,用一生去耕耘造福人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9 01:57,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饶市| 泽普县| 军事| 峨山| 古浪县| 廉江市| 东源县| 汝城县| 类乌齐县| 儋州市| 亳州市| 江油市| 虞城县| 康乐县| 修水县| 龙海市| 包头市| 瑞丽市| 无为县| 汾西县| 泗洪县| 汉川市| 遂昌县| 梅州市| 临清市| 龙州县| 格尔木市| 临泉县| 谢通门县| 临夏县| 泊头市| 高陵县| 囊谦县| 旅游| 登封市| 响水县| 招远市| 玉林市| 托克托县| 黎平县| 西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