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備母豬飼養管理流程
一、該階段的中心是提高受胎率、并做好保胎工作,促進胎兒正常發育,防止流產。
二、圈舍最適宜的溫度、濕度:適宜溫度12-18度、濕度55-75度。冬季溫度不能少于10度,夏季不能高于35度。
三、飼喂次數、飼料量:
1、日飼喂次數:2次,早7.30分、下午5.00分。
2、飼喂量:(1)后備母豬160日齡,體重90公斤以前自由采食。90公斤到第一次發情限量飼喂,2.7-3公斤/日。
(2)第一次發情后集中飼養,用哺乳期母豬飼料實行短期優食,3.8--4公斤/日直接到發情,有助于增加排卵、提高產活仔數。
(3)配種當天改用妊娠期飼料,飼料量減少到1.8—2.0公斤/日。由技術人員掛配種隨行卡、填寫繁殖登記表。
四、工作時間安排
1、早上7.30分:第一次喂豬,觀察豬吃食情況,及時發現病豬、發情豬并打上記號。早飯后治療病豬,清掃走道、清理豬糞。
2、下午上班參加公司安排的其它活動,17.00分:第二次喂豬,觀察病豬和發情母豬。清掃走道,打掃豬糞。
五、豬群周轉:冬季在中午,夏季在早晨進行。母豬上產:床周一、周五,母豬斷乳:周三、周六,配種舍轉妊娠舍:周周一、周四。
六、圈舍消毒每周1次,門口消毒液每周換二次,周二、周五。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