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舊養殖觀念:
行情好的時候
存養量—少
營養狀態—好
防疫投入—舍得
行情差的時候
存養量—多
營養狀態—差
防疫投入—不舍得
2、不同行情下疾病的發生因素
營養、防疫投入與疫病的發生是成正比的,營養、防疫做得好疾病就少,否則疾病就多。
3、不對的觀念
行情不好了,喂劣質飼料
不用心飼養
不舍得好疫苗
行情不好,應該壓縮規模,而不是在現有的規模上減少投入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養殖的重點應該是好的觀念加上好的疫病防治方案才能使我們在養殖方面有所成就。
防治豬病的對策
必須要轉變觀念,要由被動地治療豬病,提高到防疫豬病上來,即是左手抓防疫注射必要的疫苗和母豬前和產后各1周,仔豬斷奶前1周和其后2周,二個階段性予防性給藥;右手抓環境衛生消毒與飼養管理。但是,豬病太多,不能所有豬的傳染病都打疫苗,只能打本場受威脅的疫病疫苗,并且有很多疫病尚未有疫苗,疫苗的保護率也不可能達到100%。因此,還要由防疫豬病再上一層樓,即是要施行豬群的保健,便豬群無疫情,不發病,必須建立預防為主﹑群防群治﹑群體保健觀念。五環養豬即是抓住養殖業中品種﹑飼料﹑環境(場址﹑圈舍等)﹑保健和管理五大環節。這五大環節密切結合,是一個統一整體。以人為本,全方位推進生物安全措施,早期隔離斷奶技術(MEW)和早期藥物斷奶技術,預防疫病發生。
作為養殖場,在提高觀念的同時,我們應該關注在養殖場以下幾種情況:
豬場豬只經常咳嗽、毛長、毛亂,采食正常,但生長遲緩;
小豬或育肥豬經常出現腹瀉 ;
豬只經常出現蹭癢。
以上三個方面經常在養殖場出現,但難以引起我們的重視,就是這三個方面導致我們的養殖場豬只經常發病,同時造成很多隱性損失。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