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豬大腸桿菌病
仔豬出生后一月內所發生的多數下痢,是由大腸桿菌引起。這是豬密集飼養管理下,一種非常重要的傳染病。
由于仔豬生長期和病原菌血清型的差異,此病可分仔豬黃痢及仔豬白痢兩囊。黃痢為一周齡內仔豬發生的急性傳染病,發病率及死亡率均高。白痢見于月齡內,發病率不等,死亡率較低,但影響仔豬生長發育。環境污染、陰冷潮濕、冷熱不定是本病誘因。
癥狀
黃痢1-3日齡發病,發病突然,腹瀉拉黃色漿狀稀糞。仔豬迅速消瘦、脫水死亡。
白痢10-20日齡發病,患豬突然腹瀉,排出灰白稀糞。病豬消瘦,皮毛粗糙不潔,發育遲緩。病程3-7日,多自行康復。
治療
大腸桿菌易產生抗藥性,選用抗菌藥應根據藥敏試驗決定,或選用本場較少使用的抗菌素治療。
拜耳公司生產的拜有利及拜力多對大腸桿菌下痢有良好效果。口服或注射電解質溶液有輔助治療作用。
控制
分娩舍應溫暖和干燥。它可以降低大腸桿菌數量,也可減少仔豬熱量的損失。為仔豬提供一些熱源,如熱源電燈或墊料,可減輕仔豬下痢的嚴重程度。平面有洞孔,可讓糞便漏下的高床分娩欄,可降低仔豬下痢的發生。
檢疫隔離是預防不同種類大腸桿菌或其它感染病原入侵豬場的一重要措施。每批次仔豬之間分娩舍必須進行徹底清洗和消毒。盡量讓分娩舍最少空置一星期。這樣,可減低分娩環境的大腸桿菌數。
近年來,國內外已有幾種菌苗接種懷孕母豬或初生仔豬,對大腸桿菌引起的兩種下痢有預防作用。
仔豬紅痢
本病又名仔豬梭菌性腸炎,是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腸毒血癥。主要侵害1-3日齡初生仔豬,周齡以上仔豬少見發病。豬群中各窩發病率差異很大,病死率20-70%。病原低抗力很強,并廣泛存在于病豬群母豬腸道及外界環境中,故常呈地方性流行。
癥狀
急性病例突然排紅褐色血性糞便,多在發病后2日內死亡。較慢性的病例排出含灰色壞死組織碎片的稀糞,血性不明顯。病程常5-7日或更長。病豬明顯消瘦及生長停滯。
診斷
根據流行情況及癥狀特點,加上尸體剖檢小腸前段嚴重出血與粘膜壞死及漿膜下小氣泡可以作診斷必要時可用細菌分離鑒定及毒素試驗確診。
預防
發病后常來不及治療。常發病豬場可用抗菌素給新生仔豬投服預防發病。仔豬紅痢菌苗給產前1-0.5月母豬接種,配合環境,特別是產房消毒衛生可減少病的發生。
輪狀病毒感染
輪狀病毒可使多種幼齡畜禽及兒童腹瀉。豬場中輪狀病毒感染率很高。常致8周齡內仔豬發病,發病率50-80%,死亡率較低。本病多發生在寒冷季節。寒冷、潮濕、污穢環境和其它應激因素可增大病的嚴重性。輪狀病毒種類很多,引進豬只帶來的新毒株常因缺乏該毒株母源抗體而使仔豬發生嚴重輪狀病毒性腹瀉。10日齡以上小豬癥狀溫和,腹瀉1-2日逐漸恢復。
癥狀
患豬常表現精神、食欲不振,迅速腹瀉,拉黃白或灰黑水樣或糊狀稀糞。癥狀的輕重取決于日齡及環境條件。
治療與控制
治療輪狀病毒性下痢,主要是使用電解質溶液來預防脫水,同時使用抗生素防止繼發感染。通常治易于治愈。目前尚無有效疫苗。化學制劑消毒分娩舍能減少病毒的數量。推薦的消毒劑包括3.7%甲醛。67%氯胺T或漂白劑。把吮吸仔豬所排出的痢便喂于懷孕母豬,將會提高乳汁內的抗體含量,可減少所產仔豬發病。
球蟲病
球蟲病是哺乳仔豬的疾病,它是由豬艾美球蟲或等孢球蟲所引起。報告有9種豬的球蟲種。仔豬感染大量孢子化卵囊后,會有嚴重的下痢。在自然的情況下,球蟲病通常感染7-14日齡仔豬。戌年豬只是帶蟲者。
仔豬明顯的臨床癥狀為下痢,持續4-6天。糞便呈液體狀或漿糊狀,顏色由黃色至白色,類似輪狀病毒性下痢,一般能自行恢復。嚴重病例消瘦衰弱和生長受阻。繼發感染可使病情加重。必須經實驗室檢查確定球蟲。拜耳公司生產的百球清對豬球蟲病有明顯效果。預防球蟲病,消毒很重要。然而,卵囊對普通消毒劑抵抗力非常強。氨化合物、漂白劑或蒸汽可殺滅卵囊。
病毒性胃腸炎
病毒性胃腸炎除輪狀病毒感染以外,尚有傳染性胃腸炎(TCE)和豬流行性下痢(PED)。這兩種病的臨床癥狀非常相似。兩者皆是高度傳染的病毒性腸胃炎。主要的癥狀有嚴重下痢,偶爾有嘔吐及2周齡內仔豬的高死亡率。它們皆由同屬一族的冠狀病毒所引起,但各病毒的抗原質卻有差別。兩種病均見于冬天寒冷季節。通常將其稱為冬季下痢。
癥狀
TGE是以突然爆發下痢開始,數日內可蔓延全群。幼豬下痢通常呈水樣性糞便經常含有未消化的凝乳。3周齡以下的仔豬會嘔吐。受感染的仔豬快速脫水,一周齡內仔豬2至4天死亡。越年幼的豬,病情越嚴重,死亡率幾乎100%。3周齡以后的豬只,很少有死亡,成年豬的臨床癥狀只限于下痢、減食,偶爾會嘔吐。通常在1周內恢復。
PED的癥狀與傳染性胃腸炎非常相似。不同的地方是豬流行性下癥傳染較慢,1周齡以下的吮吸仔豬死亡率介于50%-90%。經4-5周時間,此病將遍及全場。TGE的流行期很少超過兩個月,然而,PED可長達六個月。
病理
病仔豬嚴重脫水,胃部膨滿,有凝乳滯留。小腸亦膨大,并有泡沫狀液體及未消化乳塊。小腸壁可能由于絨毛萎縮而變薄,甚至幾乎透明。絨毛萎縮的觀察方法是將回腸縱切開,然后用放大鏡檢查。雖然輪狀病毒亦可造成小腸絨毛萎縮,但是TGE或PED的病變比較嚴重與廣泛。
實驗室診斷可用
◎小腸組織涂片或冰凍切片用熒光抗體法以測定本病毒抗原。
◎將病豬的小腸內容或糞便處理后,以免疫電子顯微鏡檢查病毒顆粒。
◎血清診斷法如酶聯免疫吸附試驗以檢測病后豬只的抗體。
治療和控制
為患病仔豬提供溫暖、干燥環境和充足的電解質溶液,將有助于減少死亡。患病仔豬應讓曾感染本病,有免疫力的母豬代為哺育,可降低仔豬的死亡率。下痢仔豬也應使用抗生素治療,以抵抗細菌混合感染。預產期在2周以上的母豬,可喂予感染仔豬下痢的腸道內容物,讓它感染,使母豬在分娩時已有免疫抗體,可預防其仔豬發病。嚴格執行綜合預防措施,可防止本病在豬場流行。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