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160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規模化養殖步履艱難 生豬產業鏈依然薄弱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8-9-8 15:13:4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中國產經新聞報
     在整個豬肉生產鏈中,生豬養殖是最基礎的環節,而這一環節無疑也是最脆弱的。

      《中國產經新聞》記者在對北京、重慶等地的調查發現,生豬散養是造成生豬產業鏈薄弱的最根本原因。主要表現在散戶抗風險能力差,疫情蔓延速度快,對災害控制幾乎毫無抵抗力。

      生豬散養是我國豬農飼養的主要方式,規模化和產業化尚未完全形成。

      對重慶市永川太華村的村民來說,養豬是他們的傳統。除了外出打工賺錢外,養豬是他們最重要的經濟來源。這個村子共有20多戶人家,家家戶戶幾乎都有10頭以上的豬飼養在豬圈里。

      太華村養豬戶老劉已有20多年的養豬經歷。剛剛賣出10頭豬的老劉收獲了1.7萬多塊錢。老劉向記者介紹,“現在活豬賣7塊錢1斤,每頭豬大概就200多斤,不敢養得太多了,冬天快到了,怕那玩意兒。”老劉說的“那玩意兒”指的是去年瘋狂一時的“豬藍耳病”。

      “我們把豬拉到鎮上去,那里有專門的豬販子收購,價格根據市場行情定。今年養豬賺得多,行情比去年好很多。可是去年實在虧得太厲害了,這點錢算是把去年的本拿回來了。”據老劉介紹,去年他有十幾頭豬由于生病都“黑賣”了,才一塊多錢1斤。“賣了總比死了強吧,一頭豬也能賣個200多塊,要是死了就啥都沒有了。”

      今年豬價不錯,村干部彭書記告訴記者“去年疫情重,豬死得多,加上飼料也貴,養豬的少了。農戶養豬的積極性也不高,上半年村里幾乎沒啥豬可以賣的。”

      老周是村里的“兼職獸醫”,以前在診所幫過忙,只是會給人打針。后來,豬生病越來越頻繁。鎮上的專職獸醫很少,村民們有什么事情也很難請到人過來看,就索性讓老周瞧瞧。“看多了,也就摸到門路了。有時候打幾針,豬也就沒事了。”

      在農村,人的醫療是問題,連豬的醫療也跟著是個大問題。記者了解到,全鎮共有幾百戶人家,專職的獸醫就獸醫站那三四個醫生。有時候給人看病的小診所也不得不給豬看病。

      “疫病年年都有,尤其是豬這種畜生愛得病。沒有哪家農戶養豬不得病的,就算運氣再好的人家,一年我也得去三四回。”老周說,“去年那場豬病都快把農戶們急死了。”

        去年,全國有25個省份先后發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疫情,局部地區特別是長江流域省份疫情嚴重。根據新華社消息,截至去年7月10日,全國共發病143221頭,死亡39455頭。

      據農業部統計,截至2008年2月14日,全國25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因災死亡畜禽共計6956萬頭,其中生豬408.6萬頭;大量仔豬死亡,死亡數量占生豬死亡總數的七成。災情加重了生豬價格的不確定性,但409萬頭的死亡量同年出欄6.8億頭相比規模尚小。更嚴峻的問題在于災情導致的爆發疫病的可能性。

      生豬疫情往往是大規模發生時才能引起人們的注意,這是疫情常常難以得到有效控制的根本原因。農村獸醫缺乏是一重大詬病。

      “獸醫除了給豬看病以外,他們也干別的。趕集的日子賣豬藥、賣種子,都得做生意。就靠治豬病那點錢不夠養家啊。”老周介紹說。

      “國家打疫苗只是定期打,有時使用針頭是共用的。買針頭也是要花錢的,三塊錢一支呢。有時候獸醫來了,家里有人在就打了,出去干活了,沒有人在也就不打了。他們也不會專門為了某戶人家跑一趟。”

      屠宰戶老曹告訴記者,“豬藍耳病”是一種新病。豬發燒、耳朵發紫,有的身上還結皮,不吃東西。以前只知道豬口蹄疫,壓根不知道什么是“豬藍耳病”。后來看新聞聯播才知道,除了我們這里生病很厲害外,其他地方也很嚴重。

      北京市順義南彩開發區張姓畜牧師告訴記者,養殖散戶不懂醫療,生豬常常受到疫病困擾。疫病不及時控制,很容易傳染開來。等到大規模傳染開來的時候,才有人去管,那時候已經晚了。

      農業部獸醫局局長賈幼陵表示,目前我國已從上到下初步建立起一套監測體系,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還和全國2600多個縣建立了疫情直報系統。

      對此,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學研究所教授向記者表示,“僅僅建立監測系統是不夠的,國家應該盡早完善監測體系,重點加強重大疫病的疫情監測,使疫病防治工作真正做到盡早預報、盡早采取相應而切實有效的措施,才能避免造成重大損失。”

      另一方面,生產養殖周期漫長,市場反饋信息滯后,散養戶對市場信息的反應顯得遲鈍而又錯位。據了解,2005年生豬價格比較高,導致2006年春季全國養豬熱情高漲,政府也出臺各種鼓勵政策,結果養豬數量爆發式增長。后來價格下來后,養殖戶開始恐慌,就連種豬母豬都拿來賣,擾亂了市場。

      散戶養殖是造成生豬產業鏈薄弱的根本原因,很多專家都建議應該規模養殖。然而在中國有9億多農民,農戶是散戶養殖的主力軍。養豬是他們收入的重要來源,而資金匱乏的散戶要實現規模養殖談何容易!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 收起 理由
    tony2005428 + 1 【通過審核】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4 07:18,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泽州县| 鄱阳县| 青海省| 安泽县| 繁峙县| 温泉县| 江阴市| 西城区| 海城市| 施秉县| 白河县| 商水县| 滨州市| 贺州市| 信阳市| 达州市| 南岸区| 康定县| 荆州市| 浦东新区| 德惠市| 雅安市| 友谊县| 化州市| 鹤壁市| 双柏县| 沿河| 富锦市| 广昌县| 潜山县| 邵东县| 庆云县| 忻城县| 梁山县| 抚远县| 清原| 牟定县| 阜阳市| 永兴县| 阿坝县| 达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