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9月4日消息,據海關統計,2008年上半年中國進口豬肉22.3萬噸,價值3.2億美元,分別比2007年同期(下同)增長9.7倍和15.4倍;進口平均價格1,435美元/噸,上漲53.4%。6月當月中國進口豬肉6萬噸,價值9528萬美元,分別增長10.5倍和17.3倍。
2008年上半年中國豬肉進口主要特點如下:
一、主要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2008年上半年中國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豬肉21.9萬噸,增長9.5倍,占同期中國豬肉進口總量的98.2%。
二、主要進口自美國和歐盟。2008年上半年中國自美國進口豬肉11.5萬噸,增長28.7倍;自歐盟進口8.1萬噸,增長8.7倍。兩者合計占同期中國豬肉進口總量的87.9%。
三、民營企業位居進口首位,外商投資企業增長迅猛。2008年上半年民營企業進口豬肉9.1萬噸,增長3.9倍;外商投資企業進口8.6萬噸,增長188.9倍;國有企業進口4.6萬噸,增長22.8倍。
四、廣東企業進口占據半壁江山。2008年上半年廣東企業進口豬肉11.3萬噸,增長9.3倍,占同期中國豬肉進口總量的50.7%。此外,北京企業進口7.2萬噸,2007年同期僅進口457.5噸,占32.2%。
目前,豬肉消費占據國內肉類消費量的比重超過六成。但近年來,由于農民養豬積極性受挫、生豬飼養疫情不斷等因素影響,生豬存欄量銳減,豬肉供應趨緊,價格迅速上漲。為保證國內豬肉供應平抑價格,2008年5月28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關于調整部分商品進口暫定稅率的通知,6月1日起,中國凍豬肉進口稅率將由12%下調至6%,該措施進一步刺激了豬肉進口。值得關注的是,盡管當前生豬擴繁場、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得到了中央預算內專項資金的支持,但是自2007年起,玉米、豆粕和麩皮三大豬飼料主要成分價格大漲,加之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疫情的控制仍然有難度,加上四川地震災害的沖擊,近期中國生豬養殖恢復仍然面臨較大困難。
為此建議:一是加強疫情信息發布和預警,保證安全生產;指導養殖戶合理安排生產,建立農產品保障機制,增強農民抗風險的能力。二是以生豬主產區和主銷區為重點,建立健全生豬市場信息體系,積極地探索和建立一種保障生豬供應的長效機制。三是確保國內市場飼料供應,穩定豆粕、玉米等飼料原料價格;加大對生豬養殖農戶的補貼力度,引導理性養殖,提高農民養豬的積極性。(世華財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