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2385|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如何降低哺乳仔豬的死亡率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8-9-6 19:34:2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哺乳仔豬死亡過高的應對

    打印文章

    仔豬哺乳期死亡是養豬生產中的常見現象,也是導致大戶養豬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現結合多年來生產技術指導的經驗,分析哺乳仔豬死亡的原因,并提出相應對策,供養豬戶參考。


    哺乳期仔豬死亡原因分析


    凍死初生仔豬對寒冷的環境非常敏感,盡管仔豬有利用糖元儲備應付寒冷的能力,但由于其體內能源儲備有限,調節體溫的生理機能不完善,加上被毛稀少和皮下脂肪少等因素,在保溫條件差的豬場,寒冷可凍死仔豬。同時,寒冷又是仔豬被壓死、餓死和下痢的誘因。

    壓死、踩死: 母豬母性較差,或產后患病,環境不安靜,導致母豬脾氣暴躁,加上弱小仔豬不能及時躲開而被母豬壓死或踩死。有時豬舍環境溫度低,墊草太厚,仔豬躲在草堆里,或是仔豬在母豬腿下、肚下躺臥,也容易被母豬壓死或踩死。

    病死疾病是引起哺乳仔豬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常見病有肺炎、下痢、低血糖病、溶血病、先天性震顫綜合征、仔豬流行性感冒、貧血、心臟病、寄生蟲病、白肌病和腦炎等。

    餓死:母豬母性差;產后少奶或無奶且通過催奶措施效果不佳,乳頭有損傷,產后食欲不振;所產仔豬數多于母豬有效乳頭數,以及寄養不成功的仔豬均可因饑餓而死亡。

    咬死:仔豬在某些應激條件下(如擁擠、空氣質量不佳、光線過強、飼糧中缺乏某些營養物質)會出現咬尾或咬耳惡癖,咬傷后發生細菌感染,重者死亡;某些母性差(有惡癖)、產前嚴重營養不良、產后口渴煩躁的母豬有咬吃仔豬的現象;仔豬寄養時,保姆母豬認出寄養仔豬不是自己親生仔而咬傷、咬死寄養的仔豬。
      

    初生重小初生重對仔豬死亡率也有重要影響,初生重不足1千克的仔豬,死亡率在44%~100%,隨仔豬初生重的增加,死亡率下降。


    應對措施


    加強妊娠母豬的飼養管理采取前低后高的飼養方式,妊娠前期在一定限度內降低營養水平;妊娠后期(臨產前1個月)再適當提高營養水平,增加飼喂量(每天2.5千克~3千克),并可添加油脂,還應保證常量、微量元素及維生素的需要,從而提高仔豬的初生重。


    對假死仔豬及早進行搶救其方法有:先清除仔豬口腔黏液,擦凈鼻部和身上黏液,然后將其四肢朝上,一手托住肩部,另一手托著臀部,一屈一伸反復進行,直到仔豬叫出聲后為止;也可采用在鼻部涂擦酒精等刺激物的方法來急救。


    做好防凍保溫工作提高哺乳仔豬育成率,保溫是關鍵性措施。仔豬生長的最適宜溫度:1日齡~7日齡34℃~28℃,8日齡~30日齡28℃~25℃,31日齡~60日齡25℃~23℃。宜采取的保溫措施是:在保證產房舍溫20℃左右基礎上,可在產欄內設置仔豬保溫箱,箱內吊250瓦或175瓦的紅外線燈,距箱底40厘米,或在箱內鋪電熱板,都能滿足仔豬對溫度的需要。
      

    采取防壓措施提高飼養員素質,完善崗位責任制;母豬產前1周到產后1周,要求晝夜值班護理;在分娩舍內設置護仔欄,以保護仔豬和限制母豬活動。
      

    吃足初乳初生仔豬不具備先天免疫力,必須通過吃初乳獲得免疫力。初乳含有大量免疫球蛋白,每100毫升初乳含免疫球蛋白7克~8克(常乳僅含0.5克),初生仔豬腸道上皮24小時內處于原始狀態,免疫球蛋白很容易滲透進入血液。因此仔豬出生后應盡早吃到初乳,獲得免疫力。
      

    固定奶頭母豬整個哺乳過程持續3分鐘~5分鐘,但每次哺乳真正放乳的時間僅20秒~30秒,如果仔豬吃奶位置不固定,勢必會造成以強欺弱,強奪弱食,使弱小仔豬因搶不到乳頭錯過放奶時間而餓死或變成僵豬。因此,在仔豬生后兩天內,應人工固定奶頭,保證全窩仔豬正常生長發育。
      

    選擇性寄養規模化養豬場,寄養是必須做的工作。在母豬產仔過多或無力哺育自己所生的部分或全部仔豬時,應將這些仔豬寄養給其他母豬哺育。在實踐中,最好將多余仔豬寄養給遲1天~2天分娩的母豬,為了使寄養順利實施,可將被寄養的仔豬與收養母豬的仔豬合養在一個保育箱內一定時間。
      

    補鐵大量實踐證明,仔豬生后2天~3天內,每頭仔豬肌注補鐵100毫克~150毫克,不但預防了缺鐵性貧血,而且平均每窩斷奶育活仔豬數可增加0.5頭~1頭,60日齡體重可提高1千克~2千克;在缺硒地區,還應同時注射0.1%亞硒酸鈉與維生素E合劑,每頭1毫升,10日齡每頭再注射1毫升。
      

    補料補料可提高仔豬生長速度,增強體質。仔豬生后7天左右,可采用自由采食法補料,即在補料槽里放上顆粒料等。讓仔豬自由采食,為使仔豬盡快吃料,開始幾天將仔豬趕到補料槽旁邊,上下午各1次,效果更好。
      

    矯正母豬咬仔的不良行為給母豬帶上防護口罩,人工強制哺乳,過1天~2天有可能轉為正常;母豬產前、產后給予充足的溫鹽水;接產人員要及時清除母豬排出的胎衣;保證母豬妊娠后期營養充足;淘汰有咬仔惡癖的母豬等。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 收起 理由
    lijun0416 + 1 【通過審核】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08-9-6 23:31:15 | 只看該作者
    非常好得資料~~~呵呵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4 07:12,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留坝县| 佛教| 寻乌县| 临沧市| 隆回县| 马龙县| 枣庄市| 大同县| 会昌县| 垦利县| 华亭县| 江油市| 高邮市| 舟曲县| 墨脱县| 九江市| 通州市| 遵义市| 诏安县| 灌南县| 星座| 微山县| 凤城市| 政和县| 富阳市| 肥城市| 鹰潭市| 阜宁县| 临城县| 图们市| 荔波县| 英山县| 南投县| 横山县| 四平市| 威远县| 乌拉特中旗| 平陆县| 绍兴市| 新安县| 锡林郭勒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