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歐美人身高普遍高于亞洲人。歐美人的這一身高優勢與歐美的飲食結構不無關系。在世界各國的飲食結構中,歐美各國大多以動物性食物為主,而且他們牛肉的消耗量位居世界前列。雖然“日本自維新以后,習尚多采西方,而獨于烹調一道就嗜中國之味。”但是,日本人在營養搭配和飲食習慣方面仍舊有不少的變化。日本肉制品的消費以牛肉和魚類為主,中國人則更多的以豬肉為主。牛肉和魚類中的蛋白質和鈣質比豬肉要豐富。像飛行員和運動員的飲食就以牛肉為主?!殡S著這句標榜新時代青年 “你夠牛嗎?”——新生活的廣告語在中國火熱傳播,世界餐飲業領先品牌麥當勞公司以“你夠牛嗎”為口號,鼓勵年輕人多吃牛肉,爭做牛人,并追求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這是麥當勞專為年輕群體推出的一個標榜個性、充滿時代風格的推廣活動,以輕松活潑的方式倡導麥當勞積極均衡的生活理念。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牛肉的消費會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所以中國牛業正在成為畜牧業的一個蓄勢騰飛的強勢行業。
我國肉牛業所面遇的幾點良好環境
1 小康社會對多樣化牛胴分割肉的要求發達國家的社會發展規律說明,進入小康社會1500 后,牛肉市場出現旺銷形勢。當人均收入超過美元的時候,優質牛肉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目前,我國牛肉產量劇增,人均牛肉銷售量還不高的情況下,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的優質牛肉進口已成事實。全國除北京處于華北肉牛帶包圍之中大部分中高檔牛肉有周邊各省供應,優質牛肉也是靠進口。2000年北京市人均牛肉消費 20.6千克,本地自產3.3萬噸,占消費量 24萬噸的 13.8%。周邊的河北、山東、河南與安徽四省牛肉總產量達249.4萬噸。才解決北京市中高檔牛肉的部分供應問題,五星級餐飲業的優質牛肉依然要進口。牛肉進口最多的是廣東、遼寧、山東、河北、天津、上海和北京總額達 5300.12萬美元,占全國牛肉進口總額的99.49%,大都是沿海地區。其中2003年廣東、上海和遼寧三省市進口合計占 86.92%??梢姲l達地區市場對優質牛肉需求有多大。每千克牛肉的價格有 14~16元的,有 320元的,更有 600~800元的;而這些進口牛肉的省市要的是優質牛肉。價位的高低取決于用什么牛種,取決于牛肉銷往何處,這就由企業去操作,也應該是我們對此定位的時候了。 2 國家對草畜體系建設所寄托的厚望在中央十四屆五中全會開后,我國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這是我國現代化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2002年 12月 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了新草業法,為草畜體系建設提高了政策和資金的支持。2005年繼承 2004年政策,國家依然強化對糧食安全的行政和政策支持以外,繼續加強對草地建設和發展草食家畜的投入。無疑對西部,甚至對全國人民建設小康社會是強勁的東風。在這里我們首先要強調任繼周先生提出的草地“系統耦合”效應,將草原真正作為農業生產系統來操作,使草畜結合真正形成產業,完成草畜體系建設。要擺脫以糧為綱的桎梏,包括農區、半農半牧區、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都要為提高我國食品安全,含糧食在內的生產能力和水平而努力。在操作上,作為企業經營,我們要有一個新的牧草高產標準的概念,這里我提出一個衡量產量水平的概念。這就是“單位面積濃厚飼料生物學產量”的概念。按一公頃生產出3000千克的飼料粗蛋白質為衡量,濃厚飼料是指奶牛采食日糧能滿足其產奶需要的飼料量,或包括滿足生長、長膘、產奶等的需要。譬如說,拿苜蓿或青貯玉米,與皇竹草相比;前兩者,可以達到以上單位面積產量,又可以滿足牛對日糧配方的營養需要;后者是可以達到單位面積生物學產量,但是由于它的高水分和低蛋白質成分,難以滿足每日的營養需要。前者能支持我們,在養牛生產和土地生產上兩者的高效,而后者必須通過牧草加工或更多的投入才能滿足高效飼料的目的。強調“單位面積濃厚飼料生物學產量”的目的是減少能量消耗,提高牛業的經營水平,更符合我國的生產需要。我們支持發展各種牧草,對于高效的畜種,要提倡苜蓿和全株玉米的生產模式。以上兩點的實施要依靠對于經濟收益有長遠打算的單位,這樣的單位首先是企業,只有能與農民利益共享的企業,才能把地區的草畜體系,建設成高效益和可持續發展的農業體系。 3 有機肥生產結合肉牛場環境保護體系建設育肥牛的牛糞含大量的N、P、K微量元素,但如果處理得當可以肥田,促進農業發展,如果處理不當或不經處理也產生惡臭、高濃度有機質和 N、P污染,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使河流變黑變臭,湖泊營養化,惡臭菌體傳播,還可能引起家畜傳染病的發生和蔓延,影響人健康。屠宰加工廠的耗水量大,廢水中BOD/COD較高,攜帶病原菌,都是環境保護的問題。無論是草畜體系或是農區“過腹還出”體系,育肥場的牛位達到 300頭時,產生的牛糞不易被周圍的農田消納,必須處理。有機肥的生產,能支持各種植物生產體系肥料的需要,成為育肥企業的重要經濟收入。我國有機肥的生產技術已經成熟,結合牛場建設生產有機肥具有生產和生態雙重效益,何樂而不為之。 4 無疫病區建設政策對肉牛的支持我國自加入世貿組織后,已承諾執行畜禽疫情公開的條例。因此,無疫情的地區,將是建設綠色食品的優勢產區。要使本地區成為未來牛肉生產的強勢地區,強化疫病防治是首當其沖的,企業在產區和政府的疫病防治體系結合,是天長地久的事業,否則,將免談任何“產業”,這將是嚴肅的命題,不可等閑視之。
現今肉牛業必須完善的生產環節
肉牛企業是牛業現代化的重要環節,上面已經談到。作為一個完整的體系,肉牛業具備以下幾項環節: 1 牛源產區的良種擴繁和種公牛后裔鑒定工作這是一個重要的產業鏈,不在牛源區開展良種和良繁的工作,就不會有高檔次肉牛業。目前華北地區生產高檔次牛肉的能力不強,其原因就在于此。這是一項長期又須投入的工作,但這是長效的和高效的。企業和政府都要重視,開展此項工作能壯大企業,發展事業,形成雙贏的局面。無論是用純種公?;蚴请s種公牛都必須有可依據的操作規范,我們必須知道:“沒有自己的種牛體系就沒有做強自己的牛產業的根據”。 2 規范化的強度育肥示范工程企業要建成育肥示范工程,帶動周邊中小型的肉牛育肥戶,并且要逐步形成真誠合作,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機制,地方政府要協調和支持,促進合作,為加強地方經濟實力和發展合作體制奠定社會基礎。 3 環保生態示范村建設現代養牛已經不是放牧為主的時代,舍飼成為肉牛生產的主體;舍飼,也不是提倡槽頭狀元的時代,而是要人畜分居,講究衛生,建立肉牛生態小區。草料水供應,牛舍衛生,動物福利,廄肥消納,農牧工人衛生,周邊綠化,都需要統一考慮。西部地區氣候干燥,是個可利用的優點。加以重視,有望提出全國的示范樣板。 4 喬灌草三位一體的飼料基地建設種草的觀念不能只停留在草字上,大量的灌木,如錦雞兒、沙棘、胡枝子等等,是干旱地區的優良飼料作物;喬木如桑樹、榆樹也是飼料樹。苜蓿沙打旺、小冠花等更是西北地區的適宜品種,用于開發非耕地和低產地,都是無比優越的飼料資源結合微量滴灌,必然可以取低投入,高產出的效果。 5 牛只個體掛牌制度的實施現代肉牛業,要求有HACCP的認證。牛只的個體掛牌制是牛產品安全的必要措施,從牛源到育肥,到屠宰,到產品上市,都要做到。這也是大城市食品準入制所要求的,是國家防疫制度所要求的,是地方長效產業鏈所必須的。
打好牛肉生產,加工綠色農業產品品牌的基礎
綠色農業指對農業資源環境可持續利用和發展要求的生產;與常規農業相比,旨在生產綠色農產品,而基本條件是環境沒有或很少被化學合成物污染,結果產品符合綠色標準。綠色產品及其勞務是形成綠色產業的基礎,當農業產業所提供的綠色產品和勞務形成一定的數量規模時,即被認為是綠色農業。牛肉生產作為農業的一個部門符合以上標準和規模時即是綠色牛產業。加工生產的牛肉產品系列作為綠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按牛業生產方式,執行嚴格生產、加工、包裝與運輸標準,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無污染的優質、安全、營養類食品。如果上面提到的優質牛肉是指牛肉在色澤、顏色、肉的紋理、嫩度和口感等風味性狀符合優秀級別。那么,牛肉的綠色產品的產出要符合以上綠色農業的生產過程。在西北,大量的地域尚未被工業污染,具備生產綠色,甚至有機食品的基礎。而有機食品是發達國家所迫崇的,打好有機產品的生產基地建設,可以為牛制品的出口奠定基礎。這也是我們希望看到的。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