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科學選擇場址
場址應選擇地勢高燥、背風向陽、沙質土壤,離村莊、主要交通要道1000米以上、離化工廠、加工廠等污染源1500米以上,有條件的最好時山區建設,以便于進行隔離。場院房建設與布局要科學合理,符合消毒隔離。場房建設與布局要科學合理,符合消毒隔離與衛生防疫要求,兩舍間隔距離15以上;改小規模分散飼養為集約化飼養,適度擴大單位飼養場飼養規模。雞場要有良好的排污條件,使糞便、污水能及時得到清運和進行曲無害化處理;舍內墻壁、天棚應利于消毒,舍內地面和場區內道路硬化。
二、 選擇優質的雛雞
優良的雛雞是提高肉雞抗病能力和生產合格商品肉雞的基礎。部分養雞戶,由于受眼前小利益的蒙蔽,在購進雛雞的選擇上則往往看重價格,誰家的雛雞價格便宜就買誰的,往往從一些信譽低,不正規的小孵化場購進雞苗。俗語說,賤錢無好貨,好貨不便宜。在選購雞雛時一定要從證照齊全、信譽好、雞群凈化措施完善的種禽場進雛。
三、 全價配合顆粒飼料
科學的飼料配方,充足的營養是確保肉雞健康的重要條件。選購飼料也要注意,不要只重價格而忽視質量。還應根據不同日齡生長發育需要和雞群健康狀況及環境狀況來調整,以增加機體抵抗力與免疫力。如有腎臟腫大或尿酸鹽沉積病例,應降低蛋白1-2%,去掉刺激腎臟藥物,增加Vc、VA,保護粘膜和抗氧化有力。當腸道有炎癥和呼吸道有炎癥時都要增加VA 的含量,幫助修復粘膜保護力,提高蛋白和能量3-5%,以及硒和VE 等。炎熱夏季由于雞的采食量下降,容易造成機體營養供應不足,應根據不同的狀況提供不同的營養成分。飼料中添加部分小蘇打代替2/3的食鹽,可防止自身中毒。總之,應想方設法滿足機體營養需要。
四、完善的生物安全措施
1、 堅持帶雞噴霧消毒。這一方法可將雞群體外環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殺滅可減少到最低程度,切斷相互感染機會,是減少傳染病發生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方法是:用自動噴霧設施,自上而下交錯噴灑霧化不帶刺激的高效消毒劑,比如含碘或含溴雙鏈銨鹽類等,每天消毒兩次,噴霧量為100-150毫升/平方米。
2、 搞好飲水消毒。應充分重視雞的飲水質量問題,飲用水須是經過消毒后的潔凈水,防止病從口入。要正確理解消毒劑水和經消毒過的潔凈的水的含義,若飲用消毒劑水,在殺滅有害菌的同時,也殺滅了腸內有益菌,長期飲用易造成雞的消化紊亂,抵抗力下降,而經過消毒劑處理生的潔凈水已將水中的病原微生物殺死,不影響腸道內的菌群。還應注意的是:雞在免疫前2天,免疫后1 天,計4天內勿進行飲水消毒。
3、 加強環境消毒。病幫派微生物的來源一是雞體本身,二是外界環境。由于目前社會防疫體系還不夠完善,在疫病控制方面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疫病對環境的污染相對比較嚴重,而病原微生物繁殖、復制很快,極易給雞群造成危害,因此搞好環境消毒非常重要,必須實行全進全出的飼養方式,通過一定時間的空舍和嚴格全面的消毒,為下一批入舍雞群提供一個安全衛生的飼養環境,并要定期對雞舍周圍的環境及用具等進行消毒,嚴防野毒入侵。
4、 實施科學免疫。應根據當地疫病流行情況和特點制定科學的免疫程序,并根據抗體消長規律,選擇適合本地毒株的疫苗,實施科學免疫,并要加強消毒隔離和飼養管理,提高免疫力,使其免受感染。還應注意的是,疫病預防不能過分依賴疫苗,更不能將疫苗當成藥物使用,免疫間隔時間短或反復免疫(尤其是對新城疫、傳支、法氏囊等),容易引起免疫麻痹,免疫力產生低下,其破壞性更大。
五、 實行規范化飼養
規范各項操作規程,如免疫操作規程(飲水、頸部皮下注射、點眼、滴鼻等),飲水用藥操作規程、消毒規程(出入場消毒、帶雞消毒、空舍消毒、環境消毒、出入舍消毒等)、設備操作規程(自動上料、自動飲水、發電機、風機、暖風爐、濕簾、通風口等)、物資管理規定(藥品、疫苗、物資、材料等),以及其他各項操作規章制度及環境衛生規定等。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