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炎酷暑的7月中,與此形成對照的是直線下掉的蛋雞養殖行情,上海的蛋雞業、蛋品加工業如何,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來到了位于上海市中心的上海市蛋品行業協會,采訪了嚴文德秘書長。 嚴秘書長:蛋雞行情階段性很明顯。2006至去年,創出新高,今年1~5月,蛋價與去年同期差不多。估計雞蛋收購價在第三季度要開始上升。但目前蛋價上不去,原因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今年價格基數與去年差不多,但前一段蛋品質不好,逢黃梅天,霉蛋多,積壓多了一點,等這批蛋出掉,蛋價會上去。因為在數量上,今年比去年少,年初因為雪災,壓了一點棚,數量有一定減少。第二個原因是因為疫病個案影響,行業重新洗牌,有些規模小的場出局,規模大的會擴大一點。 記者:上海市出臺穩定發展畜牧業生產的政策,您認為對蛋雞業發展有什么影響? 嚴秘書長:上海市的蛋雞業近年在萎縮是不爭的事實。國家出臺了促進蛋雞發展的八項政策,上海市也有利好政策出臺,鼓勵蛋雞業穩定發展。在外部有利因素下,有條件的場會發展快一點,但總數量不會有太大變化。這是都市發展格局所決定的。 嚴秘書長:上海市的雞蛋價格波動不大,6月份降了一點。等前期霉蛋出清了,蛋價會上一點。上海零售價是8.4元/千克,這幾天7.2元/千克,農戶價6.4元/千克。隨著養雞成本上升,農戶效益持平,搞不好要虧本,處在成本線下一點。去年是賺錢的。商品價格是雙邊性的,如果市場蛋價(農戶價)在8.00元/千克以上,市場的銷售會有問題。因為現在流通很發達,本地價格高,其它地區的會進入。 嚴秘書長:最近東北的蛋進入上海比較多,也影響蛋價上升。上海市場的雞蛋以江蘇蘇北地區的為主,河北、河南省的少,這兩省的主要進入廣東市場,因為近期南方洪災原因,轉調上海。東北的雞蛋進入上海也是這個原因,進入南方受阻。大的流通是北蛋南調。 嚴秘書長:上海一年的蛋品量在30萬噸,包括10%的鴨蛋(主要為再制蛋)。其中,80%靠外地調入,有24萬噸,70%~80%來自江蘇,少量是東北地區的。 鴨蛋方面,數量比較少,鮮蛋進入市場少,價格比雞蛋貴,為9.0~10.0元/千克。 記者:上海是發達城市,因為環保的原因,家禽業在萎縮,那么上海有什么對策,行業有什么對策,想聽聽蛋品協會的想法。 嚴秘書長:上海市政府在1996年明確表示肉禽蛋生產要退出。為什么現在有了轉變,要穩定發展,因為上海是國際大都市,畜牧業要與之配套,自給率要達到30%,現階段看還是很有差距的。當年關停大型雞場有點操之過急。 嚴秘書長:上海市蛋品行業協會成立于1995年5月,為本市蛋品生產、加工、流通行業企事業單位自愿組成的跨行業團體組織。其指導思想是:以服務為主導建立健全行業發展機制、以解決行業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重點,加強行業協調功能的建設,提高行業整體素質,切實維護本行業合法權益。以全面提高蛋類產品衛生質量為中心,強化品牌意識,創立自主品牌。 嚴秘書長:蛋品協會有三個部門管理:社團管理局、商委、社會服務局,多頭管理。蛋品協會成立之初,市政府還是很重視的。與養殖相關的行業協會歸屬分農委、商委管理。我們認為,蛋品協會有60%是畜牧業,應歸農委管理。上海蛋品行業協會是商委的,沒有下拔經費。每年收納會員會費維持。近年來,上海的禽蛋生產在下降,我們的會員現在已不局限于上海,轉向長三角地區發展,江蘇海安有會員單位。 記者:新鮮蛋品的清洗、包裝、分級是提高產品附加值的重要手段,也是食品安全的保障之一,請問上海這方面的情況如何? 嚴秘書長:要提高雞蛋的附加值,清洗、包裝、分級是必須走的一步,也是產業升級發展的需要。在這方面,上海南匯匯綠蛋品有限公司做得很好。上海匯綠成立于1997年,前身為六灶禽蛋場,已形成了集蛋雞飼養、禽蛋生產、加工、流通、銷售、熟制品加工為一體的專業公司,飼養規模達40萬羽。公司從荷蘭MOBA公司引進OMNIA85型雞蛋分級、檢驗
檢測、噴碼、包裝流水線。對出場的每一枚“阿強”牌雞蛋經過嚴格的檢驗、檢測,并且做到24小時送達華聯超市配送中心,確保了雞蛋的新鮮。
“阿強”牌系列雞蛋被認定為上海市“安全衛生優質”農產品,也是上海首家雞蛋通過認證的品牌。公司對所生產的“阿強”牌褐殼安全衛生優質鮮雞蛋及白玉安全衛生優質鮮雞蛋進行了信息檔案記錄,消費者可以對所購買的“阿強”牌雞蛋進行網上身份查詢。 總的來說,在上海市場上,包裝蛋雖然不是主流,但這個比例還是每年上升的。 記者:在協會的會員中,有做蛋品加工的,您對加工業的發展前景如何看待? 嚴秘書長:中國是世界上雞蛋產量、消費量最高的國家,而蛋制品卻很少,但是蛋品行業正在迅速發展。巴氏殺菌液體蛋制品在澳大利亞、歐洲、日本和美國已經占雞蛋產量的30%~40%,然而在中國,這一比例卻不足1%。這一行業的發展前景是廣闊的。 嚴秘書長:大家都知道,在產業鏈的角度來說,蛋品加工業與養殖業密切相關,只有大力發展蛋品加工業,才能拉動蛋雞業的發展。然而,近年來,上海的蛋品加工業在退步。企業不少,效益不好。在液蛋加工方面有一家在做,但由于產品的市場接受度、價格等原因,導致產品銷路不暢。比如蘇州歐福,當初投資很大,但三年虧損。原因是蛋價高,成本大,食品廠不愿意用。國家沒有配套的政策措施,液蛋很難發展下去。國外食品加工業因為食品安全法的原因,必須用液蛋,禁用殼蛋。而我國沒有這方面是空白。很多跨國食品公司在國外是用液蛋的,但在國內的工廠,因為成本的原因,我國也沒有這方面的強制規定,所以還是用殼蛋。一個產業的發展,必須有相關的配套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