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免疫的目的都是為了引發動物機體對某些病原體的免疫力。確實可靠的免疫效果是避免動物發生各種傳染病,特別是一些危害較大疫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動物機體的免疫應答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這其中涉及到很多的因素,全面了解這些因素對實現確實可靠的畜禽免疫效果具有重要意義。
要發揮疫苗免疫的最佳效果,了解和掌握各種疫苗的特點和使用方法是一方面。另外,動物的營養狀況對機體的免疫功能和對疾病的抵抗力有著較大的影響,因此,保證動物機體處于良好狀態,對發揮疫苗免疫效果將有積極意義。
疫苗應答的一般過程
免疫應答過程比較復雜,涉及到很多方面的一系列反應,但主要過程如下:
當疫苗進入動物機體后,很快被巨噬細胞吞噬,同時這引起細胞還會將一些信息傳遞給某些淋巴細胞,主要是B細胞和T細胞。當B細胞和T細胞接收到指令后即開始工作,工作的結果是形成兩類細胞,即對該疫苗有抵抗作用的初級應答細胞和對疫苗抗原性有記憶作用的免疫記憶細胞。初級應答立即分別開始產生抗體和細胞活素來抵御,免疫記憶細胞只是繼續分化,在初級應答期間,它們不參與應答反應,它們的作用是在體內積累并保持在一定水平,當再有相同的病原微生物侵入時,這些細胞就會促使產生大量的有針對性的抗體和細胞活素,來消滅這些病原,這一過程被稱為二級應答或記憶免疫應答。
初級免疫應答特點:免疫后大約第2天抗體才出現;高峰抗體水平出現大約在第8天;高峰持續很短時間,抗體水平開始下降;第14天時,血液中的抗體全部消失。
二級免疫應答特點:在接到信號后快速產生和釋放抗體進入血液,病原毒侵入機體2天后,抗體水平就達到高峰;高峰抗體水平至少是初級應答時抗體水平的兩倍;抗體水平面的保持具有高度不確定性。
疫苗接種的目的就在于使動物機體產生足夠的足夠的免疫記憶細胞,從而能夠及時有效地激發高水平的二級免疫應答。
營養水平對免疫效果的影響
動物的營養狀況對機體的免疫功能和對疾病的抵抗力有著較大的影響,除了糖、蛋白質和脂肪三大營養物質外,礦物質、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對動物的免疫力也有影響。
蛋白質是動物園免疫系統和免疫反應的物質基礎。適宜的蛋白質水平可有效提高機體的免疫應答和特異性抗體水平。蛋白質能促進淋巴細胞增殖、分化和遲發性過敏反應,蛋白質不足可使抗體抗原結合反應和補體濃度下降、免疫器官萎縮、淋巴細胞數量減少,、吞噬細胞及自然殺傷細胞活性下降等。
多糖是一種廣譜免疫促進劑,能增強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功能,激活巨噬細胞,促進補體形成,激活補體,誘導產生干擾素。
脂肪酸通過影響淋巴細胞增殖、細胞因子合成和分泌及抗體合成,調節動物的免疫功能。
礦物質元素不僅參與動物機體的多種代謝過程,而且還以金屬酶和輔酶的形式影響動物的免疫機能。比如硒能增強機體特異性體液免疫功能,刺激免疫球蛋白質的形成,提高機體合成抗體的能力。
各種維生素作為動物新陳代謝中酶的輔基,對維持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的正?;钚跃哂兄匾淖饔?。
因此,良好的營養水平是動物園在免疫接種后產生高效的初級免疫應答和二級免疫應答的重要保證。
健康狀況對免疫效果的影響
因為對于患病的動物而言,其免疫系統已被當前疾病所刺激,如果再接種疫苗,就會增加免疫系統的負擔。一方面會使動物現有疾病的狀況惡化,甚至引發嚴重的疫苗反應;另一方面由于免疫系統的過度負擔,使得疫苗不能刺激機體產生足夠有效免疫記憶細胞,結果就會影響免疫效果,甚至造成免疫失敗。因此對于臨床上體溫,呼吸表現,飲食欲等異常的動物應謹慎進行免疫接種。
應激因素對免疫效果的影響
環境溫度過高或過低、飼養密度過大、斷奶、轉群、運輸、噪音、饑餓、擊打等一系列應激將會干擾機體的免疫系統,抑制機體的免疫機能,動物處在應激環境狀態時,會影響其機體免疫應答能力,甚至出現暫性免疫抑制,從而導致疫苗免疫效果下降。
某些藥物和添加劑對免疫效果的影響
某些藥物和飼料添加劑對動物園的免疫功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從而影響免疫應答過程和效果。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影響免疫器官脾、胸腺、法氏囊或盲腸扁桃體的發育,如氫化可的松、環磷酰胺等;另外一種情況是些藥物會影響機體的淋巴細胞或免疫后的補體水平從而影響免疫應答,如慶大霉素、喹乙醇。
因此,養殖場在日常添加或者疾病治療過程中,應針對所存在疾病的種類和發生階段,選擇性地使用藥物,集體處理與個別用藥相結合,要注意用藥方式,劑量和療程,減少或避免用藥對免疫工作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