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1893|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規模化豬場藥物消毒效果的影響因素淺析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8-8-26 16:19:0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規模化豬場的生產中,疫病的發生往往是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但其中最主要的是由于外界病原微生物的侵入及擴散或場內豬群本就存在條件病原微生物擴散造成的。如何控制外界病原微生物的侵入、擴散及場內豬群本就存在條件病原微生物的擴散,維持或提高豬群健康水平,消毒是保障豬場安全生產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措施,通過消毒工作可以達到殺滅和抑制病原微生物擴散或傳播的效果。但是,豬場在使用藥物消毒的過程中,忽視了很多影響消毒效果的因素,導致消毒的失敗。本文就目前規模化豬場藥物消毒效果的影響因素作一簡述。


    1  消毒藥的選擇  


    ①消毒藥按作用水平分為高效、中效、低效三類。高效消毒藥對病毒、細菌、芽孢、真菌等都有效,如戊二醛、氫氧化鈉、過氧乙酸等,但它們的副作用較大,對有些消毒不適用;中效消毒藥對所有細菌有效,但對芽孢無效,如乙醇、碘制劑等;低效消毒藥屬抑菌劑,對芽孢、真菌、親水性病毒(非囊膜病毒)也無效,如季胺鹽類等。


    ②目前,規模化豬場的病原微生物多重感染或繼發感染十分普遍,既有病毒的混合感染,也有細菌的混合感染,還有病毒和細菌的混合感染,以及存在一些原發性感染情況下出現繼發感染。據調查,規模化豬場存在著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豬圓環病毒2型、口蹄疫病毒、豬瘟病毒、偽狂犬病毒、肺炎支原體、豬鏈球菌、胸膜肺炎放線桿菌、巴氏桿菌、豬附紅細胞體、大腸桿菌等病原微生物的威脅。選擇消毒液時,要根據消毒對象、目的、疫病種類,調換不同類型的藥物。如有些病毒(結構中無胞漿膜病毒)對普通消毒藥不敏感,特別是圓環病毒,一般消毒藥對它不起作用,應選擇高效消毒藥,如廣東騰駿藥業公司生產的“威”牌復合醛、活性氯等;對帶豬消毒,刺激性大,腐蝕性強的消毒藥不能使用,如氫氧化鈉等,以免造成人畜皮膚等處傷害;對注射部位消毒可選擇中效消毒藥等。


    ③由于病原微生物本身的形態結構及代謝方式等生物特性的不同,其對消毒表現的反應也不同。如G+菌比G-菌對消毒藥更敏感,原因是G-菌細胞壁由豐富的類脂包膜形成,有阻止消毒藥進入的作用,所以,對G-菌(如多殺性巴氏桿菌、沙門氏菌、胸膜肺炎放線桿菌等)需選擇作用較強的消毒藥。對具有芽孢的細菌(如炭疽桿菌),因芽孢有較厚的芽孢壁和多層芽孢膜,結構堅實,消毒藥不易滲透進去,一般也應選擇高效消毒藥。


    2  消毒藥液的配制和保存、使用


    2.1  消毒藥液配制  ①正常的濃度配比足以殺滅和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和傳播。消毒藥液濃度過高,不僅造成消毒藥的浪費和豬群、操作人員的傷害,而且可導致病原微生物表面形成一種膜蛋白,起著保護作用,影響消毒藥液的作用效果,如醇類、醛類等。有的消毒藥殺菌效力隨濃度的增高反而下降,如70%酒精的殺菌作用比100%純酒精強。對于某些高含量的氯制劑,如濃度配比過高,因氯的揮發對豬產生強烈的刺激作用,誘發生豬呼吸道疾病。消毒藥液濃度過低,則起不到消毒效果。因此,配制消毒藥液時,應按照生產廠家的規定和說明,準確稱量消毒藥,將其完全溶解,混合均勻。②配制消毒藥時,應合理選擇溶劑。大多數消毒藥能溶于水,可用水作稀釋液來配制,應選擇雜質較少的深井水或自來水,但需注意水的硬度,如果水中存在Mg2+、Ca2+等二價陽離子,藥液就會引起分解,除低消毒效果,如配制過氧乙酸消毒液,最好用蒸餾水。有些不溶于或難溶于水的消毒藥,可用降低消毒液表面張力的溶劑,以增強藥液的消毒效果或消除拮抗作用。臨床表明,乙醇配制的碘酊比用水配制的碘液好,相同條件下碘所發揮的消毒效力強。


    2.2  消毒藥液的保存及使用 ①消毒藥用水稀釋后穩定性變差,應現配現用,一次用完,如高錳酸鉀、過氧乙酸及含氯消毒藥等;豬場入口消毒池藥液應經常更換,保持消毒液的濃度和清潔,達到消毒效果。選用其它溶劑如酒精等配制的消毒藥液,長期貯存待用,應用容器盛裝密封,貼上標簽,寫明藥液名稱、濃度和配制日期等。②研究表明,消毒藥液的的溫度越高,對病原微生物的作用越強,一般藥液溫度,每提高10℃,殺菌力可提高1倍。在選擇藥液的溫度時,必須考慮豬群所能承受的溫度,以免引起燙傷。但大部分消毒液在0℃時失去消毒效果。帶豬消毒時,寒冷季節,藥液溫度應在30℃以上,以防豬群受涼感冒,降低豬群抵抗力;炎熱季節藥液溫度保持在20℃~30℃,既可在消毒時起到防暑降溫作用,也可因藥液溫底低,給豬群增加冷應激原,降低豬群免疫力。③藥液濃度配比合理,溫度適宜,作用時間越長,消毒效果越好。 ④飲水消毒時,除考慮水中含有的二價陽離子外,還應注意人畜的健康。所以,可用具有不太穩定的含氯消毒藥,如漂白粉等。


    3  有機物的存在  


    ①被消毒的現場存在大量有機物時,如糞便、飼料殘渣、痰液、體表脫落物、污水及其它污物時,既對病原微生物起機械的保護作用,又可能會使部分消毒液與有機物發生化學反應,結合成不溶性的化合物,影響消毒液作用的發揮和降低消毒液對病原微生物作用的濃度。所以,有效消毒的前提是徹底機械清除豬舍和豬場環境含有機物的污物。但在打掃清除之前,最好先用消毒藥噴灑或噴霧,以免病原微生物四處擴散,造成擴散二次污染。  ②消毒豬身或創口時,要先洗凈,再進行消毒,以增強消毒液的殺菌作用。如母豬臨產趕入產房時,應先用溫水洗凈豬身,再用0.1‰高錳酸鉀溶液進行豬身消毒。


    4  消毒操作規范性  


    ①消毒方法選擇應恰當。在進行消毒時,應根據不同的消毒藥,決定采用噴灑、噴霧、浸泡或蒸發等消毒方法,如大多數寄生蟲蟲卵和球蟲卵囊對藥物消毒品有一定的抵抗力,可采用浸泡或熏蒸消毒,且用高效消毒藥。  ②消毒應到位、徹底,有些豬場在消毒過程中,往往出來走捷徑現象,如消毒速度過快,噴灑不均勻等,無論是環境消毒(特別是排污溝)還是帶豬消毒很容易留有死角,不能很好的起到消毒作用。  ③豬場消毒應同步,無論是環境、空欄消毒還是帶豬消毒,應盡可能在大致規定的時間范圍內完成。如年出欄10000頭生豬的豬場,全場消毒一次約在2-3h內完成,可減少病原微生物的孳生場所。  ④嚴格人流、物流及車流的消毒工作。對人流、物流、車流的消毒是任何一個養豬場面臨的現實問題,也是養豬場最大的安全隱患。所以,豬場既可采取封閉式管理,又必須對進出豬場的人流、物流、車流進行嚴格的消毒,可在消毒房或豬場入口處選用電子自動控制噴霧消毒裝置或用高壓動力噴霧器噴霧消毒等。  ⑤正確安排消毒程序,堅持全進全出的養殖原則。如空欄時豬舍的消毒程序:清掃(可噴一些消毒液)——清洗(包括設備、墻壁、地面等)——藥液消毒(可使用兩種或三種不同消毒藥,進行二次或三次欄舍、設施、空氣、墻壁、地面等消毒)。


    5  環境因素 


    ①濕度對氣體消毒影響較大。在熏蒸消毒時,濕度太低,消毒效果不良。一般熏蒸消毒時,相對濕度以60—80%為最好。  ②環境酸堿度(PH值)也會影響消毒效果,如含氯消毒藥(活性氯、三氯異氰脲酸鈉、漂白粉等)在酸性環境中效果好,而堿類消毒藥(氫氧化鈉、生石灰等)則會被酸中和而減效。 


    6  消毒制度的健全


    豬場生產各個環節的消毒工作,必須制定嚴格的制度,如定期消毒制度,各種消毒對象常規消毒制度、疫情期緊急消毒制度等,以保證和維持消毒效果。定期消毒是針對當地常發生的疫病種類,不同季節等綜合因素進行分析安排,制定周密的消毒計劃。緊急消毒是在豬場受到某種疫病威脅或已發生疫情時,根據情況制定的臨時消毒計劃,要求進行全方位徹底消毒,并反復進行多次。


    參考文獻


    [1]李立山.張周等.豬傳染病的防制.養豬與豬病防治(M).中國農業出版社.208-211


    [2]張家峰.畜禽養殖使用藥物消毒的關鍵技術和誤區.齊魯牧業報(J).2004.1.18

    作者簡介:劉成(1963~),男,漢族,湖南永洲市人,在讀獸醫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規模化豬場養豬飼養管理與疾病防治。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08-8-28 23:49:18 | 只看該作者
    有的消毒藥殺菌效力隨濃度的增高反而下降,如70%酒精的殺菌作用比100%純酒精強. 這個例子舉得太多了,而且消毒藥有且僅有這一例是例外的, ④飲水消毒時,除考慮水中含有的二價陽離子外,還應注意人畜的健康。所以,可用具有不太穩定的含氯消毒藥,如漂白粉等。這是一個明顯錯誤的觀點,用氯處理過的水會增加婦女的死胎率,這在英國早就有報道了,人會有死胎增加,難道豬就不會?????????????????? 研究表明,消毒藥液的的溫度越高,對病原微生物的作用越強,一般藥液溫度,每提高10℃,殺菌力可提高1倍。在選擇藥液的溫度時,必須考慮豬群所能承受的溫度,以免引起燙傷。但大部分消毒液在0℃時失去消毒效果。帶豬消毒時,寒冷季節,藥液溫度應在30℃以上,以防豬群受涼感冒,降低豬群抵抗力;炎熱季節藥液溫度保持在20℃~30℃,既可在消毒時起到防暑降溫作用,也可因藥液溫底低,給豬群增加冷應激原,降低豬群免疫力 這是一個明顯在實驗室的結果,在豬場,藥液一噴霧,大家可想而知,那藥霧的溫度和環境中的會不會是一樣高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4 04:41,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池市| 旬邑县| 临猗县| 奉节县| 嵊泗县| 龙井市| 长寿区| 南投市| 洛浦县| 平阳县| 临清市| 冕宁县| 汉源县| 宁远县| 榆树市| 庆城县| 孝昌县| 柳林县| 枝江市| 墨竹工卡县| 乌兰察布市| 日照市| 宁明县| 东丽区| 汾阳市| 道真| 安阳县| 洛川县| 琼海市| 曲松县| 河东区| 宝坻区| 固始县| 甘谷县| 浑源县| 镇宁| 金乡县| 青龙| 色达县| 昌邑市| 赤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