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的研究表明,對保育期仔豬喂以經過水解的飲水可促進仔豬的體增重。 德國一家研究所的試驗中對斷奶仔豬的飲水進行電化學處理,顯示了令人興奮的結果。仔豬飲用經過如此處理的飲水,表現了較高的日增重和較好飼料利用率。 試驗由國立豬育種研究所進行,采用了160頭混合性別的斷奶豬。試驗用豬是皮特蘭公豬和大白X德系長白母豬的雜交后代,平均體重9.8千克。對這些豬的一半喂以經電化學處理的飲水,對另一半豬則喂以供公眾飲用的普通水。 對飽和食鹽溶液進行電解處理,使其中產生帶電荷的鈉離子和氯離子,然后將此飽和鹽溶液加入飲水之中。這些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驅使這些離子移向相對的一極并與水發生反應,導致產生酸性和堿性產物。副產物則包括臭氧,而臭氧則可使飲水發生氧合作用。 進行這種處理的理論認為,水解過程能夠殺死水中存在的細菌,而所產生的氧合活性水能促進幼豬的代謝過程。水加工過程中產生的酸性副產物可在外部(飲水處)和內部(腸道內)起著消毒劑的作用。 這些看法看來得到了德國研究的支持。飲用活性水的斷奶豬平均日增重363.2克,直到體重達到13.8千克。對照豬的生長率平均低5%,為每天345.1克。在為期40天的試驗期末,飲水處理組斷奶豬的體重平均比對照組仔豬大0.6千克,其飼料利用率也優于對照組(試驗組為1.94,對照組為2.12)。 學者們認為試驗結果表明效果非常明顯。二個組的豬都受到了圓環病毒的感染,飲用活性水的仔豬,采食量平均比對照豬少3%,飼料利用率比對照豬優9%,每千克體增重的飼料成本平均比對照豬低6%。向本試驗供應設備的瑞士BioQuel公司宣稱,瑞士和加拿大的豬場中安裝了活性水處理設備后,豬的性能都得到了相應的改善。 當然,飲用水的水解決不是一項新技術。過去認為這會加強動物的代謝活動。但是,據稱,德國的試驗是歐盟以科學方法在豬場中進行的首批試驗之一。進行這一試驗的學者們指出,這一處理系統可能代表了商品豬企業的一項重大改進。根據制造商的數據,具有1000升電解溶液生產能力的商業工廠可能耗資13000瑞士法郎。如果向飲水中的添加率為3%,則這一量的溶液足以每天處理33000升的飲水。包括折舊在內的成本為每處理一升水耗費0.03瑞士法96。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