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飼料生產形勢
上半年,在養殖業加快恢復發展形勢的帶動下,全國飼料工業產量快速增長,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預計上半年全國飼料總產量5900萬噸,同比增長11.2%。其中,配合飼料4540萬噸,同比增長13.3%;濃縮飼料1120萬噸,同比增長4.5%;添加劑預混合飼料240萬噸,同比增長5.9%。
配合飼料增長迅速,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 隨著養殖業由一家一戶散養方式向標準化規模飼養方式轉變,農戶越來越多地使用商品化配合飼料和濃縮飼料。上半年豬飼料總產量1940萬噸,同比增長12.7%;蛋禽飼料1150萬噸,同比增長6.5%;肉禽飼料1900萬噸,同比增長20.5%。
原料價格居高不下,企業利潤持續下滑 受全球能源、糧食價格上漲影響,飼料原料和多種飼料添加劑價格均出現不同程度上漲。今年1月份~6月份,玉米、豆粕、蛋氨酸等各主要飼料原料同比平均漲幅為43%,而同期豬、肉禽、蛋禽等配合飼料產品同比平均漲幅為25%。飼料生產企業處于原料價格持續上漲和穩價保市場的困境中,利潤空間越來越小。
企業規模優勢更加明顯,小企業生產經營陷入困境 根據中國飼料工業協會信息中心跟蹤企業數據顯示,1月~5月份,月產量在10萬噸以上的規模企業,平均增幅達到49%;月產2萬噸~10萬噸的企業平均增幅27%;月產0.5萬噸~1萬噸的企業平均增幅13.4%;月產量在5000噸以下的企業,平均增幅10.5%。進入6月,隨著市場供求的影響和飼料生產企業審查辦法的嚴格實施,有三分之一左右月產量幾百噸的企業處于停產狀態,而行業內一些優勢企業繼續呈強勢擴張的態勢。
下半年,隨著我國降低豆粕進口關稅政策作用的顯現和市場自發的理性調整,預計豆粕價格將在8月后期開始有所回落;磷酸氫鈣災后恢復生產和相關替代產品的使用也將促使一些礦物質飼料添加劑價格出現回歸;其他飼料原料價格雖將繼續保持高位運行,但繼續上漲的空間不大。
飼料工業發展面臨的挑戰
飼料工業上聯種植業,下聯養殖業,是養殖業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相對于養殖業來講,飼料工業的壓力和風險更大,特別是中小飼料企業,將面臨以下幾個方面的壓力。
消化飼料原料價格大幅上漲的能力弱 受倉儲和資金的制約,中小飼料企業普遍缺乏原料儲備能力,在飼料原料價格漲幅高于飼料產品漲幅的情況下,如果持續時間較長,中小企業面臨的壓力將遠遠高于大型飼料企業。
融資壓力大 與其他行業的中小型企業一樣,飼料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仍然面臨資金緊缺的壓力,憑借自身積累特別是在行業競爭日益加劇的今天,難以滿足自身發展的需求,金融貸款受種種條件的限制,在現有的條件下也很難有所突破。
管理挑戰多 中小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由于許多企業不能根據企業的發展改變原有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機構,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就會在內部滋生問題,原有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人員往往會成為制約企業進一步發展的因素。我國中小企業的管理困境其實是多方面的,包括管理人員、管理制度、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文化等,要保持企業的持續快速發展,中小企業就必須根據自身的變化不斷進行管理變革,但實際上大多數企業難以有所突破。
競爭力不強 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首先面臨的就是產品的競爭。中小企業生產的產品一般比較單一,同質化現象比較嚴重,質量安全水平與大企業也有一定差距,社會競爭優勢不明顯。其次是人才競爭。中小企業由于自身條件的限制,往往很難留住所需人才,導致在產品創新方面大大滯后于大型企業。第三是信息競爭。大多數中小企業因實力不足或重視程度不夠,在信息化建設方面遠遠落后于大型企業,掌握的信息往往局限于一定的范圍,且所需的信息往往也不能及時獲得。
促進飼料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幾點考慮
改革開放30年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中小企業發展,制定出臺了一系列方針政策,支持和引導中小企業發展。中小企業的興起,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創造了一個多元競爭、充滿活力的市場環境,促進了市場配置資源基礎性作用的發揮。一是中小企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越來越大。2007年,我國中小企業總數達4200多萬戶,占全國企業總數的99.8%,經工商注冊的中小企業總數為460萬戶,中小企業創造的產品和服務價值相當于國內生產總值的60%左右,上繳稅收約為國家稅收總額的53%,生產的商品占社會銷售額的58.9%。在40個工業行業中,中小企業在27個行業中的比例超過50%,在相當一部分行業超過70%。二是中小企業成為擴大就業的主渠道。中小企業提供了75%以上的城鎮就業崗位,農民工相當一部分在中小企業就業。三是中小企業是技術創新的生力軍。我國66%的發明專利、82%以上的新產品開發都是中小企業完成的。四是中小企業發展推動了經濟結構調整和優化。不少中小企業已經從早期的初級加工、建筑、運輸、傳統商貿等領域,向基礎設施、機電制造、高新技術等領域拓展,越來越多的地區中小企業形成了產業集群。中小企業已經成為推動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以及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力量。
要與農牧業科研機構緊密結合,發揮后發科技優勢 我國飼料企業技術研發工作起步較晚,總體水平不高,中小飼料企業受資金、人才因素制約,科技水平更低,突出表現為研發投入少,產品低檔次和同質化,市場競爭力弱。要改變這一現狀,中小飼料企業必須將科技創新和推廣應用放在優先位置,著力提升產品科技含量。要建立學習型企業,形成全員不斷學習科學文化的企業氛圍,增強企業發展的原動力。要加強與農牧業科研單位的合作,依托具有創新優勢的現有中央和地方科研力量和科技資源,以飼料產品為單元,創新一個或若干個優勢產品,盡快扭轉“跟風走”的被動局面。要借鑒飼料企業集團研發和推廣應用飼料科技的運行模式,開展技術創新活動,依靠發揮后發科技優勢,追趕和超越大企業。
要與現代畜牧業發展緊密結合,發揮適應性強的優勢 當前我國現代畜牧業正在加快發展,畜牧業規模化程度不斷提高,產業化加速推進,區域化進程加快發展,畜牧業生產效率明顯改善。飼料工業是現代畜牧業的重要支撐,作為飼料生產主體的中小企業,必須緊跟現代畜牧業加快發展的節奏和步伐,針對畜牧業結構而優化飼料生產結構,適應現代畜牧業營銷模式而改進服務方式。近年來,標準化規模養殖和特色養殖發展很快,中小企業要抓住機遇,充分發揮自己貼近市場、貼近農民的優勢,發揮“船小好調頭”的靈活性,緊跟市場需求變化,生產適銷對路產品,提供優質服務,搶占市場先機,提高生產效益。
要與當地資源緊密結合,發揮布局廣泛的優勢 我國幅員遼闊,生物多樣性強,適合多種糧食、經濟和飼料作物生長,地方飼料資源豐富。這一資源分布決定了中小飼料企業不一定都生產玉米、豆粕型配合飼料,要善于研究當地飼料資源的營養成分,按照科學配方理論,生產最低成本的配合飼料。中小企業大多是本地企業,最熟悉和了解本地情況,具有生產地域性獨特飼料的資源優勢。要充分發揮產品供應半徑短、產銷直掛的優勢,按照添加劑預混合飼料、濃縮飼料和配合飼料的供應特點,創造性地生產帶有本區域特色的高效、低成本飼料產品,形成特色優勢品牌,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
要與農業產業化經營緊密結合,發揮中軸產業的優勢 農業產業化經營是引導農民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力量,也是涉農企業發展的方向。在這方面大型飼料企業已經探索出很多具有借鑒意義的發展模式和成功經驗。國家對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不僅支持大企業發展產業化,而且鼓勵中小企業、農民合作組織等市場主體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中小飼料企業要增強社會責任,加快與農民結成更加緊密的利益共同體,讓農民真正成為自己產品的可靠用戶,更多地分享產業化經營成果。中小飼料企業要將眼光放得更遠一些,視野更開闊一些,引入現代企業制度和先進的管理理論,在做精做強企業的同時,進一步充分發揮自身上聯種植業、下聯養殖業的紐帶作用,在產業鏈上做文章,做產業鏈的組織者,面向兩種資源和兩個市場,將養殖戶組織起來,走專業化分工、貿工農一體、產供銷緊密銜接的產業化發展道路。
要與大企業發展戰略緊密結合,發揮終端網絡的優勢 近年來大型飼料企業發展戰略出現了一些新的調整和變化,大企業在擴張過程中更多地采取并購、合資、合作等靈活的方式,單純依靠新建的擴張模式逐漸減少。這種變化表明,大企業和中小企業的競爭已經達到了爭取要素、資源和市場更高層次的競爭。中小企業要想在這種更高層次的競爭中求得發展,一方面要認真研究飼料工業大企業發展戰略,既要充分分析大企業的優勢和特點,又要分析自身的長處和特色;既要認清并購是進入飼料更高平臺的一條捷徑,又要認清中小飼料企業仍然是主體的客觀現實,堅持以我為主,繼續發揮網絡終端、直接面對消費者的優勢,在比較優勢中不斷發展自己。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飼料信息網絡和中國飼料工業協會對外合作與交流的共性平臺,與大型企業同時占有生產信息和技術發展趨勢,在與大企業競合、聯合、合作中處于平等地位,在競爭中實現共贏。飼料工業協會要進一步發揮服務功能,積極開展信用擔保、技術支持、市場開拓、國際合作、人員培訓和管理咨詢服務,全面提升中小飼料企業發展能力。 (中國畜牧獸醫報 作者:農業部畜牧業司司長、全國飼料工作辦公室主任 王智才)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