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全球的目光都因奧運而都聚焦中國,中國正舉世矚目!電視、網絡、報紙等媒體也都被奧運資訊所包攬,貌似其他的新聞都沒有了!但關注財經方面信息的人或者說關注我們畜牧業的應該都注意到了這么一則消息:“高盛近期斥資2億至3億美元,在中國生豬養殖的重點地區湖南、福建一帶一口氣全資收購了十余家專業養豬廠”。
每一次重大的經濟轉型,必定有新興行業的伴生。而今天,養豬,變成無上光榮的字眼。也把養豬的企業,推上風口浪尖。高盛作為世界最著名的投行之一,其一舉一動使得其備受證券界所關注,高盛布局養豬業,是為了掌控整個豬肉產業鏈,吸取其中的平均利潤,還是只是把豬當成是一種期貨,囤積居奇,攫取取利差?
由于受美國次按危機影響,高盛作為投資機構的經營狀況所受影響較大,如何布局投資成為高盛尋求資金回報的重要問題。從中國的情況來看,CPI高企、PPI不斷上升、經濟下行趨勢比較明顯。而在中國這個市場中,高盛對農業、食品行業的投資可謂較為明顯,在2006年6月,以高盛集團為實際控制人的香港羅特克斯有限公司(RotaryVortex Limited,以下簡稱“羅特克斯”)就開始加大入主中國屠宰及肉制品加工領域規模最大的公司雙匯發展,后來終于如愿以償,成功成為雙匯發展的第二大股東。之后又加大了對另一食品加工業巨頭雨潤的參股投資。 以前,經常有媒體以“大學生回家養豬”,“研究生回家養豬”等事件作為新聞,現在,世界上最著名的投資銀行,竟然也開始深入到中國農村養豬了。 “高盛養豬”再次敲響了我國農業安全的警鐘。
可以想象,從品種的引進,農產品的加工,到設備的開發以及出口渠道的建立,一旦農業生產的每一個環節都離不開國際資本,我國農業的發展就必將受制于人。而且,國際資本逐利性表明,一旦這個領域變得無利可圖,它就會在這個產業崩潰的前夜立刻撤離,留下的,只有一地雞毛。如果說農業生態環境的惡化和耕地、水資源的有限性是我國農業安全的內憂,那么,以“高盛”為代表的跨國企業的大舉進入,則無疑是一種“外患”了。我們要對外資滲透中國農業的舉措保持高度警惕。在產業投資政策上,一定要把農業掌握在自己手里。”
不過,可惜的是,在GDP的驅動下,許多地方政府正忙于招商引資,即便是海外淘汰下來的夕陽工業、垃圾產業,也不假思索地攬入懷中,而許多國有銀行和商業銀行,則熱衷于大項目、大集團,對于農業,這個總是與貧窮聯系在一起的產業,似乎一點也不入他們的法眼。面對資本的全球化,我國農業倘若沒有警惕,缺乏農業自主發展的謀劃,地方政府和金融機構仍一如既往地漠視農業產業化,那么,農業領域的改革開放,就很可能演變成一場國際資本的盛宴。
高盛染指豬肉產業鏈條解析設計
上述內容由本人整合于各大媒體報道
對此我們畜牧業的人士不得不進行研究、思考,我們行業即將面臨的挑戰是如此的嚴峻,一旦我們行業都像現在的中國股市一樣被大量外資“熱錢”進入控制,那么后果將不堪設想。
奧運加油,中國加油,畜牧人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