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2359|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養豬業應規模化養豬與農戶飼養并舉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8-8-14 09:48: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color=blue][size=3][color=black]我國改革開放30年來,以分散的農民養豬(小生產者的養豬方式)為主,規模養豬為輔(分散養豬占70%~75%,規模養豬占25%~30%)的養豬業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不僅發展的速度快,在豬的質量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不少問題,比如我國縣級以下的畜牧獸醫機構以及種豬繁育體系和技術服務體系形同虛設,不結合我國的國情過分要求提高豬的瘦肉率,盲目地、大批量地從國外引進種豬,檢疫技術及工作又跟不上大批量引種的需要,結果在引種的同時也將國外的豬病帶進了國內。還有養豬信息不順暢、不準確,農民缺乏與市場溝通。[/color][/size][size=3][color=black]  從目前情況看,國家采取的措施已經呈現出一定的效果,但是發展我國養豬業非常重要的戰略性問題并沒有解決。在今后相當一段時間內,我國養豬業的發展究竟是以依靠農戶分散養豬和小規模專業戶養豬為主,還是以發展規模化豬場和小區集中養豬為主,是需要認真論證的大事。因為這關系到農村發展、豬肉的長遠生產和供應以及我國養豬業的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性問題。[/color][/size]
    [size=3][color=black]  有很多理由認為應該發展規模化、集約化的豬場,因為它是實現現代化養豬的基礎。這種豬場便于控制和管理,可以提高養豬的生產效率和勞動效率;而家庭養豬太臟,影響農村的環境衛生,要建設新農村必須改變家庭養豬的方式。也有人說,農村現在的勞動力大部分都到城市打工了,農村已沒有人養豬了。還有人認為,分散的千家萬戶養豬無法實現養豬現代化,也不利于市場的發展。因此,農村家庭養豬不需要再發展、重視和扶植了,這些意見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全面。[/color][/size]
    [size=3][color=black]  實踐證明,我國養豬必須走多元化的道路。要以農戶分散養豬和小規模專業戶養豬為主,同時適度發展中規模養豬,少量發展大規模養豬,并以企業和私人養豬為主,國家控制一部分專門用于育種、保種的豬場,還可以發展一部分在特定的繁育體系中的原種豬場等。在我國飼料、防疫、養豬技術、獸藥、環境保護、種豬供應系統等技術有待進一步發展和提高的情況下,千家萬戶養豬還應該是我國豬肉源的主要提供者。當然其結構比例可根據發展情況進行調整。養豬業以千家萬戶分散的小規模養豬為主,適度發展中大型豬場的發展道路是50多年來我國在實踐中總結出的一條成功經驗。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后,每當限制農民私人養豬,我國市場上豬肉的供應馬上就會出現嚴重的短缺,一旦放開只需要不足一年的時間,市場上就會出現豬肉供給充足的景象。這些經驗和教訓至今還歷歷在目。實際上我國這次豬肉短缺的主要原因就是農民養豬大量退出市場。不少人將豬肉短缺的罪過推到“千家萬戶養豬太分散,隨意性太大而無法控制”,這種看法顯然是片面的。[/color][/size]
    [size=3][color=black]  農民養豬的潛力是非常大的,如果我國有1億戶農民養豬,每戶農民一年只要出欄3頭豬,那么每年就可以向市場供應3億頭豬,而生產這3億頭豬不用專門的、大量的固定資產投資,所用的糧食只有中大規模養豬的一半左右。況且農村養豬基本上是不用專門的勞動力的,主要是農村的半勞動力和閑散勞動力。若規模稍大一點,豬舍建設投資也不用太大,有一兩個勞動力養豬就足夠了,而精飼料需要量卻可以比中大規模養豬少一半左右。此外農民分散養豬有利于發展生態養豬,實現農牧結合,以充分利用豬糞肥,養豬用水量少,對保護環境和發展沼氣等可再生的生物能源十分有利。當然我們還需要發展中大規模的養豬場以保證生產更多豬肉的種源需求,也利于先進養豬技術的普及和帶動農戶發展養豬,這是我國養豬業可持續發展必需的種源和技術基礎。[/color][/size]
    [size=3][color=black]  農民分散養豬和小規模養豬是需要國家扶植的,特別是農民養豬,必須使他們能有利可圖。沒有好處,農民是不會去養豬的。其次在豬病的防治、優良豬種的提供、豬苗的供應、先進養豬技術的推廣、沼氣的利用技術、青飼料種子、養豬市場信息、銷售渠道等等,都需要很好解決。特別是豬病防疫體系、市場信息和技術推廣體系要以政府為主導來解決。有些問題則可以通過民辦養豬協會解決,也可以通過“公司+協會+農戶”模式解決。根據目前的情況農民養豬的積極性受到很大挫傷,因此需要做好動員和引導工作,主要是解決農民養豬的市場風險和豬病風險兩大后顧之憂。[/color][/size]
    [/color]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08-8-14 10:28:51 | 只看該作者
    樓主說的全是農民的心聲呀
    希望有更多的人來關注農民養豬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9 07:00,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霍城县| 龙江县| 玛沁县| 辽源市| 方城县| 木里| 德州市| 沈丘县| 呼玛县| 资兴市| 贞丰县| 海晏县| 桂阳县| 邢台县| 萨迦县| 汉源县| 桦南县| 工布江达县| 长岛县| 昌图县| 申扎县| 扬州市| 合肥市| 始兴县| 陈巴尔虎旗| 诏安县| 新安县| 靖江市| 娄底市| 香港| 盐边县| 曲靖市| 淮阳县| 神池县| 新丰县| 西乡县| 神农架林区| 永济市| 邳州市| 通化市| 武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