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禽生產中大腸桿菌病日趨嚴重,給廣大養殖戶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目前防治大腸桿菌病的主要方法仍然是藥物控制。由于環境污染嚴重、大量使用抗菌藥物以及藥物使用不合理造成很多致病性大腸桿菌對多種抗生素產生耐藥性,防治效果不理想且易復發。用藥敏試驗對禽致病性大腸桿菌進行耐藥性檢查,篩選出高敏藥物,以確定合適的劑量、合理的療程。對禽大腸桿菌病的治療具有重要意義。但在大量藥敏試驗中發現,通過藥敏試驗篩選有效治療藥物對指導臨床合理用藥存在諸多問題,養殖戶不可盲目依賴藥敏試驗。
1 藥敏試驗與臨床效果不符
禽大腸桿菌的藥敏試驗結果有時與臨床藥效相差很大,常出現敏感藥物無效,而不敏感藥物有效的情況,究其原因很復雜。
(1)體內藥敏與體外藥敏有差異。因為體內與體外環境不同,有時大腸桿菌可以利用體內的一些物質生成抵抗抗生素的成分,使抗生素失效。出現體外敏感,而體內耐藥的情況。
(2)禽大腸桿菌易激發于其他疾病,一般藥敏試驗分離培養只限于需氧菌,對于病毒,對氧和培養基有特殊要求的病原菌就培養不出來。如果這類病原是致病主要原因的話,藥敏結果與臨床效果肯定有差異。
(3)藥敏紙片或藥物濃度的變化和失效造成的假陰性。
(4)用藥的劑量與藥敏試驗的實際劑量有較大的差異或給藥的途徑不當。?
可見藥敏試驗結果的準確性受各種因素的影響,有藥敏試驗中的原因,也有分離大腸桿菌的原因。對藥敏試驗中的原因,可結合抗生素的藥效、藥代及穩定性的特點使用藥物。對于分離菌本身的原因,即繼發性大腸桿菌病,應結合臨床發病特點,分清主次,找出病因根本,單純防治大腸桿菌病往往并不奏效,應同時消除其他致病因素,標本兼治,這樣才能有效預防并治療大腸桿菌病。
2 藥敏試驗無法篩選出雞治療大腸桿菌的藥物
藥敏試驗中分離的大腸桿菌對所有常規所用藥物都不敏感,這種情況越來越常見,給臨床治療和預防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大腸桿菌對藥物的耐藥性。遇到這種情況可以考慮增加一些老藥進行藥敏試驗(如土霉素、
四環素等),因為有些在臨床上已經長期不用的老藥有時反而見效。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