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數據顯示,豬肉價格已經連續21周小幅下降,而飼料價格則增加了一倍,加上勞動力成本的上漲,業內人士表示,一頭200~300斤的豬現在只能賺到100元錢左右,此前這一利潤至少能有400元。曾經的“金娃娃”養豬業正在逐漸褪去高利色彩。
來自中國畜牧業信息網的消息,日前,農業部畜牧司司長王智才在出席一個論壇時表示,今年2月份以來,豬肉平均價格已經連續21周小幅下降,豬肉價格比今年以來最高價格下降了9.7%。
中國畜牧業信息網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7月中旬,全國豬肉(精瘦肉)平均價格為每斤13.97元,豬肉價格連續10旬降低。其中6個省(區市)價格有所提高,13個地區豬肉價格不變,12個地區豬肉價格下降。
與豬肉價格小幅下降相比,生豬飼養大省湖南、四川的毛豬收購價則大幅下挫。湖南天心原種豬場經理高峰對《第一財經日報》說:“毛豬的價格原來每斤9元左右,現在只有7元多。”四川正原豬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楊光希也表示:“毛豬價格下跌了很多,春節前價格最高的時候9元/斤,現在平均價格每斤7元不到。”
豬肉價格下降的背后是生豬出欄量的明顯增加。王智才指出,應該注意母豬存欄增幅過大,數量較多,要適當予以控制,防止明年生豬數量過多,引發價格下滑。今年6月底生豬存欄同比增長10.6%,出欄同比增長4.8%,能繁母豬存欄同比增幅超過20%,占生豬總存欄比重的10.8%。王智才還說,生豬的規模養殖發展迅速,6月份規模養殖戶生豬存欄同比增長16.9%,出欄增長17.6%。
供給量的增加并沒有引起消費量的水漲船高。楊光希說:“豬肉價格上漲以后,豬肉的消費量下降十分明顯,最近有些地區不少工廠關門,再加上通貨膨脹,使豬肉購買能力進一步削弱。”
飼料和勞動力成本上升是影響生豬養殖企業利潤水平的另外兩個因素。高峰介紹,去年3~4月,一噸豬飼料的價格在2300~2400元之間,現在已經漲到4000多元一噸。楊光希表示情況類似,四川原來豆粕(3313,-34.00,-1.02%,吧)一噸2500元,7月份漲到5050元一噸,進入8月后,豆粕回落到4200元一噸,但是上漲幅度還是很大。
在勞動力成本方面,由于物價上漲,雇用工人的支出從每月1000元上調到1100元。中國畜牧業協會的一位工作人員說,以前30元一天可以雇到一個飼養工人,現在要50~60元,不然雇不到人。
高峰說,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初行情好的時候,一頭豬可以賣到2000多元,現在只能賣1400元。楊光希對記者吐苦水:“一頭豬去年賺400元并不難,現在只能拿到100多元。”王智才透露,目前出欄一頭豬平均盈利在200元左右,但每頭豬的利潤與年初的450元相比,下降了250元。
對于“養豬業的拐點是否來臨”的判斷,中國畜牧業協會上述人士并不認同,他認為目前養豬業面臨的困難主要來自于飼料和勞動力成本的上升。中國畜牧業協會豬業分會今年10月將召開專門的會議研究養豬企業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他強調雖然豬肉價格連續下降,但是與去年同期相比,價格仍然處于一個較高的位置。
楊光希則表示,養豬業一直都存在景氣周期,現在豬肉價格的下降是一種正常的波動,他說這一次調整對于有實力的企業來說是一次機會,隨著養豬成本升高和利潤下降,散戶養殖的數目會減少,優質企業可以利用這個機會擴大飼養規模。楊光希相信天氣轉涼后,豬肉消費量會逐漸增加,生豬養殖形勢會出現好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