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湖北宜城市近16年來最大的一場雪,冰天雪地、寒風呼嘯,山里人躲在屋子里不敢出門,可劉猴鎮錢灣村的王洪全卻一反常態,出人意料地把這些種豬趕出豬舍,讓它們在雪地來回里走動。 記者:“下這么大的雪把它放出來,不怕凍著它呀?”
王洪全:“不怕,我們這是個種豬場,因為這個豬它就要經常鍛煉,就是不管是晴天,下雨,下雪我們都給它搞出來運動一下。”
王洪全:“環境太好了以后,它就抵抗能力太差了?!?
在這個種豬場里,最貴重的莫過于這頭種豬。別看它只是一頭種豬,名氣卻不小,是2005年度湖北省畜牧局組織的種豬拍賣會上的冠軍。它被王洪全花8萬元買過來后,每天都得單獨訓練,時間相對要長。
王洪全:“給它太搞好以后的話,稍微有點冷它就受不住了,就凍壞了,像人一樣,不能讓它太嬌了,還是平常多鍛煉?!?
王洪全:“鍛煉好了以后,它的品質比較好,配種配的很多?!?
當時王洪全在拍賣會上,競拍到這頭“種豬冠軍”后,如獲至寶,趕緊雇請專車拉回種豬場,加運費共花了8萬元。王洪全購買一頭“天價種豬”,成了山里的特大新聞,村民們紛紛來到種豬場,想看個究竟。
村民 萬承云:“一頭種豬買回來值8萬元錢,那兒站的也是人,這兒站的也是人,對面也是人,院子里也是人,都看著他笑?!?
種豬場副場長 楊軍:“到處都是人,蠻多,起碼都有100多人。”
王洪全要的就是這個效果,至今談及它的這頭冠軍種豬,依然津津樂道。
王洪全:“你看這個冠軍豬吧,它體型好,這個主要它就是說它吃的少,長的快。別的豬吃三斤多要長一斤肉,它這個豬吃兩斤就長一斤。”
冠軍種豬不負厚望,平均三天采一次精液,采一次可以配十頭左右的種母豬,進場兩年多時間,從一代到三代,靠它繁殖種母豬1.3萬頭,王洪全自留3千頭,銷售1萬頭,收入1千多萬。
王洪全2003年的時候還在宜城市區開辦汽車修配廠,年賺百萬還當選為市政協委員,這年冬天,他參加市政協會議,委員們呼吁盡快淘汰傳統老母豬。當年湖北全省都在改良生豬品種,王洪全腦子里靈機一動。
王洪全:“因為這個品種改良遲早都要搞的,就是說誰搶占先機,誰能贏得這個市場?!?
山里人自古就有養殖母豬的習慣,可養的都是傳統老品種,產崽不多、市場疲軟。一旦全面改良品種,就需要大批的優質種母豬。
于是,王洪全賣掉城里的修配廠,于2003年冬天回到鄉下開辦了這個種豬場。
王洪全:“我們剛養豬的時候,我們就住在這個小房子里面,那時候連玻璃窗都沒有,那時候也是下大雪?!?
2004年3月,他從湖北省畜牧良種場引進2公10母共12頭三元雜交種豬。
王洪全:“3月12日拉回來的,到8月份的時候產仔就產了100多頭,光種豬就產了五六十頭?!?
誰知山里人都是沿用傳統品種,對王洪全培育的新品種拒之門外。剛開始王洪全并不著急,全由自己的種豬場喂養;可到了2005冬天的時候,種豬越來越多,超過了2000 頭,達到養殖場的容量極限。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