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委八屆八次全會開啟“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大討論活動,是在河南經濟社會發展關鍵階段的關鍵之舉,既是對改革開放三十年,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河南經濟社會發展成績與經驗的總結,又是在新形勢下河南經濟社會大崛起、大跨越、大發展的動員和鼓勁。
8月2日記者來到雙匯集團進行采訪,雙匯集團董事長萬隆對這次大討論活動,深有體會地說,解放思想是經濟發展的助推器,更是雙匯立于不敗之地的法寶。省委八屆八次全會的召開,思想解放大討論的開展,非常及時,它必將成為雙匯國際化戰略的強大精神動力。
一個從1984年資產僅468萬元,負債卻超過536萬元到2007年,總資產近70億元,銷售收入突破300億元,短短20多年,雙匯集團走完了國外大公司需要上百年的發展歷程,不得不說雙匯集團創造了肉類產業史上的一個傳奇。
對匯集團的這種崛起,萬隆說,雙匯集團在20多年的改革開放當中能夠快速發展,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堅持對外開放,引進資金,進行產權和股權的改造,實現產權和股權的多元化。“雙匯改革這20多年來,就是圍繞產權多元化,不斷地發展壯大。漯河是個小城市,漯河資金和銀行的實力都是有限的。20多年來,我們吸引了好多外商來投資雙匯。現在,參與雙匯投資的有6個國家和地區的16家外商。另外雙匯集團通過上市引進內資10多個億。外資加內資,我們有二三十個億的外部資金,實現了快速發展。”
雙匯集團先后與美、日、德等6個國家和地區的16個企業合資建成30多家公司,為雙匯的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后勁。在對國際市場的開發上,雙匯因地制宜,針對新加坡、俄羅斯等地的特色,專門打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肉制品。正是對市場的不斷創新,使得雙匯的企業競爭力所向披靡。目前雙匯已在美國、德國、日本、新西蘭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了商標注冊,產品暢銷28個國家和地區。
正是有了這種改革、創新、進取的精神,20多年來,雙匯集團業績經過多次連跳之后,迅速崛起成為國內肉制品加工的龍頭企業,實現利稅150多個億,安排員工4.5萬人,發放工資50多億元。同時,雙匯的崛起,也帶動了農業的發展。目前,該公司每年消耗3000多萬頭生豬、50多萬頭黃牛、30萬噸雞肉、5萬噸雞蛋、5萬噸植物蛋白。每年通過養殖業轉化糧食900多萬噸,實現了工業反哺農業,帶動農業,支持農業,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業結構的調整。
面對如此傲人的成就,雙匯人沒有沾沾自喜。河南省委八屆八次全會的召開,更點燃了他們發展的激情。站在新的起點上,他們又開始了超越自我的升華:到“十一五”末年屠宰生豬達到2500萬頭,肉制品150萬噸,銷售收入達到500億元,肉類產量進入世界前三強,實現雙匯的國際化。
雙匯集團的成功向全體河南人樹立了一個堅實的信念——河南雖然沒有沿海的優勢,但在加工農產品方面卻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在這個優勢上,只要我們自覺主動地解放思想,破除小農意識,一樣能夠做出大產業,涌現出很多大企業和企業集團,成為河南在區域經濟競爭中一個個重要的砝碼。(中新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