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經濟信息聯播):首先繼續關注我們經濟頻道“聚焦經濟熱點”特別報道,今天我們關注的是老百姓們都很關心的物價問題。經濟學界看物價變化有個常用的指標,那就是看豬肉價格。因為豬肉價格向下關系百姓生活,向上與糧食、農業以及能源緊密相關。去年初,我國豬肉價格創下了近10年來新高,不過最近,全國豬肉價格普遍出現了回落。
記者:這里是北京西四環的一家批發零售市場,我現在是在鮮肉廳,這里的商戶告訴我,從今年五月份到現在,他們的生意好了很多,豬肉的價格也便宜了不少。
商戶說:“現在應該說比春節便宜兩塊多錢,現在是16塊錢1公斤。”
市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7月初,這里白條豬瘦肉的平均價格是每公斤20.4元,而昨天降到了19.4元,下降幅度為4.9%。據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今天公布的最新監測數據,上周全國36個大中城市集市、超市豬精瘦肉平均零售價每500克為14.38元,與前一周相比下降0.13%。
北京岳各莊蔬菜批發市場工作人員李革說:“主要還是貨源充足,還有天氣的原因,老百姓的飲食結構也有所調整。”
豬肉價格之所以備受關注,是因為在造成我國物價上漲的因素中,食品占比最高,如去年全年物價上漲4.8%,食品上漲就占到了4個百分點,而在食品價格中,豬肉占比又達到了近一半。從2006年下半年以來,我國豬肉價格不斷走高,而這和糧食價格上漲密切相關。一般來說,肉糧比例,也就是生豬的出售價格和糧食價格的比例高于6:1時,農民養豬才能盈利,而2006年生豬價格走低糧價走高,肉糧比例一度降到了3:1,生豬養殖量開始大幅減少。為了鼓勵生豬養殖,去年國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上最近糧價走低,按照今天的價格計算,肉糧比已經達到8.2:1。由于生豬生產周期一般為9個月左右,因此預計今年8、9月份,將是生豬上市高峰期,豬肉價格有望進一步回落。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