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終于對去年肆虐國內養豬業的豬“高熱病”的主要病因作出了權威的結論。4月3日,農業部下發了農醫發[2007]10號文件《農業部關于做好2007年豬病防控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指出,經科技攻關,在病豬體內發現了高致病性藍耳病變異病毒株,證實疫情主要由一種該病毒新的變異株引起。
農業部的通知要求,各地須在5月中旬豬病高發季節到來前,完成高致病性豬藍耳病、豬瘟等主要豬病免疫和強化免疫工作,確保養豬業的健康發展。
專家們大多表示認同藍耳病變異株是去年豬“高熱病”的主因,并引發了各種混合感染。許多專家表示去年豬“高熱病”造成如此大的損失,除藍耳病變異株是元兇外,傳統疫病也在這場豬業浩劫中擔當了幫兇的角色。當前養豬業必須在解決傳統疾病的基礎上,再去解決新問題。農業部的通知亦強調要強化豬瘟等主要豬病的免疫。
農業部種豬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廣州)樊福好博士對此則有不同意見:“去年10月后發生的豬‘高熱病’的流產癥狀與藍耳病很相似,但10月前的豬‘高熱病’,我仍然認為是‘3P綜合征’。”
滅活苗:不一定靈
通知中農業部推薦使用高致病性藍耳病滅活疫苗。但對滅活苗的使用,專家的意見不統一。
“農業部的推薦意見是建立在實驗結果之上的。對藍耳病變異株,滅活苗有一定效果,進口或國產的弱毒苗則沒有效果,這個結果在今年正月就出來了。”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農業部選擇滅活苗的原因。
“在藍耳病領域中是否使用疫苗還存在很大爭議,三分之一的人認為有用;三分之一的使用者沒有感覺;還有三分之一在罵娘。”很多專家都不主張使用藍耳病疫苗,無論是弱毒苗還是滅活苗。但同時也認為農業部的意見有一定道理,從安全角度及當前市場反映情況來看,滅活苗的安全性較高。
樊博士也認為,使用藍耳病弱毒疫苗可能會因疫苗本身、群體免疫水平及免疫程序等問題導致很大的效果差異,其中后兩者關系較大。現行的弱毒疫苗若接種陰性豬群,則會產生生產上的問題,在沒有PRRS流行的豬群對母豬進行PRRS的免疫會導致產活仔數減少、死胎及木乃伊胎兒增多;接種陽性豬群(或藍耳流行豬群),則不會產生問題,相反可能會產生保護作用。
從理論上說,滅活苗使用后不會產生安全性問題,只能刺激豬機體產生體液免疫反應,對清除PRRSV感染的巨噬細胞是無能為力的。因此,企圖僅僅依靠滅活苗的免疫給豬機體建立牢固的免疫力是遠遠不夠的。
從現實情況來看,PRRS的弱毒苗問題較多,但滅活疫苗也存在滅活不徹底的危險,廣東汕頭、湖南郴州、福建福清等地均發生了母豬懷孕60天后注射藍耳苗后發生嚴重流產的事件。
@@007: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