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是農業大國,以農為主,以前是以種植業為主,現在主要體現在畜禽業的發展上,其中養豬業的反展就體現的更為明顯,所以研究豬病的流行學進展就變得更加有意義了。
當前豬病流行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老疫病仍存在 隨著我國集約化、規模化養豬業的發展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流通渠道的增多,造成了疫病流行的客觀條件,導致一些已控制的傳染病,如水泡性疾病、豬瘟(HC)等又重新抬頭,呈擴散之勢。
2、新疫病不斷增多 近年來,我國養豬業發展迅速,從國內、外引進種豬的品種數量增多。由于缺乏有效的檢測手段,致使如豬繁殖呼吸綜合征(PRRS)、豬增生性腸病(PPE)、豬斷奶后多系統衰渴綜合征(PMWS)等疾病傳入我國。目前雖在部分地區出現,但具有很大潛在危險,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3、多病原混合感染 現在豬發生疾病,多為多病原混合感染如仔豬腹瀉,通常是仔豬黃痢、白痢,豬傳染性胃腸炎、豬流行性腹瀉等疾病混合感染及環境因素影響等而引起。這種多病原的混合感染,給診斷和防治帶來困難。要求診斷分清主次,現場與實驗室檢驗綜合分析,才能作出正確診斷。
4、繁殖障礙綜合癥普遍存在 由于不同病原引起的豬繁殖障礙綜合征普遍存在。已證實與該綜合征有關的疫病有30種以上。當前危害較大的有日本乙型腦炎、細小病毒感染(PPV)、PRRS、豬偽犬病(pr)、衣原體、弓形體等疫病。
5、豬呼吸道病日益突出 養豬工作者普遍認為保育仔豬和生長豬呼吸道病日益嚴重且不易控制。豬場豬呼吸道病嚴重應該考慮PR、PRRS、PMWS、豬傳染性胸膜肺炎、豬喘氣病等疾病的感染。飼養管理的食物和環境的惡化也致使呼吸道病日益突出。
6、某些細菌病和寄生蟲病危害加重 隨著集約化養豬場的增多和養豬規模不斷擴大,污染變得更嚴重,細菌性疾病和寄生蟲病明顯增多。如大腸桿菌病、豬鏈球菌病、豬附紅細胞體病、小袋纖毛蟲、疥螨感染等疾病。其中不少病原廣泛存在于養豬環境中,通過多種途徑傳播。這些環境性病原微生物已成為養豬場常見病原并引發多種疾病。
7、免疫抑制性疾病危害逐漸加大 免疫抑制性疫病除了直接危害畜體外,還造成機體免疫抑制,引起疫苗接種反應的副作用增大,并使免疫失敗。當前常見的疫病有PRRS、PR、豬流行性感冒(SI)、PMWS等。
8、營養代謝病和中毒性疾病增多 飼料配合不當或儲備存放過長,營養損失,維生素、微量元素等缺乏,霉菌與霉菌毒素、農藥中毒、添加過量痢菌凈、硫酸新霉素等藥物以及滅鼠藥等引起的中毒,近年來在部分養豬場時有發生。
9、飼養方式及環境對某些疫病的影響 當前集約化養豬場均采用限位飼養,肢蹄病、生殖道病、皮膚病等日益嚴重。
豬的一些流行病愈來愈嚴重地阻礙著養豬業進一步反展,成為養豬業發展過程中必須克服地絆腳石,隨著科技工作者地努力,人們對目前一些主要流行病都有了比較清楚地認識,而且這種認識處在不斷加深中。即便對一些新出現的豬病人們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豬病的防治工作也都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一些顯然是新的豬病在近10 年來接二連三地發生并危害著世界各地的養豬業。每一種新的疾病都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使得養豬者及其顧問人員的日子過得極為艱難。我們可以預料這種情況會持續下去:豬的健康會在未來年間遭到更多的威脅。例如,歐洲的豬場不久就將因氣候變暖而受到昆蟲傳播感染的全球性威脅。昆蟲會大量增殖,一些具有危害性的種類將會傳播到暖和起來的北方。氣候變化還會引起諸如季節性不育以及在戶外飼養豬群的中暑等問題,如果冬季變暖則即使為室內豬群提供更能適應氣候變化的豬舍也會發生問題。現已存在的巨大新問題事實上可能由一直與我們長期共存的微生物所引起。拿仔豬斷奶后多系統消耗性綜合征( PMWS) 來說,這不僅僅意味著沙門氏菌、嗜血桿菌、巴氏桿菌和鏈球菌等繼發性入侵者,它還包括了據說的主要病原因子Ⅱ型豬圓環病
毒( PCV2) ,而這一病毒至少從上世紀八十年代早期就已存在。
我們還不能肯定PVC2 是否絕對就是PMWS的病原。同時感染細小病毒或豬繁殖和呼吸綜合征( PRRS) 病毒可使病情惡化,但這后兩種病毒都不是發生該病所必需的。另一方面沒有一頭患PMWS的豬體內不存在PVC2 。臨床癥狀可反映免疫應答的一些改變,這可能是由于遺傳結構的新變化所致。也許是蛋白質合成障礙導致了巨噬細胞和淋巴細胞功能失調。這是否與抗氧化劑、霉菌毒素或其它營養性因子有關呢? 另一種可能性就是存在一種還不為所知的完全不同的原因。
然而,在我們看來,非常可能的是有若干種因子在共同起作用。隨著我們對許多其它疾病的了解,復雜的多因子病癥成為了我們注意的焦點。遺憾的是,多因子疾病并不是那么好對付的,即使將其集中到一個因子上也不容易。多因子疾病可因宿主和可能的病原體( PMWS 和PRRS 看來就是最明顯的例子) 之間平衡的變化而發生或者是豬流感病毒等病
毒快速變化所致結果的反映。拿豬流感來說,我們永遠面臨著新毒株。美國僅存在H1N1 的情況持續了50 多年以后最近出現了H3N2 毒株。在歐洲,長期存在的H1N1 禽流感毒株已經部分地被重組的H1N2 所取代,后者是人/禽流感病毒在豬體內發生重組而形成的。有些最新的禽流感毒株可能會在人引起疾病,就如荷蘭最新的H7N7 所表現的那樣。讓我們大家希望它們不會真的定居于豬的體內而如歐洲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那樣產生真正的人畜共患病。但我們完全可以樂觀的相信,在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任何流行病都將不會再成為養豬業發展的障礙。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