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隨著養殖業的快速發展和飼料原料價格的一路飆升,大大增加了飼料成本,甚至影響飼料廠的經營。優質蛋白質飼料魚粉主要依靠進口,而進口魚粉價格非常昂貴,2008年6月已將近7900元/噸,優質大豆粕價格達到5600元/噸。因此有必要尋找動物蛋白的替代品,提高養豬業和飼料廠的經濟效益。
一、血粉的應用概況
隨著我國集約化養殖也的發展,動物血液資源也日益豐富。目前我國動物血液總量超過120萬噸,新鮮血液中除去80%的水分后,蛋白質含量大于17%,但利用率很低。利用現代工藝進行發酵、噴霧干燥、,酶處理等,可以消除其異味,提高適口性,并且營養物質含量更全面、平衡,是一種優質的蛋白質飼料。聯合國糧農組織在推薦開發利用血粉的第32號報告中,把血粉與魚粉、大豆粕等做了較詳細的比較(見表1)對比結果表明,血粉的蛋白質含量是最高的。賴氨酸含量是大豆粕的2.5倍,魚粉的1.3倍;蘇氨酸含量高于魚粉,是大豆粕的1.8倍。另一方面,血粉的特殊營養價值與含鐵高有關,血內含鐵量比現有的所有其他產品都高,且血鐵吸收率很高,因為血鐵與染色色素—亞鐵血紅素結合,而亞鐵血紅素在體內的吸收率比鐵鹽形式的化合物高。
二、血粉的加工工藝
由于血粉的高營養價值和來源豐富,因此血粉的開發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血粉的加工方法有噴霧干燥法、蒸煮脫水干燥法、血漿粉生產法、微生物發酵法、酸堿處理發酵法、二次發酵法等。但利用這些方法處理后的血粉的消化率較低,主要是因為血蛋白屬于硬質蛋白,在加工過程中,血細胞膜未經全部破壞,血粉中硬蛋白未經充分變性,所以在動物體內很難消化吸收。因此要提高血粉的消化率,關鍵是在血粉加工過程中把血細胞破裂,使其中的營養物質釋放出來。
膨化加工技術大規模應用于飼料生產始于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可以對動物飼料進行預處理以改進消化性、適口性和生產反色動物蛋白補充飼料等,為開發畜禽廢棄血液,改善血粉品質提供了新的途徑。具有諸多優點:膨化后的血粉經過顯微鏡檢驗,無完整的細胞存在,其產品質量和消化率均優于發酵血粉和噴霧干燥血粉;膨化過程中的高溫(120℃~180℃)高壓(4 MPa~6MPa)可以起到很好的消毒作用;膨化后的血粉具有濃厚的焦化味道,適口性好,提高采食量和采食速度。
三、血粉的飼用效果
國內外眾多學者對血粉在豬、家禽、反芻動物、水生動物營養上進行了研究。劉定發等(1999)進行了發酵血粉代替魚粉飼喂生長育肥豬的研究,發現在日增重、料肉比等方面差異不顯著,可以用于代替魚粉,提高養豬的經濟效益[2]。李春風(2003)對發酵血粉替代魚粉飼喂肉豬的研究表明,添加發酵血粉可以提高日增重7.25%(P>0.05),提高飼料利用率11.63%(P>0.05),增加經濟效益30元/頭。
楊遠新等(2006)對發酵血粉代替豆粕對育肥豬的影響進行了研究,添加發酵血粉代替100%比例的大豆粕可以顯著提高日增重14.34%(P<0.05);添加發酵血粉代替75%比例的大豆粕顯著降低料肉比(P<0.05),添加血粉代替大豆粕可以提高蛋白質的消化率,增加經濟效益28.29%。
劉運楓等(2002)在AA 肉雞喂養試驗中得出,膨化血粉在一定比例范圍內(2 %)完全可以替代魚粉,并且比普通血粉效果好[5]。
馬稚昱等(2003)研究發現,動物血發酵后做為魚餌料的的主要蛋白源是可行的,飼養成魚的效果基本相同,但其成本與飼喂進口魚粉的相比可下降12 %。
郭春燕等(2006)進行了不同水解血粉對反芻動物瘤胃消化代謝的影響方面的研究,結果發現,和對照組相比,添加酶解血粉顯著提高了瘤胃的肽含量和菌體蛋白的產量(P < 0.05) ;酸解血粉顯著提高了瘤胃氨氮濃度(P<0.05)。這說明,酶解血粉能夠改善瘤胃的蛋白質降解,提高肽的吸收和菌體蛋白產量。可見酶解血粉可以改善蛋飼料蛋白質在瘤胃中的降解情況,使日糧中的氮更多以微生物可直接利用的氨基氮形式釋放,從而提高氮的利用效率和微生物蛋白的產量,從而提高反芻動物蛋白飼料的利用率。
四、討論和分析
作為動物性蛋白飼料,血粉主要存在適口性差,消化率低,易被污染等不足之處。采用噴霧干燥法、發酵法、膨化法等工藝生產的血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上述缺點,從而可以在畜禽飼料中部分地代替魚粉和大豆粕等昂貴的蛋白質飼料,降低成本,增加養殖業和飼料廠的經濟效益。
生長肥育豬飼料中用量可達4%~8%,仔豬不宜用血粉。雞飼料中用量一般不超過2%。血粉對反芻家畜適口性差,但過瘤胃蛋白質含量高,在高產奶牛和肉牛育肥期可用到日糧的5%以下。
血粉蛋白質含量很高,但不均衡。在使用血粉的過程中,需要注意氨基酸平衡,否則會降低采食量,影響生長速度。
血球蛋白粉是一種高品質的動物蛋白原料,在歐美一些國家的研究和運用比較早,而在中國被許多飼料加工企業和養殖場所認識和接受是最近幾年的事。部分營養配方師對血球蛋白粉的認識存在一些誤區,主要是受血粉的影響,而血球蛋白粉和血粉實質上存在較大差異。筆者根據自己最近幾年的研究,主要從兩者的感官、加工工序、化學組成成份分析和新鮮度四個方面進行探討,以供同仁們參考。
1
血球蛋白粉與血粉的定義
血球蛋白粉是指動物屠宰后血液在低溫處理條件下,經過一定工藝分離出血漿經噴霧干燥后得到的粉末。血球蛋白粉又被稱其為噴霧干燥血球蛋白粉,生產血球蛋白粉要求的基本條件是①低溫處理②分離出血漿③噴霧干燥。
血粉即全血粉,它是指往屠宰動物的血液中通入蒸汽后,凝結成塊,排出水后,用蒸汽加熱干燥粉碎而成。根據加工工藝不同可分為噴霧干燥血粉、滾筒干燥血粉、蒸干血粉、發酵血粉、載體血粉、曬干血粉和膨化血粉。
2
血球蛋白粉與血粉在感官上區別
血球蛋白粉的顏色多為暗紅或紅褐色的球形粉末,在生物鏡下基本無雜質,均勻一致,或極少有多個血紅細胞聯合的球狀物、團,無不規則的有棱角的塊狀物,無典型噴霧干燥血粉的似晶亮的紅色半透明小珠。
血粉的顏色一般為紅褐色或黑色。血球蛋白粉與血粉在感官上的主要差異見表 1 。
| 血球蛋白粉
| 血
| 粉
|
| 顏色
| 暗紅、紅褐色
| 紅褐色或黑色
|
|
| 顆粒形狀
| 球狀
| 噴霧干燥血粉似晶亮的紅色半透明小珠;滾筒干燥、曬
| 干、發酵及酶解血粉為塊狀
|
| 質地
| 無雜質,均勻一致
| 噴霧干燥血粉基本無雜質;滾筒干燥、曬干、發酵及
| 酶
|
|
| 解血粉色澤較混雜,雜有血塊,像干硬的瀝青塊樣
|
|
|
|
3
感官檢驗
工具:(1)體視鏡,目鏡 10×5,具有 5~40倍變倍功能;(2)培養皿;(3)鑷子;(4)載玻片;(5)背景板:天藍色,白色,無反光板。
程序:取少量試樣放入培養皿中,先在低倍下觀察,是否為塊狀或有黑硬狀塊狀物,如全部是塊狀物,則為曬干或滾筒干燥血粉。如有團塊狀,似晶亮半透明的亮點物則可能為噴霧干燥血粉,用鑷子挑出,放在載玻片上觀察,是否為單個細胞聚合物,如是,則試樣為噴霧干燥血球蛋白粉,如不是則為噴霧干燥血粉。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