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管理水平和技術水平還很落后,直接影響著我國奶牛業的發展和奶牛場的經濟效益。做為牧場的經營管理者,應該做好以下幾件事情:
一,要建立責任心強、戰斗力強、團結一心的領導班子。
任何企業的管理實質上是對人的管理,人與人之間相互配合好了才能把企業搞好。奶牛場是一個系統性很強的生產企業,生產中各個環節環環相扣,可以說“細節決定成敗”。各個細節都要有人認真干、落實到位,常言說:大企業管人,小企業干事。這是對管理人員的基本要求。我們組建的領導班子能夠把下達的工作要求、操作程序等不打折扣地貫徹到基層,把責任心和熱情帶到每天的工作中去,能夠把場里的事情當成自己的事情來做。
打鐵還要自身硬。在做好平時工作的同時,我們的領導班子成員還要在緊急的時候、在關鍵的時候站出來獨當一面。
當然,任何隊伍的戰斗力,離開了“團結”二字就會大打折扣,甚至會給企業帶來很大的損失。生產廠長、畜牧師、獸醫師及各班組長都必須團結一心才能把企業辦好,任何兩者不協調都會給企業造成經濟損失。
二,要有科學合理的生產計劃和明確的責任目標。
以最少的成本投入,換取健康高產的牛群和優質的牛奶是奶牛生產企業的理想目標,因此有計劃的開展生產和制定明確的責任目標是奶牛場經營管理者的首要任務。生產計劃主要包括飼草飼料儲備使用計劃、繁殖計劃、產奶計劃、防疫保健計劃等。
1、飼草飼料儲備使用計劃
飼料的投資是牛廠開支的第一大項,也是保證后兩項計劃完成的前提,亦是企業盈利的至關點。奶牛的日糧應該是“以優質的粗飼料為主,不足部分用精料補充”。
飼料購買的原則是“立足于當地資源”。比如河南地區盛產花生,優質的花生秧也是不錯的粗飼料。另外,河南地區還種植玉米、棉花、蘋果等,給牛供給粗飼料時,搭配著玉米桿、綿子殼、蘋果粕等,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并且河南也是我國食品生產、啤酒生產大省,再搭配些夾心餅干下腳料(提供能量)、啤酒渣(提供益生菌、過瘤胃蛋白)、豆腐渣等,給奶牛提供多樣化的輔助料,便可提高產奶水平。當然,有條件的牧場還是要給奶牛提供苜蓿草等營養價值高的粗飼料。
2、繁殖計劃
如果說飼養管理決定奶牛場當年的經濟效益,那么繁殖工作就決定奶牛場未來的發展。很多奶牛場就是沒有抓好繁殖工作造成奶牛場經濟效益上不去,幾年翻不過來身,甚至虧損倒閉。因此,繁殖工作是奶牛場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要保證年繁殖率在90%以上,胎間距400天以內,情期受胎率45%以上。
只有保證年繁殖率達到90%,牛場才會有較好效益。比如,一個牛場繁殖率在90%時,每頭牛能夠帶來5000元的收入的話;如果他的年繁殖率下降到80%時,每頭牛只能夠帶來2000多元的收入。因為這10%的牛,不創造效益的同時,還把其他牛的效益給吃了,造成“牛吃牛”的現象。繁殖率每下降1%,牛場效益就下降3%左右。
胎間距跟繁殖率是一至的,如果全年均衡產犢的話,400天的胎間距相當于90%的年繁殖率。如果胎間距拉長了,牛廠的效益就少了。當胎間距達到440天時,就相當于能夠產7年奶的牛,只產了6年的奶,另外的一年是白養它。
抓繁殖工作還要做好全年的產犢計劃。比如,黃河以南地區夏季比較炎熱,長江以南地區更甚,奶牛熱應激比較嚴重,容易傷牛死牛。所以,產犢應該避免7-8月份,或者少產犢。
3、產奶計劃
銷售牛奶是奶牛場最重要的創收方式,生產牛奶是奶牛場工作的核心。經營管理者要把產奶計劃制定到每個季度、每個月份中去,每月核對計劃產奶量與實際產奶量,及時反饋到飼養管理上去。均衡繁殖計劃、市場需求制定全年的產奶計劃。在我國傳統節日(比如中秋節、春節)的月份,乳汁品的市場需求量很大,原奶便可賣上高價錢,在制定產奶計劃時要考慮這些因素。
根據奶牛場的一般生產規律,如果上半年能夠完成全年產奶量的60%,那就基本能夠完成全年的任務。當然,牛奶的質量也是比較重要的。同樣兩個日產10噸的牛場,一個場的牛奶的蛋白平均為2.96%,售3.02元/公斤;另一個是2.78%,售2.92元/公斤。那么第一個牛場就每月比第二個牛場收入3萬元,一年多收入36萬元(相當12噸奶)。所以,抓質量也就是抓產量。
4、防疫保健計劃
奶牛生病是避免不了的,但是疫情在牛場一定不能發生,它造成的損失是很大的,有的可許是滅頂之災。所以,根據疫情的流行特點制定嚴格的防疫消毒制度是牛場健康發展的保證。
對產奶量影響最大的疾病就是乳房炎,凡是患乳房炎3天沒有好轉的奶牛,它的乳房內的泌細胞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即使治好,也很難恢復到正常水平的80%;有的甚至完全喪失泌乳功能。所以,乳房炎的預防至關重要。理想預防措施能夠把乳房炎的發生率控制在產奶牛數的2%以內(河南謀牛廠把乳房炎發生率控制在0.6%-1.4%)。
其他疾病也不同程度的影響者奶牛的生產性能,應該嚴格控制它們的年發生率:產褥熱(不包括青年牛)10%、子宮炎10%、胎衣不下5%、臨床性酮病5%、蹄病3%。如果超過以上范圍,應高度重視,采取有效措施。
這四大生產計劃的實施就要我們的領導班子成員具體負責,明確他們的責任目標,與他們的工資、獎金掛鉤。誰完成的好,誰多拿工資;誰哪出了意外,誰承擔責任。每月總結一次,半年匯總一次,時刻提醒他們,保證各項計劃的順利完成。
三,建立良好的監控機制。
再好的生產計劃、再好的規章制度,如果缺少有效的監督,變成一句空話。像產奶量、疾病控制,是能夠較早的發現并可以及時得到控制的,但是繁殖是一個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夠發現問題。(才用B超檢查也得30-35天,傳統得直腸檢查得45-60天左右。)所以對繁殖指標的監控更是重點難點。
在下新手上路,2007年畢業于河南科技學院 參加工作一年 小小體會 分享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