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210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養殖利潤應有新算法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8-7-16 08:58:5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align=left]  就在消費者已經習慣了“高價豬肉”的時候,生豬價格又一次引起了市場的關注,只不過,這一次不是因為價格飆升,而是由于玉米、小麥等糧食價格的攀升,養豬利潤下降很快,讓養殖戶感到風險增大。在廣東,部分養殖戶已經打算下半年減少存欄量。生豬價格逆糧食價格而動,照常理說養豬利潤應該有所降低。但如果從傳統上衡量養豬業是否盈利的重要指標———豬糧比來看,卻難以看出糧食價格對養豬利潤的影響。一般認為,5.5∶1是養豬的盈虧平衡點,即豬糧比超過5.5∶1養豬才能贏利。今年1月份,豬糧比價首次超過9∶1大關;2月份,豬糧比價達到了9.45∶1;3月份,豬糧比價更是達到了9.52∶1,連續19個月超過盈虧平衡點。據測算,豬糧比價每提高一個單位,盈利就增加41.5元。若以此來衡量,說明養豬的利潤的確很高。 為什么理論利潤和實際利潤會出現如此大的偏差?豬糧比之所以失效,原因就在于豬糧比對養殖利潤的判斷并非全成本測算,因此其發揮作用的一個前提是假定其他成本都保持穩定。而在市場經濟環境中,這一前提難以實現。今年年初,由于仔豬價格從每頭二三百元躥升至每頭六七百元,在養豬總成本中的比重也從1/4上升至1/3,這一變化對養豬利潤影響很大,卻并沒有從豬糧比中體現出來。而隨著規模化養殖的發展,人工成本對養豬收益的影響很大,卻同樣難以在豬糧比中得以體現。據中國農業科學院相關統計,目前精飼料成本在養豬總成本中的比重為40%~60%,而糧食在精飼料中的比重為60%~70%,也就是說,僅以生豬和糧食的比價來判斷養豬利潤高低,其準確度不足50%。豬糧比不足據,說明養殖成本利潤應該重新有新算法。新算法可能有很多種,但在筆者看來,第一要義就是全成本測算,要將仔豬成本、飼料成本、人工成本、防疫成本、棚圈成本甚至環保成本等都包括在內,而且能夠體現出各因素變化對養殖利潤的影響。既然養豬的利潤是各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那么考察養豬的利潤必然也應該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在內。糧食價格上漲蠶食養豬利潤,下半年的養豬利潤就會驟降嗎?不一定。因為在生豬價格穩中有跌的同時,仔豬價格也在下降。如果仔豬價格下降的幅度大于生豬價格下降的幅度,則養豬的利潤甚至可能不降反升。即使養豬利潤真的在下降,我們也應該分析清楚,這種下降是從暴利向合理利潤的回歸,還是從盈利向虧損的逆轉。因為,是從暴利到合理利潤的回歸,還是從盈利向虧損的逆轉,對養殖利潤水平的準確判斷,不只關系到農民的養殖收益,還關系到農民的養殖風險,關系到未來的生豬生產形勢,從而影響著我們“菜籃子”里的豬肉價格。 [/align]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0 05:54,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望奎县| 衡山县| 太谷县| 洪江市| 涿州市| 博白县| 邓州市| 外汇| 河北区| 仁化县| 安岳县| 通江县| 济宁市| 遂平县| 长乐市| 威信县| 周宁县| 左权县| 沾益县| 库伦旗| 渝中区| 大庆市| 扬中市| 酒泉市| 广平县| 东阳市| 临朐县| 苏尼特左旗| 肇源县| 平谷区| 博罗县| 新田县| 乡城县| 盐边县| 昌平区| 华宁县| 芷江| 葫芦岛市| 嵩明县| 阜南县| 元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