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場概況:
1、現貨方面:
大豆:目前黑龍江集賢地區大豆入廠價在5360-5380元/噸,友誼、寶清地區5340-5360元/噸,牡丹江林口地區5320-5360元/噸左右,行情暫穩。
豆粕:周一CBOT大豆市場收盤大幅下跌,大多數合約以70美分的跌幅跌停,原因是天氣良好,促使交易商削減風險升水,最終CBOT大豆下跌47.50美分到70美分不等。現貨方面,由于盤面暴跌的打壓,國內豆粕現貨市場維持弱勢下跌,各地具體情況如下:
黑龍江集賢、友誼地區4580-4600元/噸左右,哈爾濱地區大型廠家價格在4680元/噸,跌50元/噸左右;吉林長春地區4700元/噸左右,跌60元/噸左右,四平地區局部穩定在4800元/噸;江蘇及以南地區價格估計在4600-4700元/噸左右,連云港地區4600元/噸,繼續大跌100元/噸,南通地區廠家報價4600元/噸,跌70元/噸左右;山東日照地區4650元/噸,煙臺地區報價4600元/噸,青島地區4600元/噸,臨沂地區4620-4630元/噸左右,龍口地區報價4600元/噸,濟寧地區4660-4680元/噸左右,跌幅基本在20-100元/噸左右;遼寧沈陽地報價4720元/噸,合同4700元/噸,大量成交可議價,46%蛋白豆粕報價4940元/噸,18日后提貨,較昨日跌40-80元/噸左右較上周五報價跌50元/噸,大連地區4850元/噸,穩定;秦皇島地區4640元/噸,跌80元/噸左右,北京地區昨日市場成交價在4730元/噸左右,業內估計今日價格可能跌至4650元/噸左右,天津地區穩定在4720元/噸;河南周口地區油廠豆粕報價在4650元/噸,成交價在4630元/噸左右,較昨日價格跌120元/噸左右;重慶地區油廠豆粕出廠報價在4750元/噸,大跌100元/噸;目前福建地區豆粕價格也明顯走低,其中泉州地區價格在4620元/噸,漳州地區有廠家報價4550元/噸;廣西防城港地區報價4680元/噸成交4650元/噸,跌100元/噸,欽州地區報價4750元/噸,跌50元/噸;廣東地區昨日市場成交價基本在4550-4600元/噸左右,多議價成交。
國內方面,近日粕市跟盤較緊,價格不斷下滑,上午各地價格總體穩中下跌,部分地區跌幅較大在100元/噸。目前基本面情況沒有大的變化,期價持續下跌、需方觀望心理較重導致成交清淡都對行情構成壓制。預計短期國內豆粕價格將繼續跟盤震蕩,等待行情進一步明朗。關注美盤走向、市場成交、大豆到港、豆油市場等相關情況。
國際方面,6月初的反常天氣及上周高溫預報已經在市場內構筑大量風險升水,但目前中西部地區作物生長狀況較好,加上私人機構報告顯示洪水對作物減產的影響小于預期,鼓勵交易商剔除部分天氣升水。“天氣仍為價格走勢的關鍵,本周作物生長條件比較正常,很難推動期價大幅攀高。”同時,基本面背景利空,美新豆良好率預計較上周的58%提高1-2個百分點。過去兩周時間里,大豆良好率持續提高,溫暖天氣加上豐沛的土壤濕度加快部分地區作物生長。據周一盤后美農業部公布的周作物生長報告,截至7月6日,當周美國08/09年度大豆良好率為59%,符合此前市場預期。DTN氣象機構預報顯示,周一晚間,中西部作物帶西部料出現陣雨和雷暴,大部地區雨量在0.3-1.5英寸。周初氣溫有所回落,本周末預計再度升溫。密西西比河流域局部地區可能出現氣壓脊模式,但中西部心臟地帶不會有此類風險。
2、期貨方面:
由于預期天氣條件適合作物生長,導致交易商削減風險升水,周一CBOT大豆期貨市場收跌,大部合約觸及70美分的日內跌停板。其中8月合約跌停,即下跌70美分,報收1579美分/蒲式耳;9月合約跌停,下跌70美分,報收1567.25美分/蒲式耳;11月合約跌停,即下跌70美分,報收1561美分/蒲式耳。
隔夜美盤跌停影響,今日上午連豆大幅低開,但國內下跌意愿并不強烈,期價在買盤推動下震蕩走高,其中近月809合約穩步上漲。主力合約A0809今日開盤5638,最高5690,最低5604,午盤報收5681;A0901開盤4900,最高4948,最低4895,午盤報收4940。預計午后連豆仍將保持窄幅整理走勢,等待隔夜美盤指引。
二、價格動態:(上午報價)
黑龍江集賢地區4580-4600元/噸
京津冀地區4630-4720元/噸
遼寧地區4700-4850元/噸
江浙地區4600-4700元/噸
河南地區4620-4650元/噸
山東地區4600-4680元/噸
廣西地區4600-4750元/噸
廣東地區4550-4700元/噸
三、后期關注熱點:
采購心態、油廠策略、國際國內大豆市場、產區收購情況、豆油行情、進口大豆到港情況、疫病流行情況、畜禽產品行情、國內政策、國際運費變化、國際經濟形勢。
四、相關鏈接
1、美國農業部周二發布的作物進展周度報告證實美國春小麥優良率低于上周,玉米進入吐絲期的比例遠低于去年。截至周日,美國大豆出苗率達到95%,上周為90%,去年同期98%,五年同期為98%。
2、阿根廷總統克里斯蒂娜?基什內爾在與農戶進行長達數月之久的斗爭中取得的第一輪勝利。廣受爭議的谷物累進稅制在阿根廷國民議會以129票對122票獲得通過。
3、印度油籽作物受到國際市場的密切關注,因為印度每年要進口多達550萬噸的食用油。印度進口需求的增長或者下降都可能對國際食用油價格造成主要的影響。
4、俄羅斯農業部長Aleksey Gordeev表示,2008/09年度(7月到次年6月)俄羅斯將出口1500萬噸糧食。由于俄羅斯國內養殖業發展迅猛,這將會提高包括飼糧在內的谷物用量,因而出口總量可能在1500萬噸。
5、巴西農業分析機構Celeres周一報告顯示,截至7月4日,巴西2007/08年度大豆銷售完成81%,由于國際市場需求量大,本年度銷售進度快于72%的5年平均水平。
6、美國農業部周度出口檢驗報告顯示,截止到2008年7月7日的一周,美國大豆出口檢驗量為24.8萬噸,低于上周的50.7萬噸,高于去年同期的15.5萬噸。報告顯示過去一周,美國對我國(僅指大陸地區)本周對華裝運大豆2船。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