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環境和小氣候的控制
在規模化、集約化豬場,多采用半封閉和封閉式豬舍養豬。在這種情況下,建造豬舍時應考慮舍的保溫、隔熱、通風和降溫性能。墻壁和屋頂保溫隔熱性能好,可使豬舍內外形成兩種氣候,讓豬舍內維持一定的恒定溫度。在建造豬舍時,豬舍屋頂的材料應采用導熱系數大小不一的建筑材料,使熱輻射不能穿透屋頂傳入舍內。屋頂可采用加頂棚的形式,用中間的空氣阻隔熱輻射。也可將頂棚和屋頂中間變成通風屋頂,使空氣從進風口進入,穿過整個中間層從排風口排除,降低太陽輻射熱向豬舍內傳導。墻體隔熱可采用隔熱性能好的材料,如空心磚、加氣混凝土砌塊等充氣材料,亦可采用彩鋼板夾心復合板組裝墻體。 豬舍通風降溫,一是借助通風帶走豬舍內的熱量,二是在豬體周圍形成適宜的氣流,以促進豬體的蒸發散熱,使其感到舒適。一般情況下,在最熱的月份,通風降溫所要求的適宜氣流速度為1.0米/秒左右。 通風換氣是指促進豬舍內空氣流通,增加豬舍內外空氣交換,改善豬舍內空氣環境的一種措施。其主要目的是:排除豬舍內有害氣體和多余的水汽。所用通風換氣方法:一是自然通風換氣。該方法是不借助任何動力使豬舍內外的空氣進行流通。為此,在建造豬舍時,應把豬場(舍)建在地勢開闊、無風障、空氣流通較好的地方;豬舍之間的距離不要太小,一般為豬舍屋檐高度的3~5倍;豬舍要有足夠大的進風口和排風口,以利于形成穿堂風;豬舍應有天窗和地腳窗,有利于增加通風量。在炎熱的夏季,夜深后將所有通風口開啟直至第二天上午氣溫上升時再關閉所有通風口,停止自然通風。二是機械通風換氣 。機械通風是以風機為動力迫使空氣流動的通風方式。在炎熱季節利用風機強行把豬舍內污濁的空氣排出舍外,使舍內形成負壓區,舍外新鮮空氣在內外壓差的作用下通過進氣口進入豬舍。 降低豬舍空氣中的濕度是解決高濕的關鍵。解決豬舍內高濕除進行通風換氣、增加舍內光照時間外,應減少豬舍內水的用量。如采用糞尿分離的干清糞法,減少用水沖洗豬籠和地面次數,經常保持豬舍干燥;在炎熱夏季,盡量采用通風換氣的降溫方法,少用滴水、噴淋用水較多的降溫方法;對舍內水管和自動飲水器等要經常檢修,防止跑、冒、滴、漏水,保持地面干燥;豬舍內的排污道要經常保持干凈不存水,以減少水分的蒸發。 豬舍灰塵主要來源于豬身、清掃地面的揚塵和飼喂干粉飼料的粉末等。為此,應盡量保持豬舍地面的清潔,減少清掃次數。減少干粉料粉末的飛揚,加強舍內通風換氣保持舍內空氣適宜的流動速度和空氣新鮮。保持舍內空氣新鮮,除通風換氣外,還應盡量減少產生有害氣體的物質,加強舍內衛生管理,減少糞尿在舍內停留時間。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