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27547|回復: 4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論文選登] 瘋牛病的危害及防控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8-6-29 23:22: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瘋牛病的危害及防控

    在經濟全球化浪潮的沖擊下,人、動物以及動物制品的流通速度日益加快,國際性的烈性動物流行病不斷導致重大畜牧業危機,已使動物性食品安全問題突破了傳統意義上的畜牧業經濟領域,變成了與人類生存息息相關的世界性問題。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瘋牛病問題。它的發生和蔓延,目前已經給許多國家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引起世人極大的關注。

    1.  瘋牛病的危害及特性

    瘋牛病的發現與蔓延

    瘋牛病(Mad Cow Disease)最早發現于英國。19854月,英國位于肯特郡中部的普侖頓莊園一頭奶牛行為怪異,身體平衡失調,并出現攻擊性行為,數周后病情開始呈進行性加重,最終死亡。接下來18個月中,莊園里又有7頭奶牛出現類似癥狀后死亡。到1986年,英格蘭西南部的三個郡中都發現了與此相似的病例。英國維橋國家獸醫中心實驗室對病牛的大腦進行了剖檢,發現病牛腦組織呈海綿狀變性。據此于198611月將該病定為牛海綿狀腦病(BSE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由于病牛臨床表現為步態不穩、共濟失調、搔癢、煩躁不安等神經癥狀,故俗稱瘋牛病。盡管英國將可能感染該病的所有牛只都進行了屠宰和焚毀,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該病的傳播,但經過一定的潛伏期后它還是波及到了人類。1996320,英國相關部門宣布,英國20余名克-雅氏?。ㄐ滦腿祟惡>d狀腦?。┗颊叩牟∫颍赡芘c他們在80年代食用感染瘋牛病的牛肉有關。這是世界上首次由官方組織宣布瘋牛病與人類海綿狀腦病有關。消息一經公布,舉世震驚,引起全球對英國牛肉的極大恐慌,各國紛紛禁止進口和銷售英國牛肉及其制品。為此,英國將瘋牛病疫區的1100多萬頭牛屠宰處理,造成了約300億美元的損失。英國經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打擊,面臨著自1976年以來最嚴重的經濟災難。

    盡管自英國發現第一例瘋牛病后,歐洲各國紛紛采取了預防措施。但是1989年它還是攻破了英國近鄰愛爾蘭的大門。瑞士和葡萄牙1990年也相繼發現了第一例瘋牛病。此后,瘋牛病席卷整個歐洲,法國、丹麥、德國、加拿大、意大利、盧森堡、荷蘭、比利時、列支敦士登相繼發現瘋牛病。200010月,新一輪瘋牛病再次暴發,西班牙、奧地利、芬蘭、希臘、斯洛文尼亞、捷克、斯洛伐克、以色列、波蘭先后發現瘋牛病。我們的近鄰日本也在2001年報告了亞洲首例瘋牛病。2003年,科技醫療水平都居世界前列的美國,最終也未能抵擋住瘋牛病的侵襲。不到20年時間,瘋牛病就已擴散到了歐洲、美洲和亞洲的幾十個國家。盡管近幾年在世界各國的共同努力下,全球瘋牛病的發病率開始以每年50%的速率下降。然而2006年,日本、美國、加拿大、奧地利、葡萄牙又相繼多次發現了新的瘋牛病病例,就連獸醫管理體制非常完善的瑞典也發現了首例瘋牛病。瘋牛病蔓延的勢頭仍然未得到有效的遏制,又重新引起了世人對該病的驚駭和高度警覺。

    瘋牛病的發病癥狀與病原特性

    瘋牛病是牛的一種進行性、高致死性神經系統傳染病。其病程一般為14~90天,大多發生在4歲左右的成年牛上。病牛的癥狀初期,表現為行為反常,煩躁不安,對聲音和觸摸尤其是頭部觸摸異常敏感,肌肉震顫,行動困難,運動失調;發病后期,癥狀進行性加重,體重迅速下降,呼吸頻率增快,心率減緩,四肢麻痹,出現強直性痙攣,亂叫亂跳,最后倒地昏迷,直至死亡。剖檢后可發現,病牛腦灰質部分形成海綿狀空泡,腦干灰質兩側呈對稱性病變,神經纖維網有不連續的卵形和球形空洞,部分神經細胞變性及壞死。瘋牛病發病率雖很低,但病死率極高,發病后幾乎100%死亡,至今仍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法。

    目前學術界普遍認為,瘋牛病的病原因子是一種特殊的蛋白侵染顆粒prion,國內稱之為朊病毒。與人們熟知的病毒、細菌、寄生蟲等病原微生物全然不同,朊病毒不含核酸,其本質是一種具有抗蛋白酶作用的糖蛋白,是一種新型致病因子。它是由宿主神經細胞表面正常的一種糖蛋白(PrP C)在翻譯后發生某些修飾而形成的異常蛋白(PrP BSE)。變構的異常蛋白會凝聚在一起,沉積在大腦中,引起神經細胞退行性病變。同時,它還可以結合正常的PrP C蛋白,使之也發生相同的結構改變,從而達到復制、傳染的目的。外源性的異常PrP BSE 蛋白入侵和體內的PrP基因發生突變都可使體內的PrP C蛋白發生結構改變,從而導致動物患病。

    自然發生的感染,致病因子朊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牛的腦組織、脊髓和眼睛的視網膜里。另外,也存在于病牛的小腸、骨髓和脊背神經節內。不同體組織的傳染性強弱不同:強傳染性組織,主要包括腦、脊髓、腦脊液、眼球;低傳染性組織,包括小腸、背根神經節、骨髓、肺、肝、腎、脾、胎盤、淋巴結;無傳染性組織,包括肌肉、乳汁、血、胰臟、胸腺、心臟、脂肪。盡管血液無傳染性,但由于難以了解流通中來自牛的產品及制品的加工方式和在加工過程中可能受到危險部位污染的程度,因此,通常對可能感染瘋牛病因子的相關產品,如明膠、血液及血液制品等的安全性是不能肯定的。此外,據英國學者研究表明,病牛排泄的糞便也可以成為瘋牛病的傳播媒介。這使得阻斷瘋牛病傳播途徑的難度大大加大。因為,牛糞便的排泄量十分大,而食糞蟲等可以將病牛糞便到處搬移,病牛糞便中的朊病毒在土壤中可以存活數年。如果健康牛群恰巧在被病牛糞便污染過的牧場吃草,便有可能被傳染上瘋牛病。需特別指出的是,由于產乳奶牛的牛奶不含朊病毒,所以食用牛奶或奶酪、黃油、酸乳等乳制品,并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由于朊病毒的本質是一種具有抗蛋白酶作用的糖蛋白,是一種新型致病因子,使得瘋牛病與其它很多疾病不同,具有很多特性:朊病毒有很強的感染性和致病力。1瘋牛病病牛的腦組織經口服就可引起牛發病,而1PrP BSE抽提物可使1千萬只牛感染發病。潛伏期長。朊病毒緩慢破壞中樞神經系統,使神經細胞空泡化和腦海綿狀病變,因此該病的潛伏期長達4~6年。難以早期檢測。朊病毒感染后,動物機體不發熱、不產生炎癥、無特異性免疫應答反應,用于細菌和病毒檢測的最有效的手段如PCR、ELISA也都對其無能為力。目前,患病牛一般是通過尸檢腦組織做病理檢驗,然后結合免疫組化和蛋白印記等方法進行確診。此法的弊端在于,由于要剖檢腦組織,動物不發病時很難實施,等到發病時檢測又為時已晚。可跨物種交叉傳染。朊病毒除了能引起牛海綿狀腦病以外,還能交叉傳染人和其它多種動物,引起諸如人的庫魯病(Kuru)、克-雅氏癥(CJD)、格-史綜合征(GSS)和致死性家族失眠病(FFI)以及羊的癢病、貂的傳染性腦病、貓科海綿狀腦病及麋鹿慢性衰弱病等。朊病毒對理化因子有超強的抵抗力。朊病毒對熱、酸、堿、紫外線、離子輻射、乙醇、福爾馬林、戊二醛、超聲波、非離子型去污劑、蛋白酶等能使普通病毒或細菌滅活的理化因子具有較強的抗性;高溫(134138)18min亦不能使其完全滅活;動物組織中的病原,經過油脂提煉后仍有部分存活,病原在土壤中可存活3年。因此,常用的醫學消毒程序、食品加工工藝(如烹調、巴氏滅菌法、冷凍、曝曬和腌漬)都不能使其滅活,也很難找到合適的藥物將其滅活或從體內清除。

    瘋牛病的傳播途徑

    目前認為,瘋牛病是羊癢病傳到牛身上所致,主要是因為牛吃了含患癢病羊的骨、肉粉的飼料引起的。癢病是綿羊所患的一種致命的慢性神經性機能病,在歐洲已有260年歷史。1981年前后,英國動物飼料加工業者改變了牛、羊的骨、肉粉作飼料的加工方法。傳統骨、肉粉的加工方法,需加入有機溶劑(苯、石油、酒精、乙醚、乙烯)提取,并多次在100150℃中加溫溶解去渣。后來為降低成本和提高產品質量,骨、肉粉的加工改用連續處理法,降低了加熱的溫度,并減少或取消了用溶劑提取的步驟。這使得該工藝條件不足以使癢病的朊病毒完全滅活,使其通過食物鏈不斷擴散。經過3~4年的潛伏期后,就出現了瘋牛病。研究證明,將瘋牛的血液和其它體液直接注射給牛,或讓試驗牛大量食入病牛的腦組織,會使健康牛染上瘋牛病。此外,從發病情況來看,目前乳牛的發病率要明顯高于肉牛,這是因為乳牛的犢牛斷乳后就開始進行人工補飼精料,而精料中通常會含有骨粉,而肉牛飼養中則很少補飼精料。

    瘋牛病主要有3種傳播方式,即水平傳播、垂直傳播和異源性傳播。水平傳播,即朊病毒能通過易感動物的消化道在不同個體間傳播,經食物鏈在人和其他動物間交叉感染。人或動物若食用患瘋牛病的牛肉或被朊病毒污染的相關制品,均可引起發病,直至死亡。垂直傳播,即朊病毒可以通過胎盤屏障在母嬰之間垂直傳播。20003月,一名剛滿3個月名為阿曼塔的英國女嬰被確診患上了克-雅氏癥,醫生們斷定阿曼塔是從她患該病母親那里染病的。這說明朊病毒可以通過胎盤屏障垂直傳播。但目前通常認為,這種傳播方式的機率很小,不足以維持瘋牛病的大范圍傳播。異源性傳播,主要是指朊病毒可以通手術器械、輸血或組織、器官移植、動物源性藥物或化妝品等生物制品傳播。朊病毒對一些消毒液的抵抗力很強,常規消毒的器械可能傳播朊病毒;輸血、硬膜移植、角膜移植、腦波電極植入等手術也可造成朊病毒的傳播;用于治療侏儒癥的腦下垂體生長激素和治療不育癥的性腺激素,都是從大量尸體中提取的,如果其中有尸體是克-雅氏癥,全部制品都會遭朊病毒污染;患病的牛腦、牛脊髓、牛血、牛骨膠制成的藥物、化妝品等生物制品,亦都會傳播瘋牛病。

    2.  我國瘋牛病的防控措施

    由于朊病毒的特異性,目前尚不能通過抗體疫苗進行預防,也不能通過特殊藥物對其進行治療。因此,瘋牛病的防控手段主要是滅活傳染源、切斷其傳播途徑。其主要措施又根據是否發生瘋牛病而有所不同。發生和流行瘋牛病的國家采取的措施主要圍繞滅活傳染源、切斷其傳播途徑展開。而未發生瘋牛病的國家則主要以切斷瘋牛病傳入途徑為主。我國屬于未發生瘋牛病的國家,所以防控工作應圍繞以切斷瘋牛病傳入途徑為主。

    控制牛及相關產品的進口

    為了防止瘋牛病傳入我國,早在199061農業部下發了《關于嚴防牛海綿狀腦病傳入我國的通知》(農檢疫發[1990]8號),決定停止從英國進口牛、精液、胚胎、牛肉、骨粉。此后,又陸續發布法規和管理條例,禁止從有瘋牛病和癢病的國家進口牛羊及相關制品,加大了牛、羊制品的檢疫監管力度,對違章進口的單位除進行處罰外,貨物一律銷毀或原樣退回。截止2006815,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的《禁止從動物疫病流行國家/地區輸入的動物及其產品一覽表》中,列出禁止從其進口牛、羊及相關制品國家名錄包括:以色列、日本、阿曼、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英國、荷蘭、比利時、挪威、塞浦路斯、冰島、瑞典、法國、丹麥、愛爾蘭、瑞士、德國、盧森堡、捷克、列支敦士登、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奧地利、波蘭、芬蘭、羅馬尼亞、加納、南非、美國、加拿大、巴西、哥倫比亞等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以上所采取的這些措施,成為防范瘋牛病的第一道屏障,有效地防止了國外瘋牛病傳入我國。

    加強對動物源性飼料的監管

    為了防止瘋牛病在我國內的蔓延,農業部先后發布了《關于禁止使用反芻動物源性飼料飼喂反芻動物的通知》(農飼綜[1992]36號)、《關于加強對進口飼用油脂和動物性飼料經營和使用管理的通知》(農牧發[1999]14號)和《關于加強肉骨粉等動物性飼料產品管理的通知》(農牧發[2000]21號)等文件,高度重視對動物源性飼料產品的管理,加強了對動物源性飼料產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的監督檢查。目前,對動物源性飼料的監管的實施還存在很多困難:首先,我國目前還沒有出臺動物源性成分的檢測標準和辦法,對飼料產品中的動物源性成分特別是反芻動物源性成分的檢測還沒有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檢測標準,各級管理部門在進行監督檢查時缺乏有力的技術標準支持,對各種摻假行為無法做出科學的判斷。其次,許多基層管理部門的檢測機構不健全,設備和經費不足,檢測人員的技術還很落后。這些都嚴重影響著我國飼料質量監督工作的順利開展。此外,由于我國的牛、羊主要是以牧區放養和農區的散養為主,很少用配合飼料,基本不飼喂動物性飼料。因此,對養殖場的監管重點應放在集約化的奶牛養殖場和肉牛養殖場上。

    建設食品信息可追蹤系統

    瘋牛病在全球的肆虐,說明現行的動物食品生產體系在質量安全管理方面還存在很多的漏洞和弊端,建立食品信息可追蹤系統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重要手段。食品信息可追蹤系統是一個保證食品市場各個階段的信息流的連續性的保障體系,該系統對飼料、家畜、食品及與食品、飼料制造相關的物品從生產到銷售的各個階段的主體作了規定,以保證可以確認以上的各種提供物的來源與方向,以便能夠在各個環節追蹤檢查產品,有利于監測任何對人類健康和環境的不利影響。1997年歐盟為應對瘋牛病問題,保持消費者對牛肉的信心,開始建立牛肉信息可追蹤系統,此后又推廣到了其它畜禽。目前,繼歐盟以后,日本、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都在大力推廣。國外的經驗表明,食品信息可追蹤系統的發展作為食品質量安全風險管理以及克服消費者信息不足的重要手段,已經顯示出巨大的有效性。目前我國的食品信息可追蹤系統的建設尚處于起步階段,各環節還存在著很多漏洞,尤其是在動物屠宰、產品加工、廢棄物處理等安全風險管理方面尚存在較大欠缺,亟待建立和完善一系列與之相關的安全管理法規條例和相關的執法、監督機構。

    建設牛群的瘋牛病監測系統

    建立瘋牛病監測系統,開展被動和主動檢測是及早發現瘋牛病,抑制其蔓延的有效措施。為防范動物疫情發生,我國投入資金40多億元,建立了一套包括中央、省、地、縣四級網絡的動物疫病防治監測體系。根據各級動物防疫監督機構的被動監測結果,農業部曾于1997年對外宣布中國沒有瘋牛病。2000年初農業部參照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國際動物衛生法典》制定出完整的《牛海綿狀腦病監測方案》,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瘋牛病的主動監測工作,重點對1990年以來所有進口牛(包括胚胎及其后代)進行全面追蹤調查,并將這類牛群作為重點牛群長期追蹤監控。共檢測牛腦組織達7267頭份。經檢測,所有送檢樣品均為瘋牛病陰性,證明我國目前沒有瘋牛病。今后還應進一步加強監測系統的建設,改善實驗室檢測條件,加強技術人員的培訓,保證系統的高效運作。同時,還應將大專院校、科研單位、獸醫門診、海關進出境檢疫等單位或部門逐步納入到動物疫情監測系統之中,有效擴大其規模。此外,為了拓寬動物疫情信息來源的渠道與范圍,應加大在基層干部和農戶的培訓和宣傳力度,普及瘋牛病的相關知識,提高其對瘋牛病的認識和執行防治措施的自覺性。

    加強基礎研究

    瘋牛病的病原是一種新型致病因子,對人、動物感染性強,診斷困難,危害極大。因此,在采取措施嚴防瘋牛病傳入的同時,必須加強對該病的基礎研究。為此,目前世界各國不遺余力。我國政府歷來十分注重瘋牛病的基礎研究工作。為增加對瘋牛病防治技術的研究儲備,提高監控效率,我國將對瘋牛病的研究列入了863國家攻關計劃,建立了3個國家級的瘋牛病檢測實驗室:農業部動物檢疫所(青島)、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和中國農業大學的BSE檢測實驗室。同時,全國畜牧獸醫系統也為瘋牛病的普查和監測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還成立了朊蛋白檢測診斷中心和瘋牛病檢測實驗室,這些實驗室積極同瘋牛病國際參考實驗室合作,已經逐步成為國際防治瘋牛病和人類相關疾病研究和監控技術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后,基礎研究應重點解決如下問題:對飼料產品中的動物源性成分,特別是反芻動物源性成分檢測的標準;瘋牛病早期活體檢測技術;研制預防疫苗和治療藥物;進一步研究保證人類輸血和器官移植安全的措施;根據我國具體生產情況,研究瘋牛病監測系統和食品信息可追蹤系統所需的相關技術。

    3.  結語

    瘋牛病具有致病力強,潛伏期長,難以早期檢測,可跨物種交叉傳染,病毒抵抗力強、難殺滅,傳播途徑難以阻斷,病死率高、難治療等特點,其傳染性、危害性大大高于已知的各類微生物和寄生蟲所引發的疾病,嚴重威脅著人類和動物的健康。因此,瘋牛病實際上已成為繼艾滋病之后,比艾滋病更難制服的世界性的特殊傳染病,被譽為“本世紀對人類最大的挑戰”。開展瘋牛病的相關研究和有效預防是重大的社會問題,也是需全人類共同面對的問題。目前我國雖然未發生瘋牛病疫情,但我國周邊的亞洲國家已出現瘋牛病疫情,再加上瘋牛病潛伏期長,難以早期活體檢測,常于無形中就發生感染和傳播,因此危險依然時時存在。我們只有依靠科技進步和全社會的共同協作,嚴格監控動物性飼料原料的生產、銷售和使用,不斷加強瘋牛病監測系統和食品信息可追蹤系統的建設,我國的食品安全和人民的健康才能得到更好的保障。

     

    作者簡介:趙勝軍(1975~),男,內蒙古通遼人,博士,任教于武漢工業學院飼料科學系,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動物營養與飼料方面的研究。

    手機:13018099608

    Email:zhao.sheng.jun@qq.com

    [ 本帖最后由 蒙古詩人 于 2008-7-1 09:58 編輯 ]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9 收起 理由
    yisiyi + 19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08-8-26 11:50:59 | 只看該作者
    厲害@@002: 厲害呀
    板凳
    發表于 2008-9-20 20:07:50 | 只看該作者
    @@005: 太強了 真是長見識啊
    地毯
    發表于 2009-2-13 12:05:43 | 只看該作者
    真是長見識,以后多多指導哦
    5
    發表于 2009-5-3 15:43:52 | 只看該作者
    xuexi yi xia
    老趙你真性呀,呵呵,盧家弟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8 21:39,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静安区| 蒲江县| 德兴市| 呼图壁县| 安龙县| 霞浦县| 武鸣县| 铜陵市| 安塞县| 通道| 和林格尔县| 龙口市| 崇仁县| 利辛县| 东宁县| 阿拉善盟| 高雄市| 金门县| 宁南县| 新干县| 周至县| 当阳市| 彝良县| 五寨县| 宁南县| 华亭县| 沿河| 项城市| 富源县| 璧山县| 昆明市| 嵩明县| 丰城市| 台东县| 福建省| 遵义县| 含山县| 资溪县| 临沭县| 夏津县| 奈曼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