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145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飼料] 豬肉為什么緊缺?我們自己的需求為何被忽視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8-6-29 17:19:4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市場期待已久的5月份CPI指數終于發布了,CPI同比上漲7.7%。其中,城市上漲7.3%,農村上漲8.5%,雖然占權重最大的食品價格還是同比上升了19.9%,但環比卻降低了1.3%,可見本輪由食品漲價驅動的通脹出現了趨緩甚至是回落的苗頭。

      分析CPI數據可以發現,本輪通貨膨脹是結構性的,主要就是吃的東西在漲,去年食品價格上漲占了83%的權重,而今年食品漲價竟占了近85%的權重。改革開放至今三十年來,中國經濟取得了突飛猛進的成就,但目前我們已經到達了一個拐點之上,我們應該要反思,一貫奉行的策略是不是有點過頭了。

      為什么食品,特別是豬肉一下子會這么緊缺?這是因為我們長期以來忽視對農業的投資,最簡單的例子是,國內60%的生豬都是靠農民一家一戶的散養,每一家的規模都不大,在這種情況下農民的風險承受能力是非常差的,一個小小的豬藍耳病使得很多農民放棄養豬,因為他就這點財產,萬一豬生病死了,那他日子還怎么過?而在發達國家,大型自動化養殖場占了大部分的市場份額,這樣就能通過規模化效應降低每一頭豬的飼養成本。可是我們發現,三十年來的工業化道路走完,幾乎沒有什么工業品是我們不能生產的,而且生產效率很高,成本很低。為什么唯獨在養豬上,卻出現效率低、成本高的情形呢?

      這是因為我們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的發展模式唯GDP論、唯出口額論。對于地方領導而言,如果能在本地搞上幾個大型工業項目,馬上這GDP就上去了,可如果去搞農業,這GDP很難上去,所以也沒什么人熱心去做。此外,我們過于迷戀“出口創匯”了,這個名詞有其深厚的歷史根源,在剛開始搞改革的時候,我們急于要引進外國的先進設備,但咱們沒有外匯去買,人家可不要你人民幣。也就是從此開始,“出口創匯”這四個字成了最要緊的事情,能出口創匯多少美元成了一件很光榮的事。中國的企業出口賺到了美元,馬上可以從央行換來人民幣,很長一段時間內,出口貿易是最賺錢的行業。就這樣,我們成天絞盡腦汁考慮如何能讓外國人得到更物美價廉的東西,而我們自己的需求卻被忽視了。

      從整體角度來看,我們不斷地把實物輸出到國外,然后換回一些貨幣,久而久之,貨幣越來越多,與此同時多數商品的生產能力也在提高,因此看上去并沒有通貨膨脹,而那些無法快速提升供應量的商品則開始瘋漲,房價和豬肉就是例子。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1 09:31,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昌县| 商河县| 苍梧县| 呼伦贝尔市| 神木县| 乳源| 罗田县| 尉氏县| 高平市| 老河口市| 塔城市| 青田县| 屏南县| 新昌县| 辽阳市| 建阳市| 即墨市| 多伦县| 本溪| 南充市| 乐清市| 淮北市| 西充县| 潍坊市| 黔西县| 团风县| 循化| 阳朔县| 巨鹿县| 曲阳县| 阜城县| 错那县| 洛南县| 玉树县| 阿拉尔市| 彝良县| 金乡县| 大同县| 兰西县| 江北区| 钟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