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8757|回復: 2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豬藍耳病最佳治療方案(轉)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8-6-22 13:10:0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
    概述

        豬高致病性藍耳病是由病毒引起的豬繁殖及呼吸障礙綜合征病,本病是一免疫抑制性疾病。我國90年代發現本病的存在,2000年出現較大面積發生,自2006年初以來,在大部分省區出現暴發性流行,即“豬無名高熱綜合征病”,由于過去接觸較少,防治經驗缺乏,致使一些養殖戶驚恐不安,基層獸醫束手無策,相關管理部門手忙腳亂。此病的流行特點是近代中國養殖豬業從未有過,傳播之快、牽涉面之廣、發病率死亡率如此之高是前所未有的。可以說給我國養豬業造成災難性的巨大損失。


    2
     流行特點

        本病春、秋季多發、盛夏較嚴重,全年均可流行,多呈地方性流行,傳染快,通過空氣、飲水、飼料及各種帶毒媒介傳播,10公里范圍內迅速蔓延,初生仔豬和剛斷奶豬最易感染,可死亡80%甚至100%,育成豬、肥豬能發病,但死亡率不高,耐過的豬只生長發育停滯,能長期帶毒。營養好,健康狀況好的豬群主要是隱性帶毒或持續感染。

        目前流行的豬高熱綜合癥往往不是藍耳病單一感染,而是兩、三種病混合感染,常與豬瘟、附紅細胞體、鏈球菌病、流行性感冒等混合感染,臨床為表現“三高兩快一長”(體溫高、發病率高、死亡率高、發病快、傳染快,而病程長,至少十幾天才死亡)藍耳病單一感染死亡率不高,中大豬很少死亡,母豬約30%以上表現流產、死胎、不孕等繁殖障礙。規模化、集約化養豬場,免疫程序比較合理,環境條件較好,綜合防治搞得好,故而很少發病,而中小型專業戶和散養戶的豬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


    3
     臨床主癥

    發熱(打堆,體溫高至4042.5),便秘(后期可腹瀉),不吃或減食,眼結膜潮紅、眼眶發藍、流淚、尿黃或褐色、咳喘、精神萎頓,大多數患病豬初期可見皮膚、耳朵、肢端、腹部發紅,隨著病程延長,皮膚發紺(藍紫色),之后逐漸變藍,注射抗菌素藥或退燒藥無效,僅體溫暫時下降但很快反彈;再度上升;個別豬有嘔吐、下痢、四肢劃水狀神經癥狀,有的皮膚黃白,消瘦,被毛無光澤,運動時四肢無力,呼吸困難、氣喘迫促、咳嗽、流鼻涕等呼吸道癥狀明顯;中、大豬癥狀較輕,主要是發熱,便秘,最后脫水、消瘦、衰竭死亡;母豬感染后癥狀相同,并發生流產、產死胎等。急性病例病程23天便可引起死亡。


    4
     剖檢變化

        剖檢病死豬,整個內臟器官呈病毒性敗血型病變特征。死胎及剛出生不久的弱小仔豬,眼瞼、頜下、頸下水腫。
        仔豬及育肥豬全身淋巴結腫脹、出血,彌漫性間質性肺炎,間質增寬,肺部有小點出血或淤血,氣管內有泡沫狀分泌物,腹腔有大量淡黃色積液,有的有少量的纖維素滲出,呈現胸膜炎病變。
        肝臟腫大,切面灰白色壞死灶,膽汁濃稠,呈土黃色,脾臟腫大,個別有梗死,腎臟出血,個別的心外膜和喉頭黏膜有出血點,胃充血、出血或潰瘍,有時可見腸道充血或出血,流產母豬兩耳肢端或腹部皮膚發藍。


    5
     病因分析

    本病發病原因比較復雜,主要是由豬藍耳病毒感染后,因豬群免疫缺失而繼發感染病菌和病毒,如偽狂犬病、豬瘟、鏈球菌、附紅細胞體、巴氏桿菌和弓形體等。另外養殖戶豬藍耳病疫苗不到位,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同時也存在氣溫突變、飼養環境惡劣、飼養密度過大、防暑降溫不到位而引起的熱應激、長途運輸應日夜、飼料營養不全、飼料管理不良等因素的影響。


    6
     危害

        藍耳病帶來的危害主要有二:一是母豬流產、產死胎、不孕及小豬大量死亡,經濟損失巨大;二是免疫抑制,豬體抵抗力下降,各種疫苗免疫接種效果差或免疫失敗,常導致豬偽狂犬、豬瘟、鏈球菌、附紅細胞體、喘氣病、豬肺疫、豬傳染性胸膜炎、流行性感冒和弓形體等混合感染,造成大批死亡。


    7
     防控措施


    7.1
     使用全價飼料,營養好,養管合理,機體抵抗力強是根本。


    7.2
     消毒是減少傳染源的重要措施。


    7.3
     合理免疫程序,及時有效地打防疫針、種豬用滅活菌,初產母豬配種前免疫兩次,間隔23周,經產母豬產前免疫12次(避開圍產期),種公豬每半年接種一次。

        仔豬及育肥豬可用弱毒活疫苗三周齡初免,雙月齡二免。已發病豬群,可用弱毒活苗緊急接種48頭份,可減少死亡,促進康復。

    7.4
     建設疫區平時飼料中添加電解多維及抗菌藥,多維、氟苯尼考粉、黃芪西林、高熱混感康、黃芪藍圓康等,預防繼發病和提高抵抗力。


    7.5
     嚴格處理病豬、死豬,杜絕疫源擴散十分重要。


    7.6
     免疫程序雜亂無章可導致免疫失敗,亂用抗菌素、退燒藥物可造成大量浪費,并延誤病程增加死亡。


    7.7
     切忌診斷錯誤,措施偏離。



    8
     治療

        根據藍耳病的發病規律和特點,治療藍耳病必須抓住三個關鍵,即抗病毒、防繼發感染和保健。

    8.1
     抗病素

        目前無抗病毒特效藥,一般是使用干擾素或干擾素誘生劑促進干擾素產生抑制病毒復制,如干擾素、轉移因子。

    8.2
     防繼發感染和逐漸退燒(不要陡然降溫)

            高熱病一旦發生,不要恐慌,更不要以為災難來臨,不要病急亂投醫,只要采取科學治療方案,讓豬耐過10~15天,大多可自然康復。藍耳病治療時,要特別注意:地塞米松類糖皮質激素及退燒藥要謹慎使用,否則會加重病情;治療要有信心,用藥療程需要保證,不能頻換藥物;保持環境安靜,盡量減少應激刺激;建議全群進行預防性投藥7~10天。




             PRRS的介紹還不錯,但治療有做廣告的嫌疑,故刪掉了,不要誤導群眾!!

    [ 本帖最后由 小人物 于 2008-7-11 18:24 編輯 ]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08-6-23 21:21:22 | 只看該作者
    給藥廠做廣告的 可恥 我討厭
    板凳
    發表于 2008-6-28 22:06:19 | 只看該作者
    給藥廠做廣告的吧 :@: :@:
    地毯
    發表于 2008-6-29 08:16:30 | 只看該作者
    我看也是給藥廠做廣告!
    5
    發表于 2008-6-29 16:10:18 | 只看該作者
    給藥廠做廣告的 可恥 我討厭
    6
    發表于 2008-6-29 16:44:15 | 只看該作者

    ok!

    好東西!
    好東西!
    好東西!
    好東西!
    好東西!
    7
    發表于 2008-6-30 19:05:37 | 只看該作者
    資料還是可以的,就是在治療方案中的用藥都是商品名,不知其具體的藥物成分,這樣一來樓主就是某個藥廠的藥托那。這樣樓主的身價也會大跌的哦!
    8
    發表于 2008-6-30 22:03:31 | 只看該作者
    治療的藥物看不懂,而且還要肌肉注射,如果是規模場出問題,肌注沒時間做。
    9
    發表于 2008-6-30 22:55:54 | 只看該作者
    這篇文章與現階段高熱病診治還是有指導意義的.藥物從沒用.但贊同其觀點
    10
    發表于 2008-7-1 08:54:20 | 只看該作者
    樓主有這么好的方案,中國還會有那么大的損失?
    樓主先把高熱病弄清楚再說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1 09:38,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福县| 虎林市| 建昌县| 南投市| 永安市| 环江| 上思县| 昌邑市| 太白县| 军事| 玉屏| 昌黎县| 汉寿县| 杭锦旗| 青岛市| 广平县| 孟村| 邯郸县| 宜黄县| 永仁县| 吴堡县| 楚雄市| 京山县| 郓城县| 阿拉善左旗| 会昌县| 屏东县| 山丹县| 昌乐县| 呼图壁县| 泸水县| 梁河县| 衡南县| 达拉特旗| 绩溪县| 东兴市| 建水县| 马关县| 霍州市| 乐亭县| 田东县|